為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在加強干部管理監督中的作用,促進領導干部正確履行經濟責任,中共三門峽市委組織部、市審計局近日聯合發出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強化審計結果運用,促進干部監督工作。
《通知》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審計管理。一要統籌確定審計對象。堅持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加大任中審計比重,對重點地區(部門、單位)以及關鍵崗位的領導干部任期內至少審計1次。堅持黨政同責、同責同審,同一地區(部門、單位)的黨政領導干部任職時間在2年以上的同步安排審計;二要認真組織現場審計。堅持審計質量第一的理念,把提高審計質量貫穿到現場審計全過程。組織部門要適時介入現場審計,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線索,提前分析研判,加強指導溝通。強化審計過程監督,嚴明紀律規矩要求,做到廉潔審計、依法審計、文明審計;三要科學出具審計結果報告。結果報告要實事求是,評價客觀公正,問題定性準確,責任界定清晰,保證審計結果可靠、可信、可用。
《通知》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審計結果運用。一要及時上報和反饋審計結果。《審計結果報告》要及時報送本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同時提交委托審計的組織部門。對重點審計單位,審計機關會同組織部門等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到被審計單位召開領導班子成員及內設機構、所轄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參加的審計結果通報會,反饋審計結果,提出整改要求,促進問題整改;二要抓好審計問題整改。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問題整改的第一責任人。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列出整改清單,明確整改時限,建立整改臺賬,認真扎實全面抓好整改,并將整改落實情況及時向組織部門、審計機關進行反饋。實行審計結果整改督查制度,組織部門和審計機關要聯合有關單位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和回訪檢查,促進建立健全有關制度規定,確保按照要求,全部整改到位;三要用好審計結果報告。各級組織部門要把審計結果運用到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當中,運用到干部日常管理監督工作當中,運用到干部制度建設工作當中,堅持能用盡用,做到充分運用。將《審計結果報告》存入被審計領導干部本人檔案,作為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和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要納入所在單位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的內容,作為領導班子成員述職述廉、年度考核、任職考核的重要依據。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按照執紀、監督、問責的要求,把審計結果運用于查處案件、督促整改、依紀依法追究責任等方面;四要依法依規核實查處。各級審計機關對審計中發現的需要移送處理的事項,應當區分情況及時移送有關部門處理處罰。對審計中發現的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等行為,有關部門和單位要依法依規作出處理處罰。有關部門和單位對審計機關移送的問題線索,要認真核實查處,并及時向組織部門和審計機關反饋查處結果,不得推諉、塞責。審計機關對審計結果反映出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要認真梳理研究,提出加強管理的意見和措施,以專題報告等形式報送本級黨委、政府及組織部門和上級審計機關;五要嚴格進行追責問責。各級組織部門對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的輕微違規行為或雖構成違紀但根據有關規定免予黨紀政紀處分的,應及時對被審計領導干部進行提醒、函詢或誡勉。對情節嚴重的,依據相關規定,給予職務調整等相應的組織處理。對發現涉嫌違法犯罪、造成惡劣后果的,待紀檢監察機關、司法部門查實具體事實后,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依紀依法對審計中發現的違紀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按照有關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建立審計結果整改問責機制,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組織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相關領導干部進行嚴肅組織處理;六要加大公開通報力度。探索建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制度,除涉密內容外,依法依規將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適度公開,逐步擴大公開范圍,擴大知情權,提高知曉率,發揮輿論監督作用,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警示、震懾和教育作用,促進被審計單位提升管理水平,促進領導干部依法行使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