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過計算機大數據審計,發現各類醫保重復參保情況。其主要是:大學生就業后重復參保,職工退休后重復參保,在職重度殘疾人員、享受低保的城市職工重復參保,國家公務人員異地調動重復參保,農民及城市居民再就業后重復參保。以上各類人員重復參保,造成各級財政重復補貼,財政專項資金浪費。
其主要原因是:1.大學生就業后身份發生變化,工作單位為其辦理職工醫保,原參加的居民或新農合醫保未退保,造成重復參保;2.居住在經濟效益好的社區的有職工醫保人員,社區免費為轄區所有居民辦理居民醫保,造成重復參保;3.退休職工為享受居民醫保300元門診報銷待遇又辦理居民醫保,造成重復參保;4.在職重度殘疾人員、享受低保的職工,免費參加居民醫保,享受300元門診報銷待遇,也可以參加新農合醫保,造成重復參保;5.國家公務人員異地調動后,未及時按規定在原參保地辦理退保手續,又在異地重復參保;6.農民及城市居民再就業后,由于身份變化,用人單位又為其辦理職工醫保,造成重復參保,計算機比對顯示該項重復參保現象最普遍。
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醫保經辦機構建立健全參保退保機制,明確參保人員的資格條件,及時為相關人員辦理參保退保手續,從源頭預防重復參保問題;2.建立醫保大數據共享平臺,統籌各類醫保信息資源,實時監控醫保動態;3.醫保部門及時對已查出的重復參保情況進行處理,確保問題及時解決;4.社保監管部門加大監督力度,全程監督醫保機制運行。
綜上所述,對于醫保重復參保問題,醫保部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切實改善目前醫保重復參保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