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顯彬,李柏葦
(武裝警察邊防部隊士官學校 軍事體育教研室,云南 昆明 650214)
體能素質作為支撐軍人各項軍事素質的基礎,體能訓練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為其他軍事訓練奠定身體基礎[1]。因此,軍人體能訓練應當貫徹從實戰出發的理念,緊密結合部隊隨行以執勤、處突、反恐、救援為中心的多樣化任務的需要,從實戰化出發創設體能訓練內容、創新實戰化訓練方法及考核方法,使部隊體能訓練與隨行任務緊密結合,持續推動體能訓練向實戰化聚焦,是深入貫徹落實部局“四項建設”的必然趨勢和基本要求,為部隊“能打仗、打勝仗”奠定堅實的戰斗力基礎。
結合近幾年的體能教學心得和到支隊掛職鍛煉的機會,對照實戰化體能訓練的標準要求和組織實戰化體能訓練的經驗與科學做法,提出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還存在薄弱環節如下。
實戰化體能訓練中部隊黨委存在統訓不科學、議訓不深入、組訓不規范、抓訓不得力、管訓不嚴格的問題。黨委在科學分析實戰化體能訓練形勢,統籌把握實戰化體能訓練特點規律和研究解決實戰化體能訓練存在問題方面做得不夠。在議訓、組訓、抓訓、管訓的過程中僅停留在匯報訓練進度、存在問題和下一步打算等方面,對組訓者的指導不到位。由于缺乏鉆研實戰體能訓練精神,對實戰化體能訓練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避而不談,對實戰化體能訓練的經常性監督流于形式,將考核與經常性監督混為一談。
實戰化體能訓練理論知識缺乏,組訓者對訓練理念、訓練模式、訓練原則、訓練方法和訓練傷病缺乏整體性、科學性認識。通過對組訓者、受訓官兵的調查并分析訓練課表、訓練計劃與訓練總結后我們發現,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嚴重缺乏理論指導,訓練過程中憑經驗組織體能訓練多,官兵對體能訓練基礎知識了解較少,對國內外、軍內外先進的體能訓練理念、訓練模式、訓練原則、訓練方法、訓練傷病的知識了解更少,造成實戰化體能訓練“戰味”不濃,“大鍋煮”現象普遍存在,訓練內容簡單枯燥,訓練隨意性大,組訓方法不科學、不靈活。
實戰化體能訓練人才隊伍缺乏,致使實戰化體能訓練效率低下。通過對部隊基層官兵的走訪調研,我們發現:當前部隊基層缺乏懂理論、能設計、會示范、精組訓的實戰化體能訓練的組訓人員,部分組訓者對實戰化體能訓練方法手段認識不深,把握不住實戰化體能訓練的科學規律,不精通軍事訓練內容,沒有經過系統的體能訓練培訓,對實戰化體能需求與應用理解不深,導致實戰化體能訓練的科學性大打折扣,官兵的基礎體能不牢,更談不上體能訓練向實戰化發展[2]。
實戰化體能訓練內容單一,結合部隊執勤、處突、反恐、應急救援等多樣化任務開展體能訓練少。當前,部隊擔負的任務形式多樣、性質各異。因此,在開展體能訓練時,必須結合部隊具體擔負的任務和所處地形環境開展實戰化體能訓練,要將部隊體能訓練與隨行任務及環境結合起來,模擬任務條件對官兵體能要求開展體能訓練,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實戰化體能訓練的體系結構,為部隊實戰化軍事訓練奠定基礎、提供遵循。
部隊體能訓練的“戰味”意識不強,普遍存在“練為看、練為考”的現象。目前,部隊多數駐扎各總隊及支隊的訓練基地,因此,在基地內開展體能訓練多,依托野外環境開展體能訓練少;緊盯訓練大綱及考核標準開展體能訓練多,針對部隊遂行具體任務開展體能訓練少;徒手體能訓練內容多,實裝體能訓練內容少。部隊開展體能訓練只關注人員時間落實,不注重體能訓練質量效益好壞等,已經成為制約實戰化體能訓練發展的“絆腳石”。
實戰化體能訓練的方案、計劃及課表制定不周密,導致開展實戰化體能訓練時“想到哪練到哪”的現象普遍存在。通過查閱部隊訓練臺賬后發現:當前基層部隊軍事訓練方案存在以方案落實方案、以計劃落實計劃、以課表落實課表的現象。對上級下發的各種軍事訓練方案、計劃、課表缺乏專門的研究,沒有專項的實戰化體能訓練方案、計劃及課表,部隊訓練時間被隨意擠占,訓練內容隨意選擇,有的甚至為應付考核臨時突擊,存在一定隨意性和盲目性。
實戰化體能訓練過程中心理服務缺失,導致官兵厭訓情緒滋長,體能訓練積極性降低。由于基層部隊缺乏專職甚至兼職的心理咨詢師,導致在大強度的實戰化體能訓練結束后,對官兵因訓練壓力過大產生的負面情緒得不到有效的疏導,厭訓情緒滋生,長期訓練訓練壓力得不到有效緩解,從而影響了實戰化體能訓練的正常開展。有效的心理服務可以充分調動官兵實戰化體能訓練積極性,使體能訓練不再成為一種負擔。
在深入走訪調研當前部隊體能訓練現狀的基礎上,科學、理性、全面的分析了當前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認清制約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的諸多薄弱環節,針對性的提出今后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的對策建議,最終達到部隊體能訓練與隧行任務一體化的目標。
切實加強部隊黨委在統訓、議訓、組訓、抓訓、管訓等方面的能力。針對黨委在實戰化體能訓練中暴力出了問題,當前最重要的是要緊盯習主席強軍目標,加強黨委對實戰化體能訓練的統一領導,切實凝聚好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激情和動力,認真抓好黨委在實戰化體能訓練中的統訓、議訓、組訓、抓訓、研訓、管訓能力。
針對實戰化體能訓練理論缺乏的實際,應當邀請軍地院校和友鄰單位實戰化體能訓練的優秀人才為官兵講解國內外、軍內外先進的體能訓練理念、訓練模式、訓練原則、訓練方法、訓練傷病等知識,使官兵對實戰化體能訓練的訓練理念、訓練模式、訓練原則、訓練方法和訓練傷病有整體性、科學性的認識。
針對部隊缺乏實戰化體能訓練教練員的實際,部隊要定期組織帶兵骨干培訓,采取軍地聯培、軍警聯培、部隊自培和院校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培養一支懂理論、會設計、能示范、會組訓的實戰化體能訓練教練員隊伍,切實提高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的科學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針對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內容單一的問題,組訓者在組織訓練前,應當深入研究官兵當前的體能素質基礎和部隊隨行多樣化任務的要求,不斷創設教學情境、增設符合實戰要求的體能訓練內容。例如進行攜帶武器裝備翻越障礙、攀登索降、扛彈藥箱、背沙袋負重跑、武裝泅渡等訓練,即提高了官兵體能素質,又與實戰需要相結合。
實戰化體能訓練的組訓者應筑牢“練為戰”思想根基,切實轉變訓練作風,不斷增強體能訓練的“戰味”。避免“練為看、練為考”的現象,要依托野外環境開展體能訓練,要緊盯部隊隨行具體任務開展體能訓練,要結合實裝進行體能訓練。部隊開展體能訓練不僅要關注人員時間落實,更要注重體能訓練質量效益的好壞。
遵循實戰化體能訓練規律,整體設計實戰化體能訓練方案、計劃、課表。根據部隊軍事訓練要求,緊緊圍繞整體訓練目標,科學系統制定實戰化體能訓練方案、計劃、課表并進行細化。嚴格按照實戰化體能訓練的三個階段目標要求,分段明確訓練指標標準、確定訓練強度密度、安排訓練內容,逐級銜接、升級訓練效果,堅決杜絕訓練時間隨意擠占,訓練內容隨意選擇的問題。
針對部隊大強度的實戰化體能訓練結束后,官兵厭訓情緒滋生的問題。組訓者應自學自研心理學和心理干預的方法。要定期邀請軍地院校和友鄰部隊的心理咨詢師為官兵進行心理輔導,使長期訓練壓力得到有效緩解,為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的正常開展保駕護航,有效激發動官兵實戰化體能訓練積極性。
實戰化背景下部隊體能訓練不能空喊口號,需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密切結合部隊隨行以執勤、處突、反恐、救援等多樣化任務的需要,切實加強部隊黨委實戰化體能訓練中統訓、議訓、組訓、抓訓、管訓等方面的能力。不斷豐富和發展實戰化體能訓練理論知識,注重實戰化體能訓練“四會”教練員隊伍建設,不斷豐富和發展實戰化體能訓練的訓練內容,組訓者切實轉變軍事訓練作風,切實遵循實戰化體能訓練規律,整體設計實戰化體能訓練方案、計劃、課表,訓練中關注官兵心理行為變化,跟進心理輔導工作。從而推動部隊體能訓練向實戰化聚焦,為部隊“能打仗、打勝仗”奠定堅實的戰斗力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向前.基于實戰化視角的軍人體能訓練誤區及建議[J].軍事體育學報,2015,34(1):48—50.
[2] 林建棣.我軍體能訓練的實戰化研究[J].軍事體育學報,2014,33(1):20—22.
[3] 林生華,趙年生.軍事體能訓練法[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
[4] 吳亞男.實戰化訓練研究[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0.
[5] 李波濤.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現狀與對策[J].軍事體育學報,2015,34(4):33—35.
[6] 吳平,劉強.軍體訓練實戰化理論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軍事體育學報,2015,34(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