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穎
【摘要】生物膜分子結構具有相對抽象的特征,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應該一同開動腦筋,合理使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制作學習教具,將原本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膜相關的知識和應用方法。本次研究以《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為依據,探討自制教具應用在《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教學中的方法,以期提升生物課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自制教具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164-01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構建是本節要突破的一個難點問題,迄今為止,科學家提出的生物膜結構模型已有幾十種之多,但被人們廣泛接受的結構模型的基本內容是趨于一致的。在本節課上,教師和學生通過自制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的模型,讓學生了解科學家的實驗現象,并建立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及其與蛋白質的組合方法。如此一來,不僅讓學生形象、直觀的了解膜模型構建過程,讓他們置身于膜流動鑲嵌模型構建的樂趣,探索其中的奧妙并體驗成功的喜悅。本次研究中,課前老師提示學生做好本節課所用的蛋白質、磷脂模型,課堂上采用自制的教具根據科學家提出的內容進行實驗并得出結論。課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掌握膜流動鑲嵌模型的相關知識,以此提升學生對本節內容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活動中學生參與積極性。
一、課前自制教學教具
本次研究以細胞膜分析結構為研究實例,讓學生自己思考、討論,指出進行實驗所得出的結構并制作相應的模型,以此掌握類似知識的實驗方法。老師進行教學之前,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1)生物膜為何具有選擇透過性?(2)它與我們已經學習或了解的哪種生物體物質相關?(3)學會上述知識后,讓學生利用乒乓球、細鐵釘、圓珠筆、EVA塑膠等材料制作蛋白質、磷脂分子形狀。磷脂分子:采用兵乓球作為磷脂分子頭部,由鐵釘在乒乓球中間的接口兩側各設置一個小孔,兩孔之間的距離為1cm。將網線去皮,暴露出不同顏色的細銅絲。選取其中的白色銅絲,使用鐵鉗剪成8cm一段,穿過兵乓球小孔,并把銅絲對折。使白色銅絲作為磷脂的尾部,讓學生根據老師的做法制作多個磷脂分子。蛋白質制備方法:選取一張EVA塑膠,采用圓珠筆在上面畫出蛋白質模型形狀,裁剪出不同形狀的蛋白質分子模型。每個學生制作完成后,分裝在相應的檔案袋內,統一回收,老師對學生制作的模型修改并補充,下一次上課時發給大家。
二、利用自制教具開展教學
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用簡潔的語言、清晰的線條,向學生展示相關內容,重視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促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因此,在《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這節內容時,老師應合理運用相關實驗指導學生自己動腦分析和判斷,啟發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建立相應膜的模型,并以此得到膜的結構模型。問題1:細胞膜有哪些成分?此時,老師引入歐文頓通過植物細胞研究細胞膜通透性實驗,歐文頓挑選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通透性展開上萬次的研究,得出:脂溶性分子容易透過細胞膜;非脂溶性分子很難通過[2]。問題2:脂質在細胞膜內如何分布?教師可以呈現1925年荷蘭科學家提出的相關實驗,投影效果見圖1。荷蘭科學家利用紅細胞膜脂質層實驗后提問“你們知道磷脂分子在水面如何鋪展,在水中又如何分布呢?”讓學生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并采用模型演示的方法得出共識:“磷脂親水頭會面朝下鋪在水面,疏水性則尾部朝上”。教師再次提出質疑:“試想一下,細胞膜上的磷脂能否排列成為連續的兩層?”小組間分別采用頭對頭、頭對尾等排列方法進行反復的嘗試,組員之間開展交流和討論,挑選一名代表上講臺發表本組的實驗觀點。通過班級內激烈的討論,最終得到公認的答案。此時,老師會積極引導學生分析膜上其他物質的排列順序,學生通過模型開展動手實驗,嘗試得到準確表達膜的流動模型。
三、拓展膜的相關知識
不斷學習新知識重點要將與之相關的內容聯系起來,建立一個知識網絡,本節內容學生可由建立膜的流動模型入手,綜合分析、掌握膜結構相關知識。這節課上完后,我們不僅要重溫各位科學家探索細胞膜結構的歷程,這些科學家的研究給我們提供很多有用的提示。在多數研究者對細胞膜結構各類假說中,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是當前人們普遍接受并認可的,能較好地解釋人們對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認識,這對下一節學習物質跨膜運動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此時,老師應該鼓勵、指導學生對所建立模型進行延伸,例如:讓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晶格鑲嵌模型與本節所學內容之間的區別。
總之,學生是發展中的人,他們擁有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如果老師給予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他們的潛力就能充分展現出來。本次研究以《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為實例,探討師生動手制作流動鑲嵌模型的教學效果,以期為指導生物教學提供一定指導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姚衛國.在《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教學中利用自制教具提高生物課堂中學生的參與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16(7):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