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周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開始進入信息化時代,可以說信息化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人們的學習生活與信息密不可分,這也就對人們獲取、辨別、運用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一代學生作為祖國未來向前發展的希望,他們理應具備信息意識、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普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勢在必行。作為學校應該高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作為老師應該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教學手段和方法,作為學生應該意識到信息技術是促進自身發展的基本能力。因此,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本文著重在如何提升信息技術教育這一問題上提出一些建議,希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關鍵詞:中學;信息技術教育
任何一種技能的學習最終都要接受社會的檢驗,信息技術也不例外,這就說明了運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即信息素養的重要性。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學校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成為加強信息技術教育的必經之路,換句話說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信息技術教育的終極目標。
一、堅持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1、提升信息技術老師的信息素養。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不可否認他們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行為。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要想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首先就要保證信息技術老師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如果老師只會紙上談兵,那用他的教學方案培養出來的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弱,這就與我們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因此在新時代下老師也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信息技術課程,學校要保證配備的信息技術老師不僅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過關的信息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現代教育技提高教學效率。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提升信息技術教師的信息素質是培養學生信息的基礎且最關鍵的條件。
2、重視培養學生信息能力。所謂“信息素養”,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獲取、加工、處理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今,電腦幾乎走進家家戶戶,學生在不自覺中就已經步入信息化行列,可這并不代表他們已經具備了信息能力。想要扎實信息技術基礎還是需要老師積極引導并且適時提供展示機會的。當然枯燥的理論知識是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的。正確的做法是抓住初中生好奇、好勝的心理,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信息技術帶給他們的滿足感和成功感。書本知識無論老師表達的再形象、具體,終究不是自己的,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信息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完善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PPT制作的時候,可以讓每位同學利用所學知識制作幾頁簡單的PPT并在課堂上展示。準備、展示、觀看的過程就是信息素養形成的過程,通過準備和展示培養了應用信息的能力,通過觀看和老師的評價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其他人值得借鑒的地方。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熱情,還使促進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信息素養的養成。
二、規范學生的信息道德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鋪天蓋地的信息出現在我們面前,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有時會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困擾。信息技術如果應用得當,會給我們帶來“財富”,但如果使用不當甚至會影響我們一生。我們常說:“現在犯罪分子都高明了”的確如此,不僅僅是抓住人們的心理,更是對信息技術等知識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掌握一門基本的操作技能,如何在達到這些目標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就需要信息技術老師將教學內容和德育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自覺規范自我,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為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向學生傳遞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規,通過分析網上案例提高學生使學生能快速辨別信息真假和自覺抵制不良信息,不僅如此,還要引導學生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讓他們明白要信息技術提升自己,造福人類,而不是給別人造成困擾。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如今時代需要的不再是做事的機器,而是有思想的人才,在學校想要培養學生獨立的思想首先就要樹立師生平等關系。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樂于從課堂主導者轉變為學習同行者,接受課堂上學生是主體這一事實,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走進課堂,掌握課堂知識。師生相處融洽,在課堂上學生就會愿意與老師配合,不僅老師能及時收到課堂學習反饋信息,學生也能處于最舒適的學習狀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獨立思考、主動參與課堂,對事形成自己的思維。不僅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率提高,而且對培養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也有積極作用。
2、完善教學設施。如今,不少中學已經給學生配置了多媒體教室用于信息技術上機課,甚至有的學校給學生提供了開放的機房,但也不乏有些學校條件有限,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服務。一方面教師應該實事求是,爭取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完成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學校也應該想辦法完善教學設施,雖然資金問題是首要問題,畢竟設備的購買、管理和維修費用不是一筆小數目,但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期待國家投入更多教育資金的同時自身也要積極采取措施。
四、開展信息技術活動
1、中學生課外活動比較少,如果開展一些信息技術競賽,不僅能豐富學生學習生活,還能在很大程度上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中學生好勝心強,在競賽準備過程中,學生會主動去學習相關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競賽活動應該盡量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引導其自主思考,主動參與,達到競賽的目的。
2、通過合理的情景創設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情,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教學生用Windows畫圖知識時,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先向學生展示優秀的畫圖成品,通過這些逼真的圖片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五、結語
當今社會,信息化進程日益加快,無論是國家、學校還是老師都應該高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旨在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在當下互聯網時代更好的與世界接軌。不可否認,人們的生活已然離不開信息交流,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也應教學相長、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趙瑞剛,董小建,楊璐.論大學信息素養教育[J].情報雜志,2004(5).
[2] 李國紅.加強信息素養培養的教學實踐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09.
[3] 張昕怡.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體會[J].吉林畫報,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