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金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世界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日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把環境保護教育列為一項基本國策。
一、物理與環保密不可分,加強環保教育是自身的需要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中十分重視關于環境保護問題,體現在:
1、課程目標中關于環保問題提出的努力目標如下:
(1)“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系”。(2)“初步認識能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系”。(3)“初步認識科學及其相關技術對于社會發展、自然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在個人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所貢獻”。
2、內容標準中關于環保問題提出的標準如下:
物質的形態和變化中提出
(1)“有評估某些物質對人和環境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的意識。嘗試與同學交流對當地環境資源利用的意見”。并列舉了例2:討論塑料、化肥、清潔劑、滅蚊片和農藥對人和環境的影響。(2)“嘗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列舉了例5:嘗試對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等發表自己的見解。(3)“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新材料及其應用中提出:
“有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例舉了例3參觀生產某種材料(如建材、塑料等)的工廠,了解這些材料的生產過程和應用情況,調查生產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提出治理這些污染的設想。
運動和相互作用中提出:
“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列舉了例4舉例說明建筑物中是如何防治噪聲的。
電和磁中提出:
“了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同以往的《物理教學大綱》相比,《標準》把環境保護的目標、內容標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環保教育是學生“從物理走向社會”的需要
我們的學生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當今時代以物理為基礎的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新材料、新產品已無處不在,人們享受高科技的同時也發現這些新材料、新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那么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與物理方面有關的主要污染呢?它會給人們帶來哪些危害?
1、電磁方面無線電發射臺(廣播、電視發射臺、雷達系統,移動通信系統)還有人們常用的電視機、手機、電腦、微波爐、日光燈等都能帶來電磁污染,它常使人出現頭暈,記憶力減退,睡眠不好,乏力,頭疼,血壓升高或降低等癥狀,已直接威脅了人類身體健康。
2、聲學方面。噪聲污染,它使人煩噪、耳鳴、頭痛、失眠、惡心、心悸、視物模糊、吞咽困難、肝胃功能失調嚴重時會使人四肢麻木、胸部有壓迫感。
3、物質及其形態方面。
(1)各種儀器、儀表上廢棄的舊電池,電腦、電視的熒光屏;亂堆亂放的廢舊物品,各類垃圾,以及用來保溫、現已廢棄的塑料紙,塑料袋……這些都會造成固體廢物污染。(2)工礦、企業在生產和燃燒過程中的廢氣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居民取暖、煮飯的各種爐灶、焚燒垃圾把煙塵直接排放在空氣中;各種機動車輛直接向空氣中排放廢氣……這些廢氣一般都是有毒、有害氣體。它們會產生廢氣污染對人類的威脅也不可低估。(3)農藥廠、造紙廠、化肥廠、制藥廠、化工廠、垃圾廢品處理廠……把大量有毒有害的廢水排向田間、地頭、河流、湖泊。水污染致使農作物減產;人、畜飲水困難;魚類大量死亡。(4)原子能造成的核污染更是可怕,不但可以毀滅人類還可以威脅其它動植物存亡。
4、光學方面。現代歌舞廳是人們休閑的重要場所,而歌舞廳閃爍旋轉的彩燈、低能彩色激光、黑光燈;夜晚裝飾城市的探照燈、各種霓虹燈等會造成光污染。
以上問題,讓人觸目驚心!生活啟示我們加強環保教育,是物理教學中義不容辭的責任,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三、日常物理教學中應怎樣進行環保教育
1、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1)在教室里上物理課尤其在學生面前,教師絕對不能污染環境,如:吸煙、吐痰。寫完的粉筆頭不能隨手亂丟亂扔,要放在專門的盒子內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環保意識。(2)無論是教師做物理演示實驗還是學生自己做實驗,實驗前一定要把儀器用品擺放整齊。尤其是學生實驗,教師一定要強調注意或禁忌事項。教師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使學生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3)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室外物理探究學習時如參觀、訪問、搞調查研究,要嚴于律己注意愛護環境。要隨身帶一個塑料袋,可把自己喝過的礦泉水瓶、用過的食品袋、煙頭、果皮、廢紙統統裝入塑料袋,投放在設有垃圾桶內。并要求所有學生都這樣作,這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愛護環境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環境。
(1)要求學生室內、室外不亂扔、亂倒垃圾。并且條件允許時可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把垃圾分裝、投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防止產生固體污染。(2)教室內要求學生做到:說話輕、走路輕、關門輕,回家尤其在別人休息時不要把家里的音響設備的音量開大。(3)鼓勵學生開展少用一次性的筆、筷子、塑料餐具,少用一個塑料袋活動。鼓勵學生和家庭多用環保食品、環保材料、環保用品……,開展收集廢舊電池統一交環保部門處理的活動。開展修舊利廢活動如:用廢舊燈泡注水制作凸透鏡可當放大鏡用;用廢舊易拉罐制作土電話、小孔成像裝置;用礦泉水瓶制作量筒;用塑料袋裝水演示液體內部壓強;用廢舊電池中拆下來的碳棒、廢舊塑料等做物質的導電性實驗……這樣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又強化了物理學習。(4)要求學生不進歌舞廳,少看電視,少玩電腦游戲──防止光污染和電磁污染。(5)提醒學生過年過節不燃放或少燃放煙花爆竹、平時不點燃垃圾,在居民區不亂倒液化氣殘液,以防造成空氣污染。(6)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污水處理廠了解污水主要處理方式。搞一些節水方案設計競賽活動。參觀生產某種材料(如建材、塑料等)的工廠,了解這些材料的生產過程和應用情況,調查生產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提出治理這些污染的設想。(7)調查社區(或學校)中噪聲污染的情況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進一步防治噪聲的建議。參加每年的植樹造林活動──既可凈化空氣又可吸收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