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其偉
一、農村中小學武術課開展的現狀
從2004年教育部實施綱要以來,我國教育部雖已把武術列入中、小學體育新課標教學大綱作為必修內容,但武術課在農村中小學的開展普及并不理想,不少學校體育課中武術的教學內容太少、太單調,并且缺少連貫性、系統性。武術教育很不健全,甚至落空。究其原因,是武術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很低,這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武術課開設(課)率偏低,課時偏少。通過走訪與農村中小學學校領導和學生的交談發現廊坊市農村中小學對武術課開設(課)率偏低,課時偏少。其原因:一是學校領導對武術(體育)課重視不夠;二是缺少武術專長教師,其他體育教師不愿意承擔武術教學任務;三是受場地器材限制,難以有效開展武術教學活動。
2、武術課教學內容單一、難記、空乏。在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雖然農村中小學武術教材內容很豐富,包含了拳術、器械、對練和實用攻防技術等內容,但大多數的武術課沒有基本功練習,而直接進入套路教學,造成學生所做的武術動作不規范、難看、無力、無精神等。可見,目前的武術教學內容入門難,技術動作較為復雜,動作路線難記,沒有很好的武術基本功很難學好套路,缺乏成就感,學生容易喪失習武的興趣。
3、教學方法陳舊,缺少輔助教學手段。在訪談中發現,原因在于:其一,受課時和學生人數的限制,武術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比較單調,基本上采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動作—教師糾正動作—學生練習的方式,很少采用娛樂性、對抗性教學等手段和方法;其二,套路教學不講技擊方法運用,學生沒有領會動作的精妙,只是簡單地進行肢體動作模仿,不知其所以然,學的快忘的也快,課堂教學死板單調、沉悶乏味,壓抑了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扼殺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嚴重影響了他們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與接受,造成學生喜愛武術卻不喜愛上武術課;其三,農村中小學武術課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法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沒有把音樂、錄像、VCD、電腦多媒體演示這樣先進的輔助教學手段用于武術課教學,沒有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
4、武術場館與器械配備嚴重短缺。相對于其它體育課,武術課對場地器材的要求非常低,拳諺“拳打臥牛之地”便是很好的寫照。但是,武術課對場地器材要求低,并不等于說不需要場地器材。從訪談觀察得知,有固定武術場館(房)的學校幾乎沒有,開設武術課的學校只是臨時選擇場地進行教學,武術器械也是非常短缺,武術器械的嚴重不足只能讓教師選擇徒手的拳術進行教學。
5、武術教師嚴重不足,缺乏高水平、有責任心的專業教師。即使開設了武術課程,代課的老師也多數為非武術專業教師,他們這些體育老師在學生時代時雖然都接受過武術教育,但是武術專業技能都不高,而且扔下的時間太長,再開設武術課程教學會很吃力。訪談中還了解到,一些體育教師認為教武術示范動作很難做規范,即使做規范了學生也不一定能學會,在教學任務上也沒有明確的要求,體育課上做做游戲或者教授其它教學內容更容易一些。這種思想觀念是直接造成現在農村中小學武術課教學的散漫和教學質量的下降原因。可見,武術師資嚴重缺乏是影響目前農村中小學順利開展武術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農村中小學學校武術師資力量的建設和對武術教學觀念重新認識已經迫在眉睫。
二、農村中小學武術課開展現狀的建議
1、爭取各級領導對武術教學的重視,加大對武術教學的投入。倘若領導們在思想上對武術教學引起重視,勢必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上對武術教學有所傾斜,如全面開設武術課﹑增加武術教學時數等,為開展武術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同時開展武術教學所需要的軟硬件條件也會順利具備,有條件的,還可設立武術單科評優課,倡導和鼓勵更多的教師推出武術精品課程,評選一批以武術為特色的學校,構建不同形式的省級、市(縣)級、和校級競賽制度。試點武術為各級升學考試內容;在各級學校中實施“武術段位制”等。
2、重視基本功教學,合理選編教學內容。“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武術教學要重視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教學,要有側重地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眼法及器械的基本方法,以配合“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練功方法,對今后的套路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理論上除了必要的武術基礎理論外,還要加強學生的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編寫一套能反映民族英雄以武愛國的讀本,再配合武打影視片實施武德教育及興趣培養,不僅使學生學到武術技術,還要使學生學到武術文化的內涵,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繼承。
3、加大學校武術教學軟、硬件的投入,完善武術教學場地與器材設施的建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武術場地器材是進行武術教學活動的物質條件,要想上好武術課,必須把硬件設施準備齊全。
學校軟、硬件設施是保證學校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及質量的前提。良好的教學場地和相應的武術輔助器材及音像資料等都是開展中小學武術教學和課外武術活動的基本條件。因此,相關領導應進一步重視改善中學武術場地設施,配備必需的武術輔助器材等。由于農村中小學學校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要求每個學校都有寬敞明亮的武術房,這也不切合實際,至少武術課應該有一塊面積適中、地面平坦、環境相對安靜的場地,各學校的體育教師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在有限的運動場地里規劃出盡可能好的武術場地,并進行合理建設。
4、積極開展課外武術競賽活動。課外活動是對體育課所學知識的實踐,只有將理論用于實踐,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更好的指導理論的學習。課外武術競賽活動不僅可以有效的幫助中學生消化所學體育知識,還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也有助于其終身體育習慣的形成。動員農村中小學學校參加武術競賽活動,發揮競賽的龍頭作用。各中、小學應把武術列入學校體育競賽內容,制定武術競賽的制度,定期開展本校或校與校之間的武術競賽活動,活躍學校體育文化的氣氛,促進校與校之間的體育文化交流,使之逐步形成長期武術鍛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