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平
初中英語中考試題中的最后一道題目為書面表達題,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寫一篇80個單詞左右的短文。這一道題目完成得好或壞取決于諸多因素,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一、擴大詞匯量是書面表達的基礎
任何語言都有內在聯系,英語也不例外,這種聯系無非就是:詞—詞組—句子。許多學生無從下筆,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詞匯貧乏,很多學生在進行書面表達時會出現單詞拼寫錯誤,或對于一些較難的單詞就空在那兒。所以教師首先強調學生記憶每課的單詞,多讀多寫,并且可利用每節課前5分鐘,進行聽寫訓練,強化記憶。
二、靈活運用時態和語態是書面表達的關鍵
如何才能把詞、詞組恰到好處地運用到句子中呢?漢語中沒有時態的復雜變化,僅借助于助詞“著、了、過”即可;而英語則有復雜的時態和語態變化。因此,時態和語態的變化就成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要突破學生英語書面表達上的障礙,必須要使學生真正掌握時態和語態的用法。初中英語的語態分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而時態主要有8種:一般現在時態,一般過去時態,現在進行時態,過去進行時態,一般將來時態,過去將來時態,現在完成時態,過去完成時態。要幫助學生掌握好構成時態和語態的動詞的現在分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過去式、過去分詞的規則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形式就顯得非常重要。學生只要掌握了時態和語態的基本定義、基本形式和標志,再輔之以大量的相關練習,就能隨心所欲地運用,造句的能力也就基本上具備了。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一定要注意句子的一致性、句子各種成分必須在人稱、數、格等方面保持一致,互相照應。特別強調第三人稱do動詞一般現在時動詞加s,如She often showsher friends her comic books,陳述句中學生往往會忽視動詞加s,而變否定句,疑問句又未能借助does,動詞無變原形。類似的時態錯誤(特別是謂語構成)會經常出現,應重視強調和引導。
三、教師加強科學引導是書面表達的必要保障
1. 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鼓勵學生勤動筆,大膽寫,不怕出錯,克服怕寫文章的心理,課前課后多布置漢譯英的題目,多背誦課文中的重要句型,逐漸引導學生去以句帶篇。
2. 教師要規范學生的書寫。英語書寫分在考試中雖然沒有語文那么高,但是從比例上看不低,所以說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能忽視對書寫的要求,一定要規范學生的書寫。
3. 注意詞在用法上的特點。我們都知道每個詞都有一定的用法:名詞有單復數,名詞前如何加冠詞等;動詞有語態、時態;正確使用介詞、連詞等問題。若把英文單詞完全當漢語中的同義詞看,往往譯文十之七八要出錯。
4. 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句子。首先要學會句子的五種基本結構,因為五種基本句型是英語句子的基本框架。即①主語+不及物動詞;②主語+連系動詞+表語;③主語+及物動詞+賓語;④主語+及物動詞+賓語+賓補;⑤主語+及物動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5. 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翻譯技巧。當表達某一個意思有困難時,應當巧用常用詞語或自己熟悉的詞語來表達,可達到這樣的效果,切不可自己創造詞組或句式。當一個較長的中文意思用一句英語表達有困難時,可分成兩句或多句表達。
6. 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寫作。美國作家德爾文G,舒伯特在其Reading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書所編的閱讀課文是寫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語言現象的展示廳,是語言規則的剖析室,是文章體裁的示范本。因此在復習鞏固課文階段,我們可以進行縮寫、擴寫、改寫、仿寫等訓練。通過模仿范文,有利于學生鞏固課文中所學的有用詞匯、短語、句型,有利于學生對所學材料理解的系統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的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不僅訓練了學生表達的條理性和連貫性,而且還為他們提供了寫作策略和技能。
7. 注重各種題型的訓練。牛津英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相關話題學習中,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供我們訓練。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各種題型的訓練,使學生了解各種題型的具體要求,做到規范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