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美麗++李智敏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低效現象
(1)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合作活動中,合作活動的應用價值未能充分發揮。
(2)學生參與程度不均衡。
(3)課堂合作活動缺乏科學、及時的評價和反思。
(4)合作活動形同虛設,形式化嚴重,未能得到妥善運用。
(5)教師未缺乏監控能力,未能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
二、影響小學英語合作學習高效開展的因素
(一)教師方面的因素
為使合作學習獲得理想效果,小學英語教師首先應對合作活動有深入了解,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并融合教學條件、學生情況和自身能力,充分發揮自身在課堂中的指導、評價作用,并不斷對合作學習進行反思和改善。
(二)學生方面的因素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合作活動時,務必掌握并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及學習特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合作學習的技巧,使學生學會如何與教師良好配合。
(三)合作學習雙方之外的因素
1. 客觀條件的限制。一方面,學校班級規模較大,學生數量多,教學資源有限,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合作活動的開展,并會影響合作活動的最終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帶教班級多,工作強度大,因此很難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面面俱到,最終導致合作活動的開展效果不理想。
2. 英語課程設置的限制。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時,多數學校在嚴格遵守國家課程標準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壓縮了教學時間和課時。在教學時間少、教學任務重的情況下,合作活動的開展自然會受到影響。
(1)應明確界定師生職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2)開展教學活動前,向學生介紹明確的要求和任務。
(3)科學劃分活動小組。
(4)科學分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
(5)為合作活動爭取充足的時間。
(6)教會學生合作技巧,增強合作意識,強化合作能力。
(7)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建立健全科學的課堂活動評價機制,以確保教學活動獲得客觀、有價值的改進建議。
教學實踐結果顯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合作活動是一種具有創意性和實效性的教學策略,其在活躍課堂氛圍、改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非認知心理品質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合作活動的開展,是通過建立有效合作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該模式下,課堂氛圍會更為輕松、民主,教師可通過科學引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掌握教學知識,還會潛移默化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習到合作學習的技巧。同時,合作活動的開展,能充分發動學生參與其中,很大程度上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參與能力及語言交際能力。另通過合理運用合作學習主體的優勢,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體系,是確保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關鍵。靈活利用合作學習技巧,是有效提高學習實效性的重要保障。
綜上,為確保合作學習活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順利開展,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建立健全科學的教學評估機制,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技巧,以促進學習活動實效性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