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孟福
摘 要:“三清平臺”是為學生提供體驗成功的快樂,匯集巨大的情緒力量,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平臺。 “堂清”是成功體驗平臺;“日清”組建學習法的平臺;“周清”是創建學科理念平臺。
關鍵詞:三清平臺;堂清;日清;周清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三清平臺”是為學生提供體驗成功的快樂,匯集巨大的情緒力量,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平臺。
1 “堂清”是成功體驗平臺
“堂清”成功體驗是個體通過一節課堂努力達到本節課目標所產生的愉悅感受;是一種巨大的學習動力,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能力特點,提供難度適當的學習任務,讓他們進行體驗式的學習,通過自身的努力在一節物理課學習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成功體驗;“堂清”成功體驗會鼓勵學生進步,增強中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中學生自尊自強的品質,使中學生個性得到張揚,得到完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每一個人內心都有被肯定,渴望成功的愿望,這種成功的動力將帶動個體進行積極的行動,帶來知識系統不斷升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
1.1 “堂清”贏得自尊心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使他們刻苦頑強的用功學習的最大力量,是其對自己的信任和尊重。”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自尊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尊感會越強。對于老師的傳統說教,由于個性的差異,有的不太介意,有的與老師“頂撞”,甚至感情上疏遠。 “堂清”給他們一個解決困惑的平臺。“堂清”為學生感受到了成功,提供展現平臺;“堂清”讓學生心里充滿“預期成功”期待,他們通過課堂努力,體驗學習獲取的自豪感和榮譽感,迸發出熱情,得到了自尊的滿足,并在自尊心滿足的基礎上產生強烈的自我實現的需要,爭取下一次的成功。可見,“堂清”給學生帶來成功體驗的效應要強于傳統的說教。
1.2 “堂清”提高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充分估計后,產生的一種勝任學習、工作的情緒體驗。中學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現有:大多數是不愿與人溝通,特別是逃避課堂討論,不敢主動發言,不愿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會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即使被老師提問了,表現得很緊張;在考試上感覺沒有把握,自信心不足,造成成績起落很大,顯示不出他們的真實學業水平,久而久之對自己的學習產生懷疑態度。學生對物理學習都有著可以學好它的熱情。但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困難的增加,原有的天生熱情逐漸減退,形成畏懼心理,喪失了自信。“堂清”給他們的成功體驗,能使他們發現自身的價值和力量,改掉否定自己,輕視自己的態度,重新找回自信心;增強了自我進取心,學習走上正常軌道。不斷的在“堂清”過程中體驗成功,有助于保持恒久的自信心和精神動力。
1.3 “堂清”激發學習動機
動機是一種驅動力量,是改變行動的動力。“堂清”帶來的成功體驗有助于鞏固自身內部動機,“堂清”給學生本節課帶來的動機感越強,他們學習行動積極性就越堅定和持久。“堂清”成功體驗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更具有學習的愿望的毅力,產生了主動的自我約束、自我主動、自我進取。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使學業上不斷有新的突破。
例如,在“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中,如果教師按照以前的授課方式,學生可能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把理論運用到實際中來,以至于為了考試而死記硬背,這樣就喪失了學的理念。而在“堂清”的要求下,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由被動接受轉向了主動獲取。在“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中,教師通過預習提問題、預設物理情景;“怎么樣就可以有聲音呢”,播放小提琴演奏的梁祝和鋼琴演奏的梁祝視頻,讓學生說明聲音有大小和高低之分。學生通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來回答問題,經過分析討論得到正確答案。這不僅使得課堂氣氛“嚴而不死,活而不亂”,而且使學生更有興趣聽課,還感受到成功的愉悅。
2 “日清”組建學習法的平臺
溫故而知新,是我國大教育家孔子兩千多年前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但對于我們今天學習物理來說,也是有益的。如何才能做到溫故知新?結合“三清”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日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2.1 通過“日清”讓學生學會對比學習法
“日清”在學習新知識前,要同時對比著復習有關的今天“舊知識”,并著重弄清它們的區別和聯系,特別是區別,因為正是這個區別,才標志著所學的是“新”知識。例如:在物理中學習“運動的世界的快與慢”時,先可以與“動與靜”對比學習。通過對比發現,它們在文字表述上是類同的,但本質上有較大的區別,主要區別在于物體的“動與靜”是由于物體位置變化而引起的,而“快與慢”是位置變化快慢引起的,同時前者是位置變化,而后者是運動變化。這樣一對比, 學生對“動與靜”“快與慢”的內涵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2 通過“日清”讓學生學會總結歸納學習法
“日清”是對當天物理知識進行提煉概括,提煉概括是物理學科素養的的一個重要特征之一,“日清”是針對當天內容學完或習題做完之后,及時進行提煉總結歸納,可以幫助學生更系統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例如,在學完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我采用設問的方法進行如下小結:
①帶電粒子在磁場中一定受到洛侖磁力嗎?
②運動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一定受洛侖磁力嗎?
③運動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一定做勻速圓周運動嗎?
④若帶電粒子做彈簧狀運動,則周期和螺距能求出嗎?
通過這樣 “日清”,學生對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情況進行提煉總結,學生對磁場就能規范系統掌握。另外,經常進行提煉概括總結,還有助于學生發現解題方法和規律。
2.3 通過“日清”讓學生學會推廣演變學習法
隨著“日清”的深入,我們有許多問題運用已學知識無法解決,這就要求我們針對原有的知識結構外延與內涵重新界定、剖析,自然過渡到新的知識體系上,培養學生遇到問題進行“再學習、再創新、猜想、驗證”學習法來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在 “日清”過程發現許多新問題,包括中、高考題、競賽題,通常是由課本中的例題、課后習題推廣而來的,因此學會利用 “日清”過程把原有知識,進行推廣、剖析、演變,對我們學習新知識,提高解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如在學完直線運動后,就要學習曲線運動,用這種方法讓學生從直線運動模型中,從力、運動速度、加速度的夾角分析提問,學生很輕松理解了曲線運動模型。然后再回歸課本中的渡船、平拋運動中模型應用。減輕甚至消除學生學習曲線運動的困難。
2.4 通過“日清”讓學生防止因“舊”擾“新”
因“舊”擾“新”是學習物理中出現學習困難,通過 “日清”達到防止因“舊”擾“新”。如學習歐姆定律時,學生以往習慣于直接運用算式對號入座進行運算,例如在高中學習歐姆定律時有這樣一道題:某電動機在正常工作時,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是 220V,線圈內阻 R=10Ω。則通過電動機的電流為( )。
A. 22A B. 大于22A C.小于 22A D.無法確定
有相當多學生出現代入公式: I=U/R=22A的錯誤答案。之所以出現類似的錯誤,主要是因為對新知識理解不透,掌握不牢,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干擾就會乘虛而入(I=U/R的適用條件是純電阻電路)。因此,我們在 “日清”時,既要注意溫故知新,又要注意防“舊”擾“新”,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 “周清”是創建學科理念的平臺
3.1 通過“周清”創建培養學生學科興趣素養的平臺
托爾斯泰說: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周清”的成功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自身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感知事物。物理作為自然科學,貼近生活,學生興趣濃厚。要想重新培養高中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我認為第一應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周清”這平臺培養學生學習物理興趣。我們都知道 “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周清”平臺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促進師生的互動。在物理“周清”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既是知識的傳遞,也是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化解溝通障礙平臺。通過“三清”建立起來的良好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融匯在你的教學之中,師生互動和諧順暢,達到預定教學三維目標。反之,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甚至對立的情況下,要引導學生學習思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三清”平臺有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培養,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通過“周清”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平臺
良好的教學情境平臺,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創設情境,引導質疑,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學科的能力,不但與其知識素養有關,而且與學生學科學習激情、學習的求知欲密切相關。學生的求知欲是對新事物、新現象、新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需求,是學生主動觀察物理現象,反復思考物理問題的強大內驅動力。學科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不是憑空產生的,“周清”平臺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和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策略之一。“周清”就是通過創設情境來質疑,激趣、解惑激發學生學習渴望。經過規律性強化,從而轉化為學科學習習慣,最終達到學科素養理念。
3.3 通過“周清”建立優化教學方式平臺
“三清”教學平臺為優化和改進教學方式提供支持,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重要平臺。教師通過“周清”教學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教師 “導”的作用,激發學生 “學”的動機,為此 “教”必須致力于 “導”,服務于 “學”。必須努力鉆研教法,建立激發學習物理興趣平臺。通過平臺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的學習的方法,通過學生成績的不斷進步來刺激學生。因為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享受成功的體驗,就能不斷地體驗到愉快的情感。特別是當學生因為好的成績贏得了表揚、獎勵和榮譽時,學生就會感到有了前進的力量,從而激起更大的學習激情去探求新知識。
總之“三清”平臺是集情感溝通、情境鋪墊、興趣培養、思維養成、學法優化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是因材施教的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