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允俠
摘要:賞識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賞識”本身,是一種在幼兒教育中廣泛適用的教學模式。賞識教育要求幼兒教師要對幼兒學生自身的長處和優點進行挖掘,并通過表揚或者獎勵的方式來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升其思想認識,為其培養科學正確的價值觀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賞識教育也不例外,具體應用到實踐中時,有利也有弊。本文就對在幼兒園階段開展賞識教育的利弊作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賞識教育利與弊
對幼兒來講,他們正處于一個主動和內疚有著強烈沖突的階段。在一方面,幼兒極度渴望自己能夠獨立地行動,而在另一方面,他們又極易因為自己不妥的行為而產生強烈的內疚感。這就需要廣大幼兒教師能夠為幼兒提供恰當的能夠對行動的機會,同時也需要積極地鼓勵他們的積極表現和行為。此處,教師的鼓勵行為被稱為“賞識教育”,這種教育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幼兒變得更加獨立和自信,但是過度的“賞識”也存在著不少弊端,必須引起廣大幼兒教師的高度重視。
一、在幼兒園階段開展賞識教育的好處
1、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幫助其克服自卑與膽怯。除了正常生理需求之外,社會需求也是每一個人所必不可少的更高層次需求,比如,需要社會交往,需要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等等。而這些社會性的需求是從嬰兒時期就開始逐漸產生,并慢慢發展起來的。這些社會需求的層次與內容會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而發展得更加快速,最終成為一個人心理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賞識教育就是針對幼兒在其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在承認并尊重差異的前提下,所衍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通常情況下,3—6歲是一個人自信心和成就感培養的關鍵期,所以,在這一階段對其進行賞識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通過賞識教育,便能夠發現幼兒身上的長處和優點,并激發其內在動力,使其能夠勇敢地克服自身的膽怯與自卑心理,幫助其樹立起自信心。
2、維護幼兒的自尊,減少幼兒的攻擊性行為。任何一個幼兒都會在其成長過程中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賞識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幼兒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父母給他的尊重,在幼兒自尊心不受挫的前提下,巧妙地指出其不足,這樣一來,既維護了幼兒的面子,又指出了幼兒的不足,讓他們能夠正確地去面對自己的問題,真正地懂得自愛。同時還能夠讓幼兒循序漸進地領悟到“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須要先學會尊重他人”這樣的一個人生哲理,只有這樣,幼兒才會知道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從而減少自己的攻擊性行為。
3、挖掘幼兒的潛力,培養其對立性。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先天稟賦和聰明才智,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要尊重每一個幼兒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個性差異,在對他們的要求上,一定不能一概而論,整齊劃一。要在尊重其差異的前提條件下,予以其更多的正確引導,以使其天資、興趣、志向和才能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賞識教育的精髓就在于對差異的尊重,它教育幼兒要不怕失敗。作為幼兒教師,應當盡可能多地鼓勵幼兒自己獨立去做一些事情,就像當初他們學走路和說話一樣,即使摔倒了或者說錯了,也要繼續鼓勵他們堅持下去,爭取依靠自己的力量來獨立完成。
二、在幼兒園階段開展賞識教育的弊端
1、賞識教育僅是一種激勵手段,并不是萬能的。幼兒的健康成長既不能離開老師的表揚,也不能離開父母的鼓勵。從某種意義上講,夸獎就是一種激勵,并且這種激勵所產生的效果比批評要好很多,但是,這種激勵也不能走向極端。于幼兒而言,他們大多是通過他人的評價來實現自身的發展的。因此,所有的“賞識”都應該要和幼兒自己所做的勞動與付出的努力想匹配,更要著眼于其今后發展,不然就很有可能產生錯誤的導向作用。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賞識教育不可能將一切的幼兒教育問題都解決,要明白“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與“每個孩子都是天才”的本質其實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對賞識教育進行必要的控制,只是毫無理性地、無限制地對幼兒的所有方面都加以“賞識”,便很容易使幼兒的心理和現實產生巨大的偏差,那么在這個時候,幼兒就很有可能沉醉或者滿足于這種“賞識”給他帶來的幻想,進而使其不愿意面對現實。此外,還必須要認識到賞識教育僅僅只是一種幼兒激勵手段,他之所以能夠產生效果,是因為它抓住了幼兒的心理前提,每一個幼兒對老師的權威都是非常信任的,也都希望嗯呢狗狗獲得老師的歡心。但是在這里又埋下了一定的隱患,假如只是一味地用賞識來使幼兒得到滿足,就會讓幼兒過度地期待老師所給的賞識,很容易產生“賞識依賴癥”,這對幼兒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2、濫用賞識教育,容易使其變成一種精神興奮劑。雖然“賞識”可以使人的精神振奮,力量倍增,但是,如果不恰當地使用賞識教育,就很容易使幼兒的身心都受到傷害。如果沒有較為明確的教育指向和標準,只是一味地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就極易使“賞識”惡變成為“精神鴉片”,而現實世界卻是絕對不可能給幼兒長久提供這種“精神鴉片”的。因此,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們在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時,一定要堅持適度原則。
三、結語
賞識教育能夠讓幼兒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能夠讓幼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和自信等,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濫用賞識教育。和所有事物一樣,賞識教育的應用也需要有一個“度”,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廣大幼兒教師們把握好這個“度”,一定能夠把握好賞識教育的精髓,將“賞識”這一教育藝術的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 潘金云.賞識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5,34:21.
[2] 仇晶晶.不是所有“賞識”都能點石成金——幼兒賞識教育中的誤區及有效策略[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9:5.
[3] 李紅丹.讓幼兒在賞識教育中快樂成長[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0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