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
摘要: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一步加快,我國土地資源日趨匱乏和人地矛盾日益加劇,以土地整理為抓手,對農村農業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改造和完善,已成為發展和提升美好鄉村建設的另一有效途徑。
本文系統闡述土地整理給農村土地使用制度、農民生活環境等帶來的深遠影響,詳細指出土地整理對美好鄉村建設的推動作用。通過對土地整理和美好鄉村建設的關系研究,為我們今后開展美好鄉村建設方面的工作指明新的方向和思路。
一、土地整理與美好鄉村建設的含義
1.1土地整理的含義。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依據土地整治專項規劃確定對土地進行整理、復墾和開發的過程,將符合土地整治規劃中的未利用、村莊、廢棄坑塘等進行全面綜合整治。通過土地整理在一定程度會改善農村生活居住環境,促進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一項系統工程。土地整理既改變部分土地的類別,也調整了土地的權屬,土地整理將未利用地開發為耕地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積,保持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在我國將土地整理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是保障經濟發展、保護耕地紅線、統籌城鄉土地配置的重大戰略。
1.2美好鄉村建設的含義。美好鄉村建設是以成片的鄉村為前提,通過對鄉村環境的治理和鄉村道路的改造以及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使鄉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巨大改善,從而提高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讓原本雜亂差的鄉村轉變成具有特色的美麗鄉村,適時提倡農村發展農村旅游。
二、土地開發整理對農村、農民的影響
2.1土地整理加速農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土地整理過程中,將城鄉建設用地置換和增減掛鉤指標(百分十建新指標)優先用于安置房建設和農村公共資源設施建設。在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時,將農村宅基地復墾會改變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現在農民在土地上獲得的效益日益減少,可以適當鼓勵農民將耕地、林地流轉給從事農業生產的企業,農民進入企業工作或參與企業經營。這樣就需要進行農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盡可能允許農村土地進行流轉和建立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積極探索農村建設用地指標的使用方法。
2.2土地整理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農業現代化是建設美好鄉村的重點,農業現代化主要體現在農業的產業化和科學化,由于我國農村土地具有分布細散和地塊面積小的特點,同時農村田間道路窄和農田水利設施差是農村土地又一顯著特征。通過農村土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積,改變土地權屬和土地使用性質,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大力增強農業防汛抗旱能力,保障糧食生產產量和產能。由于土地整理大大改善農村土地的基礎設施條件和環境,為農民實施規模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加快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步伐。開展村莊整治,加強和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民到交通便利的城鎮購買居住。所以土地整理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2.3土地整理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土地整理主要是加強農村基層設施建設,尤其完善農村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農民退出宅基地可以增加農村建設用地的可貴資源。按照政策的要求,優先將農村建設用地指標用于中心村建設,并且將土地整理預算時單列部分資金用于中心村建設,從而保證中心村建設的土地指標和資金。土地整理加強農村周邊的道路建設,促進農村道路與城鎮道路的有效銜接。從而打破城鄉二元化的結構,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建設。實現真正意義的美好鄉村。
2.4土地整理有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在土地整理過程中,對整理區進行土地平整,坑塘挖填使土地能夠有效合理利用,土地整理將荒草地、未利用地和一些閑散地開發為耕地,將廢棄的河流、坑塘和溝渠復墾為耕地,這樣不僅可以顯著增加耕地面積,又可以促進農村的生活環境治理。土地整理對硬化路面的鋪設、溝渠修復以及河道的取直會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加強村莊整治工程,將大力改進農村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
三、土地整理對美好鄉村建設的推動作用
3.1土地整理是耕地保護,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的重要途徑。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為美好鄉村建設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大力實施農村土地整理,可以增加農田的面積,建設暢通的道路,使溝渠閘等農村水利設施可以有效的銜接。通過土地整理工根本上改變過去農村土地不集中和農業基礎設施短缺等問題,使耕地數量和質量得到不斷的提高,促進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約化。
3.2土地整理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方式。建設美好鄉村的核心是讓農民收入增加,實現農民生活基本達到富裕水平。通過土地整理將農民的陳舊的房屋拆除,按照政策給農民予以經濟補償。這樣農民可以獲得較大的收入。鼓勵農民流轉或者承包租賃土地(荒山、林地、坑塘等),政府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多元化經濟,指導農民進行自主創業,打破過去舊的耕作方式實行科學種田。努力使農村逐步走上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這樣農民收入才能實現穩定、持續的增長。
3.3土地整理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美好鄉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農村環境的治理,過去農村總是呈現“垃圾隨地扔,污水隨地流淌,垃圾隨地焚燒”的現象。這些現象嚴重影響農民的生活環境。間接地影響農民的身體健康。土地整理可以改善農民的住房條件,同時加強道路、供排水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在鄉村的合適位置放置垃圾箱,定期對垃圾箱進行清理,確保農村的垃圾能夠及時進行處理,使農民生活在一個整潔衛生的環境中。土地整理盤活了農村建設用地,提高農村土地的利用率。基本實現美好鄉村建設的科學布局。
3.4土地整理優化農村和城鎮的用地結構。美好鄉村建設需要一定的農村建設用地指標。這一指標的主要來源是土地整理中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城鄉建設用地置換。實施土地整理后,農村建設用地復墾為耕地,農村建設用地逐漸減少,可以將城鎮建設用地進行適當的增加,發展城鎮建設和美好鄉村建設。通過城鎮建設帶動美好鄉村建設的發展。從而加快美好鄉村建設的步伐。實現農村發展與城鎮發展共贏的局面。
綜上所述,本文陳述土地整理對農村、農民帶來的影響,探索土地整理對美好鄉村建設的發展思路,指出美好鄉村建設與土地整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