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軍
摘要:對于大多數家長和教師來說,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小學生的三觀尚未形成,對待事物很難形成自己固有的看法,為此,提高閱讀水平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本文旨在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形成正確的三觀。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
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接受新鮮知識、加強對世界的認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對學生三觀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通俗來說,就是要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以此來幫助他們理解相關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寫作能力、交際能力。筆者認為,要想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古語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實無論是對小學生來說,還是中學生、大學生,讀書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進行大量的誦讀。特別是對小學語文的這門課程,要想迅速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大量的誦讀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大聲的進行朗讀、甚至背誦。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將這節課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還可以加強他們的寫作能力,讓教師在語文授課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根據自己的從教經驗總結出,一篇好的課文,要想學生充分的理解,就必須讓學生大聲的誦讀,誦讀的方式必須吐字清楚、還要過腦。所謂的過腦,就是閱讀三至五遍之后會理解作者想要傳遞的主要思想和主要內容,基本可以概括出這篇課文的段落大意,在寫作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對自己誦讀的內容加入到作文中,這樣才能夠認為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了。教師在傳授學生誦讀技巧的過程中,要清楚明了的告訴學生,要讀準詞語的音:讀通課文;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讀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訴老師,以便順學而導;讀流利課文;讀中體會文章的標點符號、詞語、句子表達的效果,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讀中要求領悟修辭表達的妙用:讀中發現文章重點段落的構段方法:讀中揣摩文章寫作的順序,只有把讀和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習得方法、運用語言、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等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從大量的讀中感悟到語言的點點滴滴的妙用。
二、在閱讀中感悟
可能感悟這個詞語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些不理解,有些深奧。但是在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方面,感悟確實是很重要的。有的孩子很聰敏,閱讀速度也很快,但是閱讀了一篇文章之后,僅僅是理解了閱讀的表面意思,對于其深層次的某些含義并沒有任何的感觸。教師要時刻告訴學生,不僅是語文課程還是其它課程,我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要深刻的感悟到其中的奧秘,邊讀書邊進行思考感悟,這樣才能夠逐步的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三、適當開展讀書活動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很多孩子回去跟家長反應,說語文課沒什么意思,就是老師讓我們朗讀課文。坦白說,這種單一的
課堂教學要避免單調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設計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讓孩子們在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中充分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從不同的角度來設計,讀書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閱讀目的:引讀、范讀、賽讀、評讀、品讀。閱讀速度:速讀、慢讀、跳讀。閱讀人數:個別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男同學讀、女同學讀,集體讀等。是否出聲:默讀、朗讀、背誦。閱讀意圖:精讀、略讀、瀏覽、正確地讀、
四、自主閱讀
語文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課程,開展語文閱讀并不是盲目的進行閱讀,而是如同書本上所說應進行全身心的投入,開展語文閱讀,更像是一種遨游在知識海洋里的全身心放松,閱讀者必須有自己的思想,全神貫注的進行閱讀,去充分的體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和體驗,在書本中尋覓自己的海洋,用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充分感受了解語文所傳授的思想和知識,這是一次完美的體驗,其中的過程完全是自主的,只有自己能夠感受到。自主閱讀,能夠更好的提高我們語文課堂的有趣性、時效性,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的領悟語文課所帶來的樂趣,在課后,學生能通過自主閱讀的方式了解語文課程所帶來的價值,自主閱讀同樣能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更好的讀懂書中所要傳授的知識,感悟生活的真諦!課文中有些描寫精美的片斷,它不僅內容生動,語言形象,而且引人入勝,飽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如何將這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再現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進而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那就需要我們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想方設法創設情境,讓學生多讀多思,引導他們進行語言的鑒別與欣賞,熟讀以成誦,積累美詞佳旬。文章是表情達意的工具,鮮明的態度,真實的情感是朗讀的靈魂。而選擇好了“讀”的方式,找準了語言文字情感的基調,才能與文本與作者產生共鳴,涌起隨之而至的激情,鮮明的態度與真實的情感也才能從“讀”的聲音語調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這門課程必然離不開課堂上關于閱讀的教學活動,因為只有讀懂了書本,才能夠領悟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語文閱讀,同樣是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有了閱讀的技能,就能夠更好的做到以人為本,“訓練”中包容“感悟體驗”;以讀為本,“感悟體驗”中體現“訓練”。
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陣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可見,創新是閱讀教學的生命。我們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只有完整的享受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學生才能夠更好的提升自身素養,為國家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