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軍
一、加強本土歷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事業而奮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現在青年人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他們比父輩更有機會去到別的城市學習、生活,接觸到不同的觀念與事物,回到家鄉后一陣嗟噓不已。他們可以流利地告訴你什么是三山五岳,什么是晉商文化等,然而,對于自己家鄉的歷史文化卻是一知半解。以瑞金為例,現在許多青年人都不能夠全面、真實地介紹自己的家鄉。究其原因,還是青年人普遍缺乏本土歷史文化教育的所致。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家鄉的一山一水與祖國的壯麗山河是相通的,家鄉的繁榮發展與祖國的富強是緊密相連的。一個具有強烈愛國主義思想的人,首先是一位熱愛家鄉的人,而一個愛家鄉的人,首先應該是了解家鄉的人。
二、瑞金紅色資源與愛國主義教育的聯系
通過了解家鄉歷史文化,形成對家鄉的認同感、自豪感,從而確立熱愛家鄉、為家鄉發展努力奮斗的使命感。因此,加強本土歷史文化教育對于促進愛國主義教育有著極大的積極作用。在大力宣傳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利用本土歷史文化的有利資源,讓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知家鄉,愛家鄉,進而匯聚成一股愛國主義潮流。
如何合理利用這些紅色資源,加強本土歷史文化教育。這就要求瑞金人民不僅要了解紅色故都、了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基本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段歷史,去體會歷史的厚重與內涵:不只要記住1931年11月7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家鄉瑞金成立,更要理解這個政權于中國革命的意義。讓家鄉的輝煌歷史成為我們驕傲、自豪的源泉:讓祖輩為中國革命無私奉獻、犧牲的精神,成為激勵我們前進的動力;進而增強對家鄉的認同感、自豪感。通過我們的重視與宣傳教育,使人們特別是青少年能夠人人擁有,那就能匯聚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進而形成強烈的愛國主義。
三、加強本土歷史文化教育的幾點思考
本土歷史文化的培養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要積極創造一種濃郁的本土歷史文化教育氛圍,使人們在社會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受到感染,使本土歷史文化教育得到普及,進而使愛國主義思想成為社會的主旋律。此外,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和博物館、紀念館更應發揮自身在此方面的作用。
(一)學校
《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指出:“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幼兒園直至大學的教學、育人全過程中去,特別要發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使學生通過本土歷史文化的學習,了解家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產生對家鄉的熱愛與認同。具體而言,學校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1、教材改革:2、積極開展以“本土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課外活動:3、加強教師本土歷史文化的教育。這樣,青少年學生才能接受較為規范、全面的本土歷史文化教育,學生和教師都是提高了本土歷史文化知識的修養。
(二)紀念館
紀念館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社會教育機構,紀念館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成為青少年學習的第二課堂、社會成員的終身學校。因此,以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為例。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直致力于發揮自身的愛國主義教育及本土歷史文化教育功能。
l、認真落實免費開放服務
為提高愛國主義教育功能,2008年起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開始實行免費開放。游客僅需登記身份信息便可入館享受文化盛宴。瑞金館為認真做好免費開放服務,先后制定出臺了《免費開放實施辦法》、《文物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務水平:在免費參觀的同時,還每天為游客提供5場定時免費講解服務,另外對于未成年人集體參觀還實行隨到隨講。
2、巧妙豐富展覽陳列。據統計,瑞金現存革命舊居舊址180處,革命文物更是數不勝數。如何利用這些有得資源加強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本土歷史文化教育,瑞金館做了許多探索與償試。以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為例,瑞金館將可移動文物與不可移動文物結合,最真實地重現了當年的場景。這個會址的設計,不僅真實地為游客還原了當時的場景,還真實地表現了當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的無私精神。為進一步豐富陳列內容與方式,提升陳展水平。近來,瑞金館在充實基本陳列的基礎上,請專家設計了多媒體動漫項目,其中反“圍剿”戰斗體驗館尤其受歡迎。反“圍剿”戰斗體驗館通過與游客的互動,讓游客親身體能反“圍剿”戰斗情景,寓教于樂,極大地提升了教育效果。
3、加強與其它部門的合作
為充分發揮自身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瑞金館一直積極與教育局及市政府各部門加強聯系與合作,不僅為青少年學生提供免費參加、免費講解的服務,還經常別出心裁推出一系列活動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例如瑞金館和關工委、高教育局的配合下,爭對邊遠農村表少年打造的紅色文化進課堂活動:或者在2010年瑞金館還與瑞金電視臺合作推出《紅色傳奇》欄目等。此外,瑞金館還加強與市歌舞劇團的合作,在舊址群眾精心設計了以“選舉”“擴紅”“送別”等與觀眾互動的歌舞劇目,生動而真實地為游客重現了當年的戰斗、生活情景。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在新時期下,培養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思想是我們永恒的主題之一。然而愛國主義教育中最基本的細胞之——本土歷史文化教育是萬不能被忽略的。因此各地應加強本土歷史文化教育的強度,營造學習本土歷史文化的氛圍,使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知家鄉、愛家鄉,從而確立為家鄉發展而奮斗的使命感,進而確立熱愛祖國,為祖國繁榮發展不懈努力的歷史使命感,形成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