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巴卡
進入2017年,費德勒就36歲“高齡”了。
在網球的世界里,36歲可以稱得上職業暮年。以費德勒的江湖地位而言,能與之比肩的桑普拉斯33歲便做出退役的決定。同時代的羅迪克、薩芬、費雷羅、納爾萬迪安早已馬放南山,只有費德勒還在堅持。
對費天王來說,2016年是失意的,也產生了不少尷尬的紀錄。球迷們見證了他時間最長的一次賽季報銷,見證了他12年來第一次跌出了世界前十,也見證了他奧運金牌徹底夢碎。
最令人無奈的還是溫網決賽,小德在這里擊敗了他。3比1,過程何其輕松,不值一提。對年歲稍長的球迷來說,這比賽看得人揪心。費德勒能夠走到決賽,已經十分不易。半決賽淘汰穆雷,不僅令人再一次感嘆老驥伏櫪,同時也耗盡了他的體能。決賽脆敗后,在頒獎儀式上,望著溫布爾登的悠悠綠草,不知費德勒會發出怎樣的感慨。是啊,這片草地曾經是他的自留地,20世紀第一個十年,費德勒在這里連續加冕5次,何等的意氣風發。然而,誰也難擋歲月的侵蝕,面對如今溫布爾登的亂世,也許天王會暗暗發笑吧。
從2003年初奪大滿貫,第一次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至今,費德勒在人們的視線中已經停留了13年。毫無疑問,21世紀世界網壇的第一個十年屬于費德勒。那些與他同時代的球星們回憶起自己的職業生涯,恐怕依然會記起被費德勒所支配的恐懼。“澳洲兔子”、“沙皇”“大炮”……對手的綽號一個比一個聳人聽聞,但在“天王”面前,依然是輸多贏少。記得2009年的澳網四分之一決賽,費德勒對布雷克,鏡頭掃過觀眾席,一位觀眾手中的報紙印著一個醒目的標題,“Only his best will do”,標題下是布雷克那張高度緊張的臉。
更恐怖的是雖然網壇不斷有新勢力崛起,費德勒還是堅持得這么好。他并不是因為失敗而跌出世界前十,是因為傷病,僅此而已。
費德勒多次談到自己的退役,球迷也知道,這個日子已經提上了日程。作為費德勒的球迷,我并不感覺遺憾,能與傳奇處于同一個時代是一種幸運,見證這個傳奇由發端走向輝煌并散盡余暉,也是一種幸運。不少人探討費德勒是否稱得上史上第一,這個問題很無聊,只要網球這項運動依然存在,總會有橫空出世的天才來挑戰那些塵封的歷史。沒有誰能永遠待在第一的寶座上,當然,如果后輩們足夠努力,費德勒創造的大滿貫297勝、硬地56連勝、草地65連勝、世界第一總數302周等紀錄或許可能被他們踩在腳下的。
費德勒常被球迷們稱為“奶牛”,但他屬雞。公雞每天早上都要打鳴,如同費德勒連續18年的職業生涯。2017,他依然會出現在賽場上。不久前偶然讀到一首詩,我認為這是對他最好的注解。
生命雖被奪走了很多,
剩下也不少,
雖然我們已經沒有從前那樣的精力去戰天斗地,
但還有和以前一樣的勇氣,
一樣的雄心,
雖被時光和命運摧殘,
仍有堅強意志去斗爭,去求索,去發現,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