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宇
延續(xù)了四五年之后,邁克爾·喬丹與喬丹體育之間的法律糾紛出現(xiàn)了逆轉性的變化。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再審判決,認定喬丹體育對爭議商標“喬丹”的注冊違反商標法,損害了邁克爾?喬丹享有的在先姓名權,判令商標評審委員會對于相關商標重新裁定。
之所以將上述判決稱為“逆轉”,是因為在此之前,盡管邁克爾·喬丹的起訴在輿論方面獲得了廣泛支持,但在訴訟過程中卻是屢敗屢戰(zhàn),接連輸?shù)袅硕嗥鸢讣囊粚徍投彙е逻@種反差的原因在于喬丹體育多年前就注冊了“喬丹”商標,并獲得核準。對邁克爾·喬丹來說,在訴訟過程中真正的對手并非喬丹體育,而是拒絕撤銷爭議商標的商標評審委員會。正因為如此,細心人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邁克爾·喬丹目前提起的是行政訴訟而非民事訴訟。
在此前的一系列判決中,一審、二審法院普遍認為邁克爾·喬丹對“喬丹”這兩個漢字并不具有絕對的姓名權,所以,在邁克爾·喬丹的姓名權和喬丹體育的商標權之間維護了后者。然而,在最高院的判決書中,引用了《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xiàn)有的在先權利。”與此同時,最高院還通過新聞報道、抽樣調查等形式,認可中文“喬丹”已經與邁克爾·喬丹建立了穩(wěn)定的對應關系,在此基礎上做出了與此前一審、二審截然相反的終審判決。
上述判決出臺后,有人認為法律終于維護了邁克爾·喬丹的合法權益,也有人產生了疑問,那就是喬丹體育是否就此失去了使用現(xiàn)有全部商標的權利?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近年來。邁克爾·喬丹針對喬丹體育注冊的各類商標總共提起了幾十起訴訟,在一審二審敗訴后,能夠在最高院申請再審的只有其中10起,其它案件由于相關注冊商標時間太過久遠,失去了申請異議的權利。在再審的10起案件中,針對中文“喬丹”商標的3起案件獲得了改判,但與此同時,針對涉及拼音“QIAODAN”商標的另外7起案件仍然維持了原判。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判決之后,喬丹體育仍然可以使用拼音“QIAODAN”商標。至于中文“喬丹”商標,喬丹體育目前在法律上只是喪失了部分領域內的權利,但在沒有進入到再審程序的領域內,仍然維持著商標權所賦予的權利,暫時還沒有達到傷筋動骨乃至被迫全面放棄現(xiàn)有商標的地步。所以有人戲稱,邁克爾·喬丹和喬丹體育都可以在這份判決書出臺之后宣布自己才是贏家。
到這里,或許會有球迷感到憤慨:哪怕在最高院贏了官司,邁克爾·喬丹還是拿“山寨品牌”沒辦法嗎?實際上,情況并非如此簡單。最高院的判決對這部分案件來說意味著“句號”,然而當事雙方之間的爭斗未必會因此終結。此前提到過,目前所進行的系列案件都是針對爭議商標裁定的行政訴訟。在最高院已經明確喬丹體育侵犯在先姓名權的基礎上,不排除邁克爾·喬丹將此在民事訴訟中作為索賠依據(jù)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喬丹體育已經醞釀多年的IPO計劃,一再因為訴訟原因而被推遲,最高院的判決也許會讓形勢變得更糟糕。對于事態(tài)的未來發(fā)展,人們不妨靜觀其變。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點,最高院做出的判決不僅維護了邁克爾·喬丹作為個體所擁有的權利,更以判例形式明確了一個標準,那就是以“傍名人”為目的的搶注商標行為將不再獲得法律上的支持。邁克爾·喬丹之所以沒能獲得全方位的勝訴,原因之一是提起訴訟的時間太晚,超過了《商標法》第四十五條所規(guī)定的5年期限。未來倘若有其它企業(yè)采取類似喬丹體育的行為,只要在先權利人及時采取法律手段,就有很大可能援引本次判例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法律明確了標準,無論體育圈還是其它領域內,所謂“傍名人”的策略會越來越難以取得成功,相信這會有效遏制下一個“喬丹體育”的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