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雨 董建平
摘要:成本管理水平往往直接決定了項目管理的成敗,也是企業能夠長久生存的關鍵因素。相對于管理較為粗放的傳統工程施工項目,工廠化施工因為其固有優勢具備開展高水平成本管理的先決條件。根據蒙內鐵路第六項目部工廠化施工管理經驗和相關文獻,本文主要闡述通過完善高效的責任成本控制體系和不斷優化的過程控制,來達到提升項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工廠化施工;成本管理;體系建設;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F2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3-19-02
前言
工廠化施工是指將現場施工內容盡可能的在制造廠中完成的施工方式。工廠化施工是對傳統施工方式的創新,具有質量標準穩定統一,工期水平明顯縮短,造價水平經濟合理,施工現場整潔環保,施工生產以人為本等五大優勢。蒙內鐵路第六項目經理部的主要施工內容為:簡支T梁預制架設、軌枕預制、軌排組裝、鋪軌及橋面系工程。上述施工內容具有標準化,規模化的特點,適合進行工廠化施工作業。根據施工內容及其構件組成,將施工基地劃分為制梁場、制枕廠、軌排組裝場、小型構件預制場、混凝土攪拌站、碎石廠等幾個作業區域,確立了標準化、模塊化生產構件,專業化、流程化組裝施工的生產模式。
由于各作業區產品單一,固定成本明確,可以對產品成本進行比較準確的成本測算和成本對比。
1.成本管理的實施
建立成本控制體系,系統控制各工序的產品成本是實施成本管理的關鍵。一套成熟有效的成本控制體系應包括健全的成本管理組織機構,科學合理的成本計劃,逐級分解的成本責任,完善的成本核算流程,嚴肅的考核制度等五個部分。
1.1建立成本管理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建立成本管理機構是實施成本管理的第一步,有效的成本管理機構需具備明晰的成本管控權限,明確的成本分攤責任,規范的成本管理流程,高效協同的業務分工和崗位設置。為了確保成本管理組織順暢,成立由項目經理直接領導、各分管領導、各職能部門和架子隊負責人構成的成本管理機構來實施。
計財部是責任成本核算的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執行、監督責任成本核算的日常工作。負責編制項目整體責任成本預算并分解到各責任成本主體,按期下達責任成本指標到各作業隊,建立責任成本核算臺帳。
人事部門負責實際發生的人工費核算工作,按照各作業隊人員隸屬情況,按期統計各作業隊人工費實際支出,提供給計財部進行匯總核算。
工程部門在項目總工程師的指導下,負責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深入挖掘工序轉換潛力,負責工程數量控制。建立工程數量統計臺帳,按期對已完工程量進行驗收,向計財部提交各作業隊已完工程數量的相關資料,并計算出相應的原材料計劃數量。
物裝部門負責物資設備管理,統計各單項工程原材料實際數量及金額,并根據工程部提供的資料進行材料節超分析:提供單機修理保養、單機配件發放、小型機具、周轉料、五金電料、低值易耗品和單機燃潤油料等的基礎核算資料。
安質部負責建立健全安全、質量規章制度,組織安全、質量培訓,檢查項目安全質量工作落實情況,督促整改,避免或減少安全質量問題的發生。
綜合辦公室負責項目營地各項后勤支出和日常辦公支出的管理,按期進行費用統計。
1.2科學制定成本計劃
科學合理的制定項目成本計劃,關系到成本管理工作能否順利實施。基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目標,分別確定紅線成本、責任成本、目標成本。紅線成本是以合同額為總體成本最高限額而發生的成本。責任成本是在紅線成本的基礎上,扣除利潤、稅金后發生的成本。目標成本是在實現責任成本的前提下,努力降低一部分成本,為項目成本管理確定一個更高的管理目標,作為提升項目管理的努力方向。以目標成本總額為基礎,分解目標成本到各單位產品,通過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管理控制,盡量實現目標成本,從而確保各生產階段費用控制在責任成本以內。
項目整體施工組織設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項目整體成本水平,施工技術管理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本水平的浮動方向和幅度,在滿足施工生產需要的前提下,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經濟性最優方案,是降低項目成本的一項重要手段。在工廠化施工項目中,大型臨時設施、固定資產、周轉材料等均為一次性投入,按月折舊或攤銷入成本,在整個生產周期內所占成本比重較大。項目部應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方案優化,確定最理想的總體目標成本。蒙內鐵路第六項目部采取優化各作業區布局,設計多功能臨時設施等方式,減少了臨時道路和臨時設施的建設量,同時減少了臨時用地的面積。通過對各產品作業區的細部規劃以達到工序銜接生產線化的效果。比如,在碎石廠,合理調配生產區機修工至爆破區進行鉆孔作業:在鋪架基地,把軌枕預制隊和軌排組裝隊合并為枕排生產隊,充分有效管理現場工人,實現管理扁平化,人力資源利用率達到最大化。通過系列的方案優化,將項目總用工人數由計劃配置1900余人降低到1200余人;將主要機械設備由計劃配置324臺套降低到286臺套。
1.3合理分解責任成本
合理分解責任成本,應當遵循可控性原則,能夠被相關責任人管控的成本才能納入其責任范圍。工廠化作業中,明確的人員班組分工,長期穩定的施工流程,有助于各項責任成本指標的確定。通過逐級分解責任成本的方式,明確各崗位成本責任,切實做到成本管理“全員參與,責任到人”,提高全體員工成本管控意識。
在單位產品責任成本確定的前提下,分解單位產品的成本構成要素,將固定資產折舊、周轉材料攤銷、臨時設施攤銷、安全生產費、日常支出費用等作業隊無法控制的固定成本部分剝離出來,由項目部根據各產品的產值進行分攤。將生產經營過程中人工費、主體材料和輔助材料消耗量、修理配件費等各作業可以控制的變動成本部分納入其考核指標,建立以作業隊為核算對象,對每個周期內人工數量、材料消耗量、設備修理費,燃潤油或電力消耗等進行核算,通過數據反映各作業隊的成本控制水平。
1.4完善的成本核算流程
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完善的成本核算流程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流程,首先要測算各崗位責任成本指標,統計一定周期內(一般以月為單位)納入責任成本責任考核范圍的單位產品實際成本,與責任成本指標進行對比,為數據對比分析提供可靠依據。
(1)對各核算主體分別進行核算。分解責任成本預算總額至項目本級和各作業隊,向作業隊下達責任成本指標,以此確定責任成本考核標準。各作業隊核算內容為單件產品人工費、主要材料和零星材料消耗指標、機械設備配件消耗及修理費;項目本級核算內容主要為設備折舊等固定成本、涉及項目整體支出的其他直接費用、辦公費用和其他日常支出費用。
(2)采用“贏得值法”對責任成本控制情況進行分析,主要計算方法:
已完工作責任成本(BCWP)=完成數量×責任成本單價:
計劃工作責任成本=計劃數量×責任成本單價;
已完工作實際成本=統計實際成本發生額:
成本績效指數(CPI)=已完責任成本,已完實際成本(大于1,表示節約):
進度績效指數(SPl)=完成數量,計劃數量(大于1,表示提前);
費用偏差(CV)=已完工作責任成本一已完工作實際成本(負值表示超支,正值表示節支)
(3)對核算期的實際成本與責任成本、主要材料、設備實際消耗量與限額消耗量比較分析,核算節超情況:
(4)根據核算數據結果,編制各作業隊和項目本級的《工程項目責任成本報告》;
(5)依據數據統計結果,分析成本節超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并按照責任成本考核的要求計算獎懲額度予以兌現。
1.5嚴肅的成本考核制度
嚴肅的成本考核獎懲兌現制度,是成本管理工作能否真正有效實行下去的關鍵。為了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成本管控意識,提高各級管理機構的參與積極性,必須要有切實可行的成本管控目標和獎罰制度。通過定期舉行成本分析會,考核當期成本控制情況,對相關隊伍和個人進行經濟獎勵或處罰,讓管理效果和個人收入掛鉤,以獎勵先進創新,約束懶散落后為手段,提高職工的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達到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
2.成本管理的成果
通過成本管理工作的實施,充分調動各級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工作責任感。在項目部層面,可以強化項目領導班子的成本管控意識,狠抓施工組織設計的優化工作,通過經濟比選,來選擇更經濟的施工組織方案。在滿足施工生產的前提下,減少人員、機械設備配置,縮短項目工期,從源頭上降低項目總體成本支出。項目各業務部門對本部門的管理內容進行梳理,通過加強日常管理減少非生產性開支,通過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作業隊的業務指導和管控,通過規范工作程序規避經濟風險,通過加強工作協同提高工作效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許多看不見的成本支出。蒙內鐵路第六項目部在制定橋面系角鋼支架、避車臺和檢查梯的預制和安裝方案過程中,初步擬定三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從國內聘用技工和采購設備,在當地采購角鋼進行加工:第二種方案是從肯尼亞當地尋找公司進行加工;第三種方案是在國內通過招標形式簽訂公司進行加工,然后通過海運運輸至蒙巴薩港,通過公路運至MTITO梁枕場。通過調查分析,第一種方案無法實施,主要原因是所有角鋼支架需要進行防腐處理,即環氧富鋅底漆(2X40um)+云鐵環氧中間漆(1×40um)+灰鋁粉石墨醇酸面漆(2 X 40um)。涂裝前鋼材表面達到《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防銹等級》(GB8923-88)規定的Sa3級,外觀相當于ASa3、BSa3、CSa3,現場不具備自行加工的條件。如果采用第二種方案,委托當地分包商的加工費為14000元,噸(包括原材),運輸費用為65美元,噸,共計支出2536.07萬元。如果采用第三種方案,角鋼國內采購價格為3050元,噸,加工成品后的價格為4666元,噸。所有角鋼支架、避車臺和檢查梯共計1760噸,海運費為90美元,噸,清關費用為原產值的16%,運輸費用為65美元,噸,共計支出1124.47萬元。經過比選,最終決定采取第三種方案,即在國內簽訂公司進行加工,可節省支出1411.6萬元。
在作業隊層面,各作業隊會通過加強質量控制降低產品廢品率;通過加強技術控制降低材料損耗率;通過合理設置工作崗位減少用工人數:通過加強對工人的技術培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合理安排班組生產時間,提高機械設備使用率以提高產量:通過加強安全培訓、完善安全防護措施等保障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
在施工過程中,因地制宜的開展二次優化、三次優化,通過組織流水施工,強化工序銜接,精簡生產線人員進一步降低成本支出。通過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改進施工工藝,控制主要材料的損耗率,降低輔助材料和零星材料的消耗,杜絕現場浪費,達到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蒙內鐵路第六項目部梁廠施工人員通過改進預應力鋼絞線頂內工作下料長度由圖紙設計的80cm減少到68cm,既保證了正常施工,又節約了鋼絞線用量,-約減少鋼絞線設計用量的1%:在碎石廠,通過方案優化,將1號生產線的篩網重新布置,生產兩種產品:其一為道砟,其二為底砟,經實驗室檢驗完全符合標準,通過以上改進生產線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廢料率,從而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通過對工廠化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研究,施工企業能夠不斷加強施工現場綜合管理水平,及時總結成本控制經驗,強化提質增效,有助于在市場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