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摘要:企業生產安全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但現階段,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企業的良好發展。本文分析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應對策略,旨在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X9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3-255-02
前言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安全管理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企業在不斷發展中,首先應該積極的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積極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減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事故和損失的出現,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因此,積極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勢在必行。
1.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階段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企業的良好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安全意識薄弱
(1)自我保護意識薄弱
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員工違章操作的現象比較常見,且屢禁不止。其中,多數員工在工作中過分依賴經驗,認為“一直如此都沒有事呢”,
心存僥幸心理。例如:在高空作業中,不按照要求正確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在操作旋轉設備時未做好“三緊”:設備未停止時直接伸手調試設備等。
(2)法規觀念淡薄
在日常工作中,車間安全員、班組安全員時常抱著敷衍的態度來應對安全生產工作,在上級監管部門下達安全要求或組織召開安全管理會議時,采用照本宣科方式來傳達安全要求與安全會議精神,未能與本車間、本班組實際情況相結合,導致具體要求未能落實到位。
(3)缺乏安全活動總結
參照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班組安全管理中每月至少組織兩次安全活動,強調安全活動的重要性。多數企業已按照要求開展了安全活動,但只存有記錄,缺乏實質的內容,沒有對其進行總結、汲取其中的經驗教訓,使得安全活動的開展流于形式。
1.2責任意識淡薄
現階段,多數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淡薄。特別是個體私營企業,原有的工作環境惡劣、設備陳舊,不注重安全生產設備設施的投入,安全培訓教育落實不到位,安全監督力度不夠。
企業只重視生產設施建設,不重視安全設施建設,致使安全設施建設不能滿足企業防范事故的需要。有的企業安全投入沒有計劃,不使用標準產品,不請有資質的單位施工,不搞竣工驗收,不注重平時的維護保養,部分安全設施形同虛設。
安全培訓教育落實不到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少數企業強調生產忙、擠不出時間參加培訓;二是個別企業認為安全培訓屬長線工程,對培訓活動積極性不高,大多被動應付:三是部分企業屬于民營性質,特種作業人員流動性大,不愿意多派人參加培訓。
安全監督力度不夠,使得安全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流于形式,采用走馬觀花的方式,沒有履行好相應的職責
1.3安全管理知識缺乏
在基層安全管理隊伍中,人員流動性較大,且招聘的工作人員工作時間較短,缺乏系統的安全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導致在現場的安全管理中,面對問題不能給出良好的解決方案。此外,針對現場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工作人員缺乏敏銳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導致安全事故頻發。
1.4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要重視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企業競爭能力,所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是對于安全管理問題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也沒有針對這一問題構建完善的體制,使得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制度保障,不能有效實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激勵制度和監督機制。
2.應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問題的對策
針對現階段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企業需要加以重視,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應對。具體來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加強安全理念的轉變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安全管理理念,要做好相應的帶頭作用,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將相關的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不斷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將安全管理理念滲透到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另一方面,相關管理人員還要正視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而有意縮短工期所造成的企業生產安全問題。企業應該積極設置相應的安全監督部門,加強對企業生產安全的管理。同時,還要積極的進行安全生產理念的宣傳,使其深入人心,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
2.2加大安全培訓力度
(1)加強領導人員的培訓教育。
加強企業負責人、項目負責人等領導層人員的安全培訓力度,促使其認識到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企業安全生產中發揮帶頭作用,每項操作均嚴格按照安全規范來執行,最大程度上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2)加強職工的安全培訓。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先要從根源上解決安全管理問題。首先應該從員工的招聘開始,加強員工選拔程序,保證員工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在新員工入職以后,企業應該積極的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還能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同時,還要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技術方面的培訓,不斷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能夠有效的避免企業生產過程中安全問題的出現,保障安全生產。
(3)注重基層安全監督人員的培訓。
基層安全監督人員與生產員工最為貼近,能第一時間發現、糾正不安全因素與不安全行為。針對基層安全監督人員,一方面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訓,促使他們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做到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企業穩定發展負責,堅持秉公執法,做好自身的安全監督職責。另一方面加強業務培訓,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的培訓工作,促使安全監督人員掌握現代安全管理辦法,可以洞悉不安全因素,同時熟悉國家的相應法律法規。此外,對于新上崗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確保持證上崗。
2.3建立突發事故的處置體系
在企業生產中發生安全事故時,大多數由于企業缺乏良好的應急處理措施,導致事故不能在初始階段得到良好控制,安全事故的嚴重性不斷加重,最后出現更大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因此,企業需要不斷總結以往發生的安全事故,借鑒其他企業的應急預案,綜合考慮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在企業中建立突發事故的處置體系。在發展過程中,一旦出現相關的安全問題,企業應該第一時間加強對事故的應急處理,將相關損失降到最低。另外,企業還應該加大科技的使用,能夠準確的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積極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鑒定、采取措施,不斷完善對于企業生產事故的防范、處理機制,保證良好的企業效益,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2.4完善安全管理監督體系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積極完善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證企業的發展。在制度的制定過程中,要保證安全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全面性,同時,還要建立良好的配套制度,保證企業安全管理制度能夠有效落實,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內部條件。另一方面,企業相關安全管理制度要積極的和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結合,不僅能夠保證安全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公正性、還能保證良好的落實力度。同時,企業發展還應該積極的建立完善相關的監管制度,對于員工的生產進行監督,保證其工作能夠滿足相應的安全需求。
(2)建立、實施EHS管理體系
目前,EHS是一種較為系統、科學的管理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強調事前預防、持續改進,這與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需求相符。現階段很多企業雖有自身的安全生產管理方法,但大多未形成一個系統、科學的體系。因此,企業需要加大對EHS管理體系的宣傳、教育,促使企業全體員工認識到建立實施該體系的意義,發動員工的力量,促使他們參與到EHS文件的編制過程中,力求全方位地識別、評估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設備設施、作業場所的不安全因素,并給出相應的整改方案。
3.結語
安全管理對于企業經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企業管理者必須要對這一問題加以足夠的重視,要采取適當的措施不斷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意識,加強安全管理培訓,實現企業安全經營,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