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11月3日至4日,2016年國際海運年會在上海舉行,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中出席開幕式并對當前海運發展態勢發表了演講。他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也是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的攻堅期和落實全面科學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國海運業將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深入落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積極推進海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開放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加快海運強國建設。
一是加快海運創新發展。通過發展理念、政策法規、科學技術、管理體制、合作機制等創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夯實海運強國夢的基礎。加快海運船舶運力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經濟高效船舶,積極發展原油、液化天然氣、集裝箱、商品汽車滾裝和特種運輸船隊,有序發展干散貨船隊,加快發展中資郵輪運力;加快港口資源整合,優化港口布局,拓展港口服務功能,引導臨港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強化主要港口戰略樞紐作用;加快海運政策創新,認真總結自貿區海運開放政策實施情況,按照國家部署做好復制推廣工作。
二是促進海運協調發展。堅持陸海統籌,正確處理海上運輸與陸上配套支持保障體系建設的關系,做大做強海運業。推進海運新老業態協調,發展“互聯網+”海運新業態,加快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推進海運供需協調,有效緩解供需矛盾失衡的現象;推進海運內外協調,完善政府“一個窗口”行政審批和信息服務平臺,建立完善海運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機制;推進海運軟硬協調,加強海運軟實力建設,由海運大國變為海運強國,由“吞吐量”的航運中心變為“定規則”的航運中心,為國際海運業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三是強化海運綠色發展。更加注重海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推進海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遵守“共同但有區別”的減排原則,積極參與IMO海運節能減排工作機制;認真落實《船舶與港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5-2020年)》,深入推進重點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改善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優化運輸組織和運力結構,著力推進鐵水聯運,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運力,推廣使用先進節能技術和裝備。
四是擴大海運開放發展。進一步提升全球海運資源共享水平和配置能力,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戰略。深化海運投資領域對外開放,做好海運創新政策的復制推廣工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組織工作,提高參與制定國際公約、規則、標準和規范的能力和水平;支持海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構建國際化產業布局和服務網絡,培育國際港航運營商;加快推進海運“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五是實現海運共享發展。要讓海洋更清潔,依法監督船舶減少對海洋的污染,制定更嚴格的溢油污染海域應急預案和處置措施。要讓航行更安全,加大船舶安全航行執法監督,進一步完善航海保障設施和信息服務,完善海上搜救合作機制,提升應急救助能力。要讓海運更便利,推進口岸便利化,著力打造“單一窗口”口岸平臺,提升信息共享聯程服務,著力構建“三互”聯動執法模式。中國將積極借鑒世界海運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有益經驗,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更好地服務世界經濟貿易,努力實現合作共贏、共享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