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華明
摘 要:本文對目前我國內河船舶航行中所存在的一些安全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可以提高我國內河船舶安全監管的能力和水平,減少事故的發生,為我國內河航運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內河船舶;航行安全;通航環境;安全監管
中圖分類號:U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6)11-0058-02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河船舶航運大國,作為經濟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和服務性行業,船舶航運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為船舶安全事故的發生會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較大影響,這使得內河船舶的航行安全成為了內河航運發展的關鍵。隨著我國對內河船舶的航行安全越來越重視,如何加強內河海事管理,保障航運安全已成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1 目前我國內河船舶安全監管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目前,我國內河船舶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表現在內河船型復雜、船舶安全隱患較多,船舶非法采砂、超載運輸等違章現象突出,通航環境復雜、船舶碰撞事故多發等方面。
1.1 內河船型復雜、船舶安全隱患較多
我國長期在內河營運的運輸船舶種類較多,包括旅游類船舶、江海直達運輸船舶等客貨運輸類船舶,農用類船舶、漁業類船舶、渡口類船舶以及采砂類船舶等各類中小型船舶。由于船舶種類多、性能各異、船舶技術狀況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在客觀上增加了船舶安全監管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風險。
船舶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隱患也令人堪憂。一是船體先天不足,船舶的質量相對較差。有的船舶從建造就不能適應規范標準的要求,出廠之時就“先天不足”。這些船舶的整體結構、操縱的性能以及助航儀器等狀況都較差,不能滿足安全航行的規范要求。二是內河船舶以個體、私營居多,因其所有人財力有限,又受利益驅動,安全投入較少,造成修造管理工作滯后,致使船舶質量、技術狀況極差,營運安全難以保障,對水上交通安全造成較大威脅。三是老舊船舶較多,由于老舊船舶存在年久失修、設備狀況差、設備配置檔次低、消防應急設備過期等情況,致使安全生產難以得到有效保證。
1.2 船舶違章違法現象較多
各種水上違法行為增多,如采砂船非法采砂作業、大型船舶無證運輸沙石、建筑材料等問題。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河道非法采砂活動十分猖獗,涉砂船舶超載運輸、未按規定辦理船舶簽證、礙航采砂等突出違法行為難以從根本上予以杜絕。隨著建筑市場需求的增多,內河采砂船舶非法采挖現象變得非常嚴重,采砂船舶受利益驅使,隨意濫采亂挖,破壞了航道通航以及汛期行洪安全。
很多船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常常會違章操作,超載行為屢禁不止。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砂石船和運煤船,這些船舶的冒險超載行為很容易造成沉船事故的發生。從近年來的統計數據看,超載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內河水上交通事故的60%以上。個體和私營的漁業和客貨運輸船舶也經常出現違章的問題,沒有營運許可證便從事商業運營,違章搭客、冒險航行、違章運輸危險物品等等。并且這些船舶的違章操作常常會影響其他船舶的正常運行,給船舶間的航行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另外,有的內河營運船舶還存在配員不足,無證駕駛,持假證任職,低級高任等現象,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1.3 內河通航環境復雜,船舶事故多發
隨著經濟的發展,水上運行的船舶種類會越來越多,不單單是船舶種類得到了快速的增加,船舶的數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船舶的種類以及數量的增加使得交通量大幅提升,交通安全管理難度逐漸加大,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也越來越大。
隨著我國的港口以及水域開放程度不斷增加,需要進行海事管理的水域越來越大,航道越來越多。由于內河監管水域較多,點多、線多、面廣,實際監管不能到位,造成碰撞事故多發。很多水域布滿暗礁,若對于水上交通情況不熟悉就會造成一定的航行風險。另外,內河航道相對較窄,加之一些水域交通流密集,航線、航路交叉多、走向復雜,如果通行船舶密度較大,船舶流向復雜,就會形成行船交會頻繁的狀況,而大量情況復雜的船舶交會,勢必會帶來較大的安全風險。
水文以及氣象條件也會影響內河船舶的航行安全,季節性的風向、風力、潮汐等常常會出現較大的變化,導致內河通航水域的風流壓差情況等很難掌握,給航行造成困難。而大霧、臺風等惡劣氣象海況經常導致船舶碰撞、翻沉等事故多發的因素之一。據了解,在近10年中,因濃霧等能見度不良天氣影響而發生的事故占到水上事故總數的61%,因大風浪天氣引發的事故占到水上事故總數的22%。惡劣的氣象條件不僅極易誘發水上交通事故,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水上搜救難度,造成重大惡性水上事故的發生。
2 解決內河船舶安全監管問題的若干對策
2.1 加強內河船舶的安全管理
對于內河船舶應加強源頭性監管,杜絕存在先天性隱患的船舶投入營運。應嚴格遵照國家的有關法規,經海事管理機構認可的船舶檢驗機構依法檢驗并持有合格的船舶檢驗證書,經海事管理機構依法登記并持有船舶登記證書,配備符合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船員、消防、救生以及相關航行資料方可航行,切實從源頭上堵住存在缺陷和事故隱患的船舶進入運輸市場。
對嚴重影響水上交通安全的老舊船舶,應加大管理力度。船舶的相關檢驗部門要加強船舶的全面檢查,根據船舶的質量和技術狀況,該報廢的報廢,該維修的去維修。另外,特別要注意防火、防爆、防污等方面,要加強消防設施的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的完好有效。
要加強對轄區各類船舶的排查,盯住重點部位和重點船舶,落實強有力的對策措施,對經常往來轄區的各類船舶要納入日常監督管理,加大對“三無”船舶的打擊力度,對過往臨時停靠船舶要提高抽查密度。切實做到排查全面、檢查深入、整改徹底,防止失控漏管,對前期檢查過的單位和船舶,要進行跟蹤復查和開展“回頭看”,督促隱患整改到位。
2.2 加大內河船舶違章違法查處力度
海事管理機構應制定詳細的巡航計劃,加大對內河船舶違章行為的現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船舶超載運輸。嚴格按載重線標準裝載,留足核定的干舷,對超高船舶必須責令其鏟平。對安全隱患突出的船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按照年審的制度對船舶的運輸許可證進行嚴格審查,對證照不齊全、不適航的船舶依法處罰并責令限期整改。
加大對采砂船舶的安全檢查力度。對占據航道采砂,影響通航安全的采砂船舶,責令其離開作業區域。以多部門聯合執法為平臺,加強海事、港口、水利、航道、公安等部門的監管合力,全面掌握轄區涉砂船舶基本情況,在非法采砂活動突出的水域,采取長期聯合執法、派員合署辦公等各種聯合整治方式,從采掘環節嚴厲打擊非法采砂活動。
疏堵并舉,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在保持高壓打擊的態勢下,由當地政府牽頭強化源頭管理,合理制定“三無”船、非法采砂船、漁船等個體船主和作業人員上岸就業的方案,并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疏導這部分從業人員回歸合法經營。
2.3 加強信息化建設,確保通航環境的安全暢通
建立并完善水上安全安全信息發布平臺。水上交通安全主管機關要及時收集整理所轄水域有關氣象、通航環境情況、水上交通事故、船舶動態等安全信息,建立安全信息庫和信息發布平臺,及時為航行船舶提供安全服務,提供推薦航線及航行安全等建議。
對船舶運用VTS、CCTV、GPS、AIS等監控手段進行重點監控,實時掌握運輸船舶航行、停泊、作業動態,全過程監控危險品運輸船舶,切實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組織交通管制,有效控制船舶的流向和流量,必要時實施現場維護,及早提醒他船注意避讓,使內河航運船舶得以安全、有序通過。通過掌握船舶實時動態,對過往船舶及時提醒或以安全信息的形式定時進行播發,提醒過往船舶注意船舶密集區,采取有效措施提前避讓。
加強對惡劣天氣的預警工作。海事管理機構應密切關注可能出現的大風和大霧等氣象動態,及時向航行船舶發布惡劣天氣預警信息及相關安全信息,積極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督促航行船舶做好安全防范,并做好應急預案。針對內河通航水域應急救援力量薄弱、應急資源分散的特點,政府相關部門應重視資金投入,加快應急救援設施的配備和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提高應急救援的能力,保障應急救援工作的實效性。
3 結語
船舶是我國海事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內河船舶的安全監管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關系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面對目前在內河船舶的安全監管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要進一步加強海事管理,保障內河船舶的航運安全,以推動我國航運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國慶.內河水路危險品運輸安全狀況分析與對策[J].交通企業管理,2012, 27(6):75-76.
[2]鄒勇.內河鄉鎮船舶安全監管重在群策群力[J].中國水運,2015(10):42-43.
[3]萬剛.論水上交通安全風險源管理[J].中國水運,2015(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