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紅,陳永欣,翟廣謙,陳琳,范瑞,李文和,阮福林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
白糯玉米新品種晉糯5號的選育
董立紅,陳永欣,翟廣謙,陳琳,范瑞,李文和,阮福林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
晉糯5號是以自選系SY1-2為母本、自選系N2-1為父本,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于2008年選育而成的白糯玉米新品種,2016年通過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陜審玉2015044號;經過2013—2014年陜西省鮮食玉米5個試點的區域試驗、生產試驗、抗病鑒定和品質分析表明,該品種高產穩產,抗逆性好,抗病性強,適宜在山西省和陜西省種植,是目前鮮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凍、真空包裝保鮮加工的理想品種。
糯玉米;晉糯5號;選育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膳食結構在不斷改善,人們對食品營養、安全需求也在日漸增強。鮮食甜、糯玉米因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易消化吸收,成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農業鮮特優產品。同時與其他農作物相比,鮮食甜、糯玉米以其生產周期短、經濟價值高等特點,深受生產者的喜歡[1-2]。
陜西關中地區屬于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地勢比較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季、排灌條件良好,擁有種植糯玉米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但是由于盲目引種,品種管理混亂,生產上鮮見生態適應性強、產量高以及品質優的糯玉米品種。
針對陜西關中地區,陜西漢中市得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為進一步提高甜糯玉米產品檔次,選育出品質優、商品性好、抗性強的糯玉米新品種,為加速甜糯玉米產品更新換代,推動陜西省甜糯玉米產業發展提供品種支持[3]。
1.1 品種來源
晉糯5號玉米是以選育7代的自交系SY1-2為母本、選育6代的自交系N2-1為父本組配而成的中早熟白糯玉米雜交種,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2008年選育,2016年通過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陜審玉2015044。
該組合于2008年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組配而成,2009年參加玉米所檀村試驗場組合鑒定,株型清秀,抗性好,果穗均勻,口感甜黏細膩[4];2010年在檀村試驗場通過品比鑒定,在15個品系中,表現株型半緊湊,抗青枯病、穗腐病,軸細粒深,蒸煮不費火、易熟不回生,食味口感皮薄肉厚、黏軟清香;2011年在忻州市進行布點試驗,鮮穗產量表現突出,產量達到15 300 kg/hm2。2013,2014年瑞香338(晉糯5號的參試代號)參加陜西省鮮食玉米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并進行了田間考察鑒定和病原菌人工接種抗病鑒定以及品質分析和轉基因測試[5]。
1.2 選育經過
1.2.1 母本SY1-2的選育母本SY1-2為自選系,是以蘇玉糯1號為基礎材料,在忻州與海南連續自交7代,于2007年育成的穩定優質自交系。其來源于Lancaster種群[6]。
1.2.2 母本SY1-2特征特性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紫紅色,第1片葉卵形。成株期植株健壯,葉深綠,葉片半上沖,葉距較小。株高175 cm,莖粗2.44 cm,穗位高77 cm,葉片總數18~20片。雄穗長39 cm,主軸粗而大,雄分支12~14個,雌雄穗花期一致,散粉期長,花粉量大。雌穗苞葉長,花絲紅色。果穗為筒型,穗長11 cm,穗粗3.55 cm,每穗14行,每行26粒,單穗粒質量72 g,千粒質量210 g,出籽率88%。籽粒白色,糯質型,皮薄,軸白色。配合力好,產量高。陜西夏播全生育期115 d[7]。
1.2.3 父本N2-1的選育父本N2-1為自選系,是以墾粘1號和中糯1號為基礎材料,通過單株選優、連續自交的方法,在忻州與海南連續自交6代,于2006年育成的穩定優質自交系。其來源于四平頭種群[8]。
1.2.4 父本N2-1特征特性幼苗葉片葉鞘均呈綠色。拔節后葉鞘呈綠色,葉片呈黃綠色。成株期株型半緊湊,葉片總數19片。株高為245 cm,莖粗為2.05 cm,穗位高126 cm。雄穗主軸較長,一般為7~9個分枝,花藥呈黃色,花粉量大,花絲呈黃綠色、抽絲快,散粉吐絲同期[9]。穗長13.5cm,穗粗4.35cm,每穗14行,每行26粒,穗質量103g,穗粒質量85 g,千粒質量280 g,出籽率82.6%。籽粒呈白色,籽粒大,糯質,果皮薄,果穗筒型,穗軸呈白色。雌雄穗花期一致,配合力好,陜西夏播全生育期110 d[10]。
2013年陜西省田間接菌鑒定平均抗性:抗大斑病(R)、穗腐病(R),中抗小斑病(MR),感莖腐病(S);2014年陜西省田間接菌鑒定平均抗性:高抗穗腐病(HR),中抗小斑病(MR),感莖腐病(S)、大斑病(S)[11]。
2 a平均抗性:抗穗腐病(R),中抗小斑病(MR),感莖腐病(S)、大斑病(S)。
2012年12月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粗蛋白(干基)9.86%,粗脂肪(干基)4.66%,粗淀粉(干基)73.28%,支鏈淀粉(占淀粉)99.46%[12]。2014年經陜西省鮮食玉米田間考察及品質評價,外觀品質評分為26分,蒸煮食味品質評分為66分,綜合得分為92分。
2013年6月經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太原)檢測,檢驗結果為陰性。
5.1 多年區域試驗結果

表1 晉糯5號在陜西省試驗產量
2013年陜西省鮮食玉米區域試驗(表1),5點平均鮮穗產量15 307.5 kg/hm2,比對照(雪糯100)增產11.2%,13個參試品種中排名第6。2014年陜西省鮮食玉米區域試驗(表1),4點平均鮮穗產量16 068.8 kg/hm2,比對照(雪糯100)增產12.1%,8個參試品種中排名第1。2 a平均鮮穗產量為15 688.3 kg/hm2,比對照(雪糯100)增產11.6%,9個參試點7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為77.8%[13]。
5.22014 年生產試驗結果
2014年陜西省鮮食玉米生產試驗(表1)5點平均鮮穗產量15 871.5 kg/hm2,比對照(雪糯100)增產5.3%,6個參試品種中排名第4。5個參試點4個點增產,增產點率為80%。
6.1 幼苗及植株性狀
該品種幼苗第1葉葉鞘呈淺紫色,葉邊緣呈白色,葉尖端為匙形。半緊湊株型,葉片總數19片,株高307 cm,穗位高132 cm。雄穗分枝20個,花藥綠色,穎殼綠色,花粉量大[14]。
6.2 果穗及籽粒性狀
花絲為淺粉色,果穗為長錐型,穗軸白色,穗長20.1 cm,穗粗5.5 cm,單穗14~16行,單行42粒,籽粒白色,鮮果穗質量350 g,百粒質量(鮮籽粒)36 g,出籽率87%。
6.3 產量及生育期
每公頃產鮮穗15 750 kg。出苗至采鮮穗85 d左右,干籽粒采收115 d[15]。
7.1 雜交種栽培技術要點
隔離種植,與其他類型玉米隔離200 m以上;建議種植密度52 500株/hm2,以行距60 cm,株距32 cm左右;合理施肥,大嗽叭口期追肥、澆水一次,有條件的地塊采收前10 d澆水一次;適期采收,及時加工,授粉后23~26 d采摘鮮穗;干籽粒采收待完全成熟[16]。
7.2 制種技術要點
7.2.1 選擇隔離制種田應選擇地力較好、灌溉方便、且周圍500 m以內無其他玉米種植的地塊。
7.2.2 花期調節親本花期有差異,應錯期播種,母本約早于父本7 d,父母本按1∶4播種[17]。
7.2.3 去雜去雄,適時收曬出苗后及時觀察去雜,花期前母本及時去雄,授粉結束割除父本。適時收獲,及時晾曬[18]。
適宜山西省春播及陜西夏播鮮食玉米區種植,陜西省2 a區域試驗鮮穗產量達15 687 kg/hm2[19]。
[1]翟廣謙,陳永欣,韓永明,等.優質白糯玉米新品種鮮糯2號選育報告[J].玉米科學,2006,14(2):53-55.
[2]張叢卓,白建榮,張效梅,等.山西糯玉米地方資源的表型特性分析[J].山西農業科學,2015,43(2):131-133,139.
[3]陳永欣,翟廣謙,董立紅,等.晉鮮糯玉米系列品種的選育與推廣應用[J].山西農業科學,2013,41(10):1037-1040.
[4]周建萍,喬治軍,馬俊華,等.鮮食玉米雜交種品糯1號的選育與栽培[J].山西農業科學,2011,39(7):645-646,649.
[5]朱敏,史振聲,鐘雪梅.脆質果皮糯玉米自交系的選育及其特性研究[J].玉米科學,2016,24(1):24-27.
[6]陳永欣,翟廣謙,韓永明,等.玉米新品種晉糯8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09(7):117-118.
[7]韓永明,陳永欣,翟廣謙,等.超級黑糯玉米新品種晉糯8號的選育研究[J].雜糧作物,2008,28(6):351-352.
[8]張海艷.糯玉米籽粒色素積累規律與營養特性的關系[J].華北農學報,2015,30(4):101-104.
[9]程宇坤,白建榮,張效梅,等.山西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遺傳多樣性分析及類群劃分[J].山西農業科學,2012,40(5):433-438.
[10]史亞興,盧柏山,宋偉,等.基于SNP標記技術的糯玉米種質遺傳多樣性分析[J].華北農學報,2015,30(3):77-82.
[11]陳永欣,翟廣謙,韓永明,等.黑色糯玉米新種質的創新與利用研究[J].農產品加工,2008(11):19-22.
[12]韓金龍,王同燕,徐立華,等.鉛脅迫對糯玉米幼苗葉片葉綠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0,25(Z1):121-123.
[13]陳國清,沈鑫,蔡雪梅,等.灌漿結實期高溫脅迫對糯玉米子粒產量和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J].玉米科學,2014,22(2):104-108.
[14]陳婧,李建平.西北地區糯玉米自交系遺傳多樣性研究[J].玉米科學,2014,22(3):29-35.
[15]陳永欣,翟廣謙,韓永明,等.晉鮮糯系列玉米品種及優質高效栽培技術[J].農產品加工,2007(10):86-89.
[16]孫義安,郭晉南.玉米鄭黑糯1號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11):220.
[17]賈恩吉,何文安,張健,等.加工型糯玉米新品種中玉糯8號及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2013(9):61-62.
[18]楊瑞芳,王國軍,王聰,等.鮮食玉米新品種陜科糯1號特征特性及其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14,60(2):121-122.
[19]鈕笑曉.玉米新品種大豐28號選育報告[J].種子科技,2016,34(1):45-47.
Breeding of New White Glutinous Maize Hybrid Jinnuo 5
DONGLihong,CHENYongxin,ZHAI Guangqian,CHENLin,FANRui,LI Wenhe,RUANFuling
(Institute of Maize,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zhou 034000,China)
White glutinous maize hybrid Jinnuo 5 was bred in Institute of Maize,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2008 whose male line and female line was SY1-2 and N2-1,respectively.Jinnuo 5 was approved by the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of Shaanxi Province in 2016.it's approval number for Shaanxi was 2015044.According to variety regional test,production test,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analysis,Jinnuo 5 was high and stable production,hardiness and disease resistance,could be sowed in Shaanxi and Shaanxi province.This hybrid is the ideal variety for selling of fresh-ear,quick-freeze and vacuum packing.
glutinous maize;Jinnuo5;breeding
S513.032
A
1002-2481(2016)11-1600-03
10.3969/j.issn.1002-2481.2016.11.06
2016-06-02
山西省科技重點研發項目(2016010301100151);山西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16010403100189)
董立紅(1962-),女,山西定襄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甜、糯玉米遺傳育種、栽培技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