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再度“落子”
10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的政策措施,以促進服務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
這些政策主要包括消除制約養老、教育、體育等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大旅游、文化等領域有效供給,出臺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指導意見,促進傳統消費升級、優化消費環境等五大方面。其中,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領域有效供給是政策重點。傳統消費領域也是政策一大著力點,但更強調“促進傳統消費升級”。
稀土“十三五”規劃正式提出時間表
10月18日,稀土“十三五”規劃正式出臺,指出,2020年底,六大稀土集團完成對全國所有稀土開采、冶煉分離、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整合,形成科學規范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
有分析人士指出,稀土“十三五”規劃的出臺,更明確了六大集團的定位,為我國稀土市場秩序化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六大集團要繼續加快稀土行業整合,安排工作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時間進度;另一方面,國家會陸續完善相關行業法律法規,并同時將稀土采礦證、收儲、研發基地建設、財稅支持等政策落實到六大集團。
農業部印發《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方案》
10月18日,農業部印發《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方案》,方案提出,到2019年底,數據共享取得突破。
方案提出四大主要任務,包括推進涉農數據共享、開展單品種大數據建設、探索市場化的投資、建設、運營機制、推動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在推動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方面,積極探索農業大數據技術在農業領域集成應用,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實現決策的智能化、精確化和科學化。在測土配方施肥、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機作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研發一批有效支撐智慧農業建設的大數據應用系統,開發一批分析模型和應用成果。
發改委推介668個民企PPP項目
日前,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全國工商聯經濟部共同召開2016民營企業PPP投資項目推介會,向民營企業推介了668個、總投資約1.14萬億元的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
當前PPP的發展有兩個特點:一是PPP項目的落地速度在加快,二是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的積極性和數量也在迅速增加。發改委從地方上報的2000多個項目中精心篩選了668個項目,推介的都是相對比較成熟、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回報方式明確的項目,涵蓋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和重大市政工程七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