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躍

對于分秒必爭的民營企業資金需求來說,可謂在夾縫中融資。中國的金融機構為了加強風險控制,強化了貸款的審批程序,程序繁雜,往往是貸款批準后已經錯失了商機。
戰略投資者投資的是企業的靈魂人物,因為這關乎一家企業的未來。每一個優秀的企業都會有一個靈魂人物,做事喜歡迅猛出擊的上海凱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修才率領它的團隊也毫不遜色。2015年底,以化學法生產長鏈二元酸的英威達公司宣布自2016年2月起關閉其在美國的長鏈二元酸生產線,劉修才主導凱賽公司迅速跟進,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90%。
作為生物制造領域的領導者,凱賽生物自1997年成立以來,自始至終秉承科技興邦的理念,投入3億美元的研發費用,建立了世界領先的研發、工程和產業化團隊,擁有多年生物制造行業的技術研發、產品產業化和商業化成功實踐。目前為止,凱賽生物是世界上唯一成功地用生物法產品替代石油化學法產品的生物制造公司。
杜邦公司自19世紀30年代發明尼龍66以來,獨霸世界化工領域80余年。在凱賽生物法長鏈二元酸面世以前,杜邦的化學法長鏈二元酸一直是這個細分市場的龍頭。2003年凱賽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品在中國成功產業化,并逐漸和杜邦的化學法產品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局面,杜邦公司后來將二元酸業務轉讓給英威達公司,2016年,英威達公司退出二元酸市場,凱賽成為世界上長鏈二元酸產品最主要的供應商。
對于凱賽生物獵豹般的擴張勢頭,凱賽生物財務總監魏長友淡定地表示:“以研發為本,生物法產業化核心技術創新一直是凱賽的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長鏈二元酸業務、實現生物基聚酰胺的產業化布局,深耕一個領域,才使我們成為生物制造領域的領導者。隨著公司的產業化進程加速,對資金的需求日益迫切和強烈,資金體量迅速加大,投融資等專業性的工作對財務人員來說責無旁貸,股權融資、銀行貸款成為最重要的融資手段。同時,面對不同的投資者,財務報告的編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教科書式的產融結合
隨著中國經濟節奏的放緩,凱賽生物憑藉自身強大的研發力量,以及多年來對市場的獨特理解和準確判斷,在擴張市場和戰略版圖上,并未受到經濟周期的負面影響。同時在產業化的進程上也是大步前進,在山東增加產能、在新疆投資建廠都是在積極捕捉新的機遇,適時落子布局,以實現凱賽的長期戰略。
在選擇戰略投資者時,勢如破竹的凱賽卻是審慎行事。一向沉穩、專注研發的海歸劉修才并不想走萬科控制權之爭的老路,他首要關注的是投資者的長遠目標,是長期投資還是短期利益的追逐。如果只是一時的逐力,會堅決摒棄后者,只選那些耐得住寂寞、同時對生物制造行業認同的、具有夢想情懷和遠大胸襟的戰略投資者,凱賽生物和潞安瑞泰的合作就是在基業長青戰略理念的引導下成功牽手。
凱賽生物2015年底,在公司管理層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引進潞安瑞泰作為戰略投資者,融資8.3億元,為公司的財務穩健和下一步的擴張奠定了基礎。對于牽手凱賽,潞安集團董事長李晉平表示:“很高興能有這個商機參與凱賽的創新項目,潞安不僅為這個項目投資,同時也愿意為該項目的基礎設施、原料供應以及下游產品提供配套投資,這些和凱賽的新技術相結合將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
對于這輪融資,魏長友表示:“潞安集團和凱賽的聯姻,是資本市場和產業整合的典型案例,潞安集團的煤化工產業和凱賽的長鏈二元酸產業有著很好融合的結合點,同時潞安集團也對凱賽的生物基聚酰胺產業的下游應用,通過來自石油、植物和煤炭等原材料多樣化來實現長鏈二元酸業務的持續增長非常感興趣。我們一拍即合,投資凱賽,潞安為進入新的產業領域也邁進了一大步。這筆及時雨融資正用于對其現有的山東金鄉的生產設施擴充產能,并建設在新疆布局的生產基地,這代表著其長鏈二元酸產品及后續的生物基聚酰胺業務的產能擴張之勢如離弦之箭,同時這筆資金還用于凱賽近期所開發的在原材料和生產技術方面的產業化新技術突破,這些技術突破將會提高生產效率并改善賴以生存的環境,以滿足全球市場和自身生態環保的需求。”
臨危受命
2016年凱賽生物基聚酰胺產品成功實現產業化,這是在十余年的研究開發后,厚積薄發的結果。其優異的性能和低碳環保綠色產品的出身,使其剛一面世即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2013年,工信部和中國化纖協會牽頭,成立了《生物聚酰胺產業創新聯盟》,凱賽任聯盟理事長單位。2014年,國家科技部設立“國家支撐計劃”專項研究基金,支持凱賽生物基聚酰胺在軍隊裝備上的產業化應用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有著濃厚國際背景的凱賽生物曾獲得多家風投注資,共有四輪融資。其中包括百奧威達(中國)、HBM生物基金、新宏遠創投資基金上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高盛、崇德資本、GM Investment、弘邁中國、北極光創投、新天域資本、摩根士丹利、恩頤投資及GM Investment等等。
2014年,喜歡挑戰的魏長友加入多元融資的凱賽生物初期,恰逢凱賽生物的工廠剛剛搬遷,投入巨額資金在山東一個化工園區建了一個新產線。可是由于搬遷補償款遲遲沒有到位,面臨建廠和生產運營的雙重壓力,公司現金流異常緊張,原任CFO頂不住壓力,腳踩西瓜皮走人,在融資面臨險情的情形下,魏長友臨危加盟,當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贏得銀行融資,確保現金流暢通無阻,使生產經營得以延續。
在新加坡亞太資源集團公司、日資王子紙業馳騁資本市場多年,以融資見長的魏長友奔走多家銀行,經過幾個月的多方談判和爭取,終于贏得銀行認可,為凱賽生物解決了燃眉之急。苦于民營企業的融資難,魏長友由衷感言:“中國的金融機構對于國企舍得投資,融資成本低、撥款快,而對于草根民企,設置的利率、門檻卻高得多,這對于分秒必爭、搶奪商機的民營企業資金需求來說,可謂在夾縫中融資。但是中國的金融機構為了加強風險控制,強化了貸款的審批程序,程序繁雜,往往是貸款批準后已經錯失了商機。不得已,中國的民營企業才去赴美上市,才引入外資的戰略投資者,只求度過融資困境,這就使民營企業在夾縫中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大,也縮減了我國和內資企業的競爭實力,還會使中國的金融機構失去到手的金缽。”
轉戰新疆
2016年初,魏長友和公司一道,進行了資產重新配置,重點產業模塊得到強化,邊緣產品被剝離,為此進行了重組,剝離了幾個子公司,并對業務模塊進行了整合,目的是讓公司持續專注未來大力發展的產品和產業。專注主業、輔業剝離之后,凱賽生物注意到,這兩年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給新疆帶來無限機遇,這片古代稱之為西域的土地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作為歐亞大陸的腹心,新疆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將發揮無可替代的中樞作用。疆內投資環境正悄然發生改變,招商引資如火如荼,很多東部的企業來到新疆投資,特別是紡織行業尤為突出。
鎖定新疆,凱賽生物選址在天山腳下的馬吉克牧場,魏長友和幾位高管干脆駐扎在新疆,讓新疆綠色尼龍項目的推進漸漸有了眉目。在3月12日的洽談會上,烏蘇市市委書記梁浩指出,烏蘇市在園區建設、企業融資等多方面已經開展了前期工作,按照中央、自治區的文件精神執行相關優惠政策,為企業落地服好務。希望雙方積極配合,企業在投資方面要制定計劃、加大投入力度,保證資金的及時到位。相關部門要把前期工作做扎實,積極配合幫助企業跑辦手續,企業也要提前做好開工的準備,加快注冊立項,盡快開工。市委、市政府將做好設施、資金等方面的保障。
對于新疆投資的挑戰,在于地方上的觀念,和以前相比,我們感受到了這里的轉變和進步,但和東部相比,項目審批手續還是要緩慢一些,魏長友表示:“有很多事情對于當地來說,可能沒有遇到過,這就有一個學習和熟知的過程,是可以理解的。特別是對于凱賽這樣的一個全新的產業投資,審批過程是謹慎的,因為沒有過同樣的產品如此大規模生產過。為了避免在銀行融資上也出現同樣的局面,我們采取了東西結合的策略,讓東西部的銀行同時參與,互相了解對方的優點,這樣也避免了很多程序上的彎路和溝通上的障礙。
不到新疆不識大美,東西文化薈萃,人文和自然交織,每一個來過新疆的人都會由衷地贊嘆這里的一草一木。魏長友極為樂觀地期待2017年是凱賽繼往開來的一年,隨著新疆項目的落地,項目融資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展開。除新疆的項目融資外,凱賽也在為涉足國內資本市場做準備,事實上這個準備在2015年就開始了,期待厚積薄發那一刻能夠順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