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武
摘 要:體育教學是我國高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中存在很多因素,影響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本文重點針對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一些相關的對策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807.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4-117-2
0 引言
高校是我國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專業型體育人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機遇與挑戰。當前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因此,高校必須要制定出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加強高校體育設施建設,創新教學方法,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以適應高校教學改革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1 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因素
1.1 師生對體育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很多高校都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專業課程學習和實踐技能培訓方面,對于體育課程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另外,很多大學生也存在這樣的心理,他們認為提升專業技能和取得更多的從業資格證書才是硬道理,才能夠為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1.2 高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不高
高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體育教學的質量。但是,當前很多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綜合素質不高主要體現在:很多教師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即先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然后示范動作,這樣的教學方法沿用了很多年,學生已經沒有了學習興趣。還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罰學生,不注重引導學生,導致學生失去學習體育的熱情。
1.3 教學方法落后
長期以來,高校體育教學一直沿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落后,阻礙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高校體育教學模式落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還是處于從屬地位;其次,教師沒有將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引進課堂,一直沿用“理論講解+動作示范”的模式,雖然這樣的教學方法清楚明了,但是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當然也就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4 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我國經濟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區域差異導致了部分地區學校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體育設施建設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部分學校沒有開展體育教學所必須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導致這些學校學生的體育鍛煉種類和項目比較單一,體育教學效果差;還有一些學校雖然配備了基本的體育場地和器材,但是由于學校的不重視,導致相關設施利用效率不高,學校也沒有對有問題的體育設施進行及時地保養、維修,影響了教學效果。
2 優化我國體育教學發展的對策
2.1 從思想上加強師生對體育教學的重視
首先要讓高校師生明白體育教學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意義,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其次,加強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重視,還能夠讓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體育習慣,形成一種體育精神,讓學生進入社會后受益終生。因此,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2.2 提升高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
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提升教師的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第二,提升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素質,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認可教師,建立起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第三,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既要關心學生的生活還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2.3 創新教學方法,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為了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效率,最主要的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法可以將體育與游戲進行巧妙結合,在體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比賽,人為的在途中設置一些障礙,學生只有答對問題或者通過障礙才能順利晉級。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運動熱情;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一些合適的音樂配合教學,比如體操、太極拳等,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體育教學的魅力,進而實現音樂和體育的完美結合;此外,高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設一些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也可以開展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運動項目如,攀巖、越野等,讓大學生感受到體育教學的魅力。
2.4 加強高校體育設施建設
要想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加強高校體育教學的硬件設施建設:首先,各地區教育機構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政府及教育部門要加大對高校體育教學的投入力度,給予必要的財政支持,為高校體育設施建設提供保障;另外,學校后勤部門要做好體育器材的維修保養工作,從而提高體育器材的利用效率。
2.5 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可以采用因材施教原則,也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分層教學法。比如,在體育課程中教師要求掌握某一個體育動作時,可以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學習更難的動作,鼓勵基礎較差的學生打好基本功,重新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再比如在練習“支撐跳躍”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定不同的等級,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如果掌握了較低層次的練習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練習。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符合了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體會到了體育教學的興趣,進而能夠讓學生喜歡上體育運動。
2.6 構建就業導向的體育教學新模式
新形勢下,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因此要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新模式,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高校體育教師要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教材、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等進行及時地調整,密切關注社會的最新動態,意識到體育課程與就業之間的供給關系,研發出一些與社會緊密聯系的體育課程模式,促進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就業率的提升。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新模式,能夠讓當代的大學生及時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樣才能將體育教學中的有利因素轉化為社會所需知識和技能,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必須從多個方面對影響當前體育教學發展的因素著手,首先要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其次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加強高校體育教學設施建設,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再次要對學生因材施教;最后要與社會接軌,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新模式,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 考 文 獻
[1] 王宗平,莊惠華.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展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1999(3):53-55.
[2] 張鐵雄,蔣炳長,谷旭輝,等.對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3,23(3):29-31.
[3] 蔡菊英.從學生身體素質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J].體育學刊,2004,11(2):96-97.
[4] 姜志明,王濤.當代中國大學體育教學生態化的缺失與反思[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27(1):84-87.
[5] 邊垣,佟貴峰.大學體育教學狀況對學生體育參與行為的影響[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