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偉
摘 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更為有效地把知識教給學生,如何教會他們學以致用,更好地為他們的將來服務?作為一個職業教育學校的專業汽修教師,我認為微案例教學法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
關鍵詞:中職教學;汽修教學;微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1C-0060-02
中職汽修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不僅要進入汽修企業,也要進入生產第一線,其實際操作水平和企業的信譽與生產質量息息相關。所以,教師在開展中職汽修教學時,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充分把握實訓教學,運用項目教學法指導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知識與技能,鍛煉操作能力,幫助其了解工作環境,提高適應能力。
一、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汽修教學中的價值
在以往的中職汽修教學中,教師往往以傳授知識為主,循序漸進地向學生講解汽修專業的基本理論與專業知識。雖然這種教學體系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進度等,做到了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展開教學,具有節約資金投入、便于教學管理的優點,但是按照邏輯嚴密、結構龐大的學科順序編排課程內容會在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知識體系的同時,導致其不了解完整的職業行為過程。因此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中職汽修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與職業能力,為其將來的就業提供出路。
二、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汽修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科學選擇教材,建設實訓場地
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就是教材,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教材的選擇。現階段中職院校采用的培訓教材通常是由普通高等學校教材改編而成的,壓縮了其中一部分內容。大部分職業院校始終根據學科系統化教材與課程向學生傳授知識并組織考核,影響了技能人才的培養,導致市場上大量需求高技能人才。近幾年,一些中職院校試圖改革傳統教材,但改革途徑只是簡單的加、減某些章節,甚至只是重新設計版面,使其更加生動。然而簡單的拼湊并不能實現技能與知識的融合,教材開發者必須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職業活動。由于缺乏適合開展項目教學法的教材,為有效實施教學,教師在中職汽修教學中可將課程分為幾個不同的模塊,并編寫教材,如《汽車新技術與技能訓練》《汽車電器基本技能訓練》《汽車底盤與技能訓練》和《汽車發動機與技能訓練》等。
為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好的教材應當有與之匹配的課程實施環境。在改革教材的同時還要重視教學改革,改造并提升教學資源,建立現代化實訓中心,完善設備的配置,保證項目教學法順利實施。中職院校除了組織汽修專業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與實踐實訓教學,要加強訓練各項技能,豐富感性認識,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建設專門開展實訓教學的教室,采用“講練一體化”模式教學。為每個項目設置專業教室,結合專業環境要求,配備必要的教學模型、工具與設備,在實驗室與專業教室中開展理論教學,為項目教學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加強師資建設,改革教學文件
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是決定項目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需要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與水平,不僅要扎實掌握汽修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能熟練運用操作技能。學校要積極引進滿足上述要求的“雙師”型教師,確保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規范、熟練且準確地操作。對現有教師,應鼓勵多學習,提升技術水平,為其提供培訓與進修的機會,使其有機融合理論與實訓教學,定期組織教師考核,與工資掛鉤,調動教師不斷進步的積極性。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結合自己在校內研討、網絡搜索、外出交流中獲取的豐富資料修改與調整教學大綱、計劃與課程設置。從整體上把握項目教學的方向,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結合學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教學場地、教材情況、師生情況等制定可行性強的項目教學方案,使教學方案與學生的動態管理相適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綜合能力。
(三) 注重因材施教,加強師生合作
中職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知識基礎薄弱,優點就是活潑好動,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所以在汽修專業的教學中,學校和教師要以“培養熟練掌握維修操作技能的優秀工人”作為人才培養目標,該定位與現代職業教育對“學”和“用”的雙向要求相符。中職汽修教學的關鍵就是思考怎樣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其今后能適應職業需求。學生除了要了解汽車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正確運用量具,還要掌握如何解體汽車的不同部位與具體步驟,科學判斷零部件的使用極限與條件,迅速查閱有關的維修資料,掌握調整和裝配的方法與步驟,運用常用檢測儀器對故障進行檢測與診斷,制定完整的維修操作流程,形成較強的安全防護意識,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教與學是有機統一的,而非獨立存在。中職教師在汽修教學中要有效發揮指導作用,使學生能夠根據教學設計方案與項目程序參與課堂活動。通過巡視觀察學生的實踐操作情況,查看其操作步驟正確與否,是否掌握操作要領,一旦發現錯誤動作應及時糾正,確保學生規范操作。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使其完全了解項目內容,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認真閱讀、仔細分析、深入理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項目是項目教學法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在開展項目教學時,需要在系統了解汽修課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創造性, ? ? ? ? ? ? ? ? ? ? (下轉65頁)(上接60頁)對學生的興趣與學習發展進行觀察,根據其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
(四)融入創新元素,改變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轉變角色,以學生為主體,自己負責從旁指導。項目教學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項目為主線,所以教師在運用該方法教學時必須轉換角色。在授課時,教師不要整節課都在講臺上講解,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應嘗試走下講臺,走入學生之中,參與學生的交流和討論。教師對學生而言并非是獲取資料信息的資料庫或百科全書,而是一名學習顧問與向導。其次,教師在選擇項目時,要和企業的需要相適應。汽修專業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與應用性,社會對該專業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在運用項目教學法時,要在課堂和企業間建立聯系,提高學生學習的實用性與針對性。
學校可以同時安排兩名教師負責同一個項目,其中一名教師在企業中工作,二人共同合作,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實習設備與場地,對校本課程進行自主開發,選定實習項目,制作課件,靈活運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訓練學生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能力。讓教室盡可能貼近工廠,師傅和教師同堂,根據課程添置設備,做到虛擬和真實相結合,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其今后上崗與適應崗位工作打下基礎。再次,要選擇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技能的教具。在汽修教學的理論教學部分,教師最常用的教具包括實物、模型、掛圖等,同時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像、投影、幻燈等結合,開展現場教學。生動、直觀地展示各系統和機構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與組合關系,在講解的同時指導學生聯系,同時訓練動手、動腦和動口,顯著提高教學效果。最后,要實行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考試考核,但針對汽修教學的實踐性,教師不能單純依靠一張試卷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學校也不能以此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應實施一種更為靈活、綜合的考核方法,做到群體考核和個別考核相結合、綜合能力和單一能力考核相結合、實踐技能和理論知識考核相結合。
總而言之,在中職汽修教學中有效運用項目教學法,除了能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教師要把握好運用的各個環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選擇適合的教材,加強實訓場地與師資隊伍的建設,有效開展汽修實訓教學,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漢樓.行動導向法在中職汽修專業中的實踐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4.
[2]王俊嬪.中職汽修專業數學課程改革初探[J].才智,2013,(12).
[3]戴勇林.中職《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信息化教學系統的應用研究[J].時代農機,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