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華
“竇性心動過緩”“二尖瓣關閉不全”“心臟收縮性雜音”“主動脈硬化”……這些涉及心血管問題的“專業術語”,是否讓你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
竇性心動過緩——有癥狀才應緊張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靳立軍教授解釋,其實“竇性”是正常的,室性等“非竇性”才不正常。一般的竇性心率數值在60~100次/分鐘,小于60的心電圖結果就顯示為“竇性心動過緩”。不過這并不意味出了問題,不少健康的成年人心率也會低于60次/分鐘。但若心跳小于50次/分鐘,機體出現缺血缺氧現象,如乏力、頭暈、心悸、黑蒙、暈厥等,提示心率過慢已經造成心、腦、腎等臟器血供不足,建議找專科醫生檢查。
血壓偏高——三種情況須注意
一般成人血壓正常值為 140/90mmHg,但緊張、運動、沒睡好都會造成血壓異常波動。
靳立軍指出,三種情況的“血壓偏高”需要注意:一是體檢測量血壓收縮壓達170或者180,哪怕自覺沒有頭暈等癥狀,也須盡快就醫;二是在家自測血壓偏高,應進行觀察,必要時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三是老年人血壓偏高,以前認為血壓隨年齡增長是正常的,最新醫學觀點認為血壓隨年齡增加是不正常的,因其會引起心腦血管并發癥。
心電圖異?!穷l發作意義不大
心電圖檢查中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早搏”等,說的是心率出現異常情況,不過,偶發的早搏,心臟跳得快一點、慢一點,多是非病理性的,也就是說是正常的。
心臟雜音——舒張期雜音才有問題
心臟雜音可分為六級。一級、二級收縮性雜音通常是純生理性的,沒有臨床意義,不用擔心;只有三級以上收縮性雜音才值得關注;而出現了舒張期雜音不管幾級都是病理性的,應馬上到心內科做詳細的檢查。
主動脈硬化——提示意義不大
在心臟彩超、胸片中,常會見到“主動脈硬化”“舒張功能減退”,兩者其實都是指主動脈血管和心臟的“彈性”不夠了。這是年紀大了的自然生理過程,提示意義不大。
二尖/三尖瓣輕度關閉不全——多數是儀器敏感
在心臟彩超結果中的“輕度二尖/三尖瓣關閉不全”,多數沒有臨床意義。因為這可能是檢查儀器過度敏感所致。只有中、重度關閉不全,才可能是病理性的。
靳立軍提醒,與“二尖/三尖瓣關閉不全”非常近似的“二尖/三尖瓣狹窄”,才是需要高度重視的。主動脈狹窄,可提示老年性心臟病、先心病;肺動脈狹窄,則可提示小兒或少年先心病、老人瓣膜性疾病如瓣膜老化鈣化;風濕性心臟病也會出現二尖瓣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