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霞
朱先生年近古稀,兩個多月前突然病了,而且病情日漸加重,看了很多醫生都沒治好,最近聯系上了心理醫生。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沒有病,為什么要“裝病”
幾經溝通,心理專家得知,朱先生退休之前就出現過類似的病癥。好在退休后被一家公司返聘,癥狀很快就消失了。兩個多月前,返聘單位裁員,宣布65歲以上的老人全部辭退,朱先生就是此時開始生病的。
從此,朱先生鬧起了失眠,而且身體開始出現各種不適,腿先疼得不能走,后來頭也開始疼。于是,朱先生開始看醫生。但結果不僅沒有好轉,情況反而越來越糟糕。朱先生說,現在心情越來越低落,不愿出門,不愿見人,不愿說話,不愿活動。
為了確診,心理專家建議朱先生到權威的醫療機構做一次全面檢查。結果發現朱先生既沒有軀體疾病,也排除了抑郁癥。朱先生沒有病,為什么要“裝病”?
心病跑到身體上
其實朱先生是有心病,是在“扮演病人”而不是“裝病”。這在心理學上叫“軀體化障礙”,就是當遇到生活困境難以面對的時候,潛意識里會讓心理壓力轉換成某種軀體癥狀。這是人在進行自我心理防衛,以減輕內心的痛苦。軀體化障礙實際上是心病跑到身體上了,老年人比較容易這樣扮演病人。
人的身心有著很奇妙的互動關系。心理上有了鬧病的需要,軀體上往往就會很好地“配合”。也就是說,人的心靈有需要避難的時候,病癥就成了心靈避難所。
朱先生最初的癥狀是腳走不了路,這是有象征意義的:你不是想讓我走人嗎?我不想走,不愿走,怎么辦?這時候就需要腿腳鬧病了。于是,朱先生腳鬧病了,不能走了。醫生檢查腳沒有什么問題,正好說明了這是象征意義導致的“軀體化障礙”。醫生不得已,建議做CT檢查。沒想到又意外地給朱先生一個機會,讓朱先生可以繼續鬧病了。
后來,朱先生自己意識到問題嚴重了。但是由于強烈的消極心理暗示,已經難以自拔了,就是說,自己已經把自己嚇出了毛病。于是開始心理求助。
四個方面改善癥狀
如何解決老年人“軀體化障礙”這個心理問題,專家認為,造成老年人軀體化障礙的原因很復雜,一般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與心理因素有關,患者一般都伴有抑郁、焦慮、睡眠不好等癥狀;有家庭不和等人際矛盾;更年期癥狀;遺傳;個性基礎;產后隨著激素水平的改變,身體、心理調適不當引起。
對“軀體化障礙”的防治一般從四個方面著手,心理疏導;抗抑郁、焦慮藥物;改善睡眠;適當體育鍛煉,因為病程長,病人體質都不太好。
預防“軀體化障礙”的發生,首先需要家人的良好陪護,輕松快樂的家庭環境是對付“軀體化障礙”的最好良藥。其次保持體育鍛煉,身體好了,抵抗力增強了,心身疾病也會減少。其實老年人有一點興趣愛好很重要,這樣可以轉移注意力,不至于將“軀體化障礙”的病情放大。最后,要多與人交往??鞓返娜伺笥讯啵鐣煌苁谷水a生積極的情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