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日上午,世界最長壽女性、四川成都天府新區的付素清老人在家中去世。13天前,她剛過了119歲生日。2013年3月11日,她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委員會認證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女性。
本人心態平和,家人悉心照顧 在曾孫冷在軍看來,付素清能夠如此長壽,并非媒體所報道的“愛吃回鍋肉(老人一天三頓必須有回鍋肉)”,而是家人的悉心照顧。“從我有記憶以來,婆婆(指付素清女兒徐淑華)就一直在她身邊,飯菜都是按照她的口味做的。”
冷在軍還記得小時候,村上的路還沒修好,一天,付素清想要吃香蕉,外面下著大雨,路上都是泥漿,徐淑華二話沒說,去鎮上買了一斤香蕉回來。
因為家人的陪伴,老人的心態一直都很平和,也很能為他人著想。大約20年前,村上修路,看到工人冒著烈日干活,近百歲的付素清立馬從家里提了一壺白開水送去。后來,“雖然年紀大了,愛發脾氣,但很快就好了。”
心態好、家庭和睦可能是付素清的長壽秘訣。長壽老人們的生活習慣往往各不相同,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老齡委曾對成都720名百歲老人進行調查,超過六成的百歲老人都對甜食情有獨鐘,18.90%的百歲老人有時或者每天打牌、打麻將,還有16.93%喜歡去茶館坐坐。
不過,有一項統計是大多數百歲老人的共性——心態好。720名百歲老人中,89.17%都是“樂天派”。而心態好,也與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家庭和睦,心態多半也平和,這對健康長壽有很大的幫助。”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老年醫學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甘華田教授說,此前,他曾對都江堰等多地的百歲老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長壽的老人,多半都是家庭和睦,性格豁達。
她有很多好基因 付素清在世時非常喜歡吃粗糧和回鍋肉,早上能吃一兩稀飯,中午和下午分別能吃2兩,“但一天三頓必須有回鍋肉,而且主要是肥肉,心情好的時候,一小碗回鍋肉她一天就吃完了。”頓頓回鍋肉,為何還能長壽?
三年前,四川省保健科技學會基因與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姜俊成曾專門采集了付素清老人的口腔黏膜,并送至上海的專業機構進行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付素清的脂質代謝能力比較好。這也就解釋了,為何老人頓頓吃回鍋肉可血脂卻依舊正常。
此外,付素清身體里還有很多令人羨慕的好基因,比如她的鈣磷代謝調解能力、葉酸利用能力都非常好,不容易骨折,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也很低。
就在得知老人去世后,姜俊成再次拿出老人的基因檢測報告,“按照報告分析,她還可以再活1到3年的。”而就在8月19日,付素清119歲生日前夕,曾有醫療人員對其做過體檢,女兒徐桂花說,當時血壓和其他指標都顯示正常。
胃口不好更要保證營養 9月1日,姜俊成曾專門前往老人家里拜訪,“當時她的氣色和精神狀態大不如前了,而且目光有些呆滯。”詢問了老人的飲食情況后,他有些擔心,“不能老人不想吃就由著她。”當時,一向“無肉不歡”的老人胃口已大不如前,就在過世前的一個星期里,只有兩三天吃了飯。
姜俊成把人體比喻成火爐,每天必須要有足夠的能量支撐,否則就可能熄滅。“衰老是人體自然規律,老人胃口不好也是一種衰老的表現,這個時候,她更需要保證營養。”他認為,老人的去世原因是器官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