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縣不斷探索創新大學生村官培養管理模式,暢通“三個渠道”,為其成長成才提供優良的環境。
暢通關愛渠道,促進扎根基層。建立鄉鎮黨委書記與大學生村官約談制度,幫助他們解決思想、生活方面的問題;任職鄉鎮主動為其解決食宿、工作方面困難,解決后顧之憂;縣委組織部負責定期與大學生村官面談或電話溝通,了解和掌握大學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生活及家庭等情況,為他們排憂解困、勵志成長。
暢通成長渠道,促進能力提升。開展結對培養模式,確定一名主要領導、一名經驗豐富的村干部和一名大學生村官結對培養,使其迅速轉型為一名基層干部;建立多崗鍛煉制度,讓其在綜治維穩、窗口服務等多個崗位鍛煉,力爭將每一位大學生村官培養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基層好手;建立駐村制度,要求每位大學生村官經常進村入戶為父老鄉親解難釋惑、助農增收,在接地氣中增長才干。
暢通學習渠道,促進全面發展。分批次開展辦公室業務、宣傳業務、黨務工作等不同類別的培訓,快速提升其業務能力。組建大學生村官QQ群、微信群,每周在群內發布近期時政要聞,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涉農政策等內容,使他們思想素質快速提高,并保持與黨高度一致。收集基層工作實例,整理成冊,發至每一位大學生村官手中,快速提升大學生村官的理論功底和工作能力。
(江蘇省灌南縣委組織部 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