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語函
7月13日 晴
至今,我還能記得我所過的最后一個兒童節。在那個快樂的節日里,我享受到了難得的精彩——參觀了剛剛落成的贛州自然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非常大,有五六個足球場那么大。它的外形非常壯觀, 墻體大部分是用玻璃做的,每塊玻璃的大小、形狀都不一樣,鑲嵌在由實心金屬鍛造的不規則金屬框里。走進里面,才發現它一共有3層,每層足足有兩個居民樓層那么高。
我們先參觀的是第一層。第一層的展覽主題“客家搖籃”,它是一個贛州市歷史文化基本陳列展廳,展現了贛州作為客家搖籃的歷史、經濟、文化。在那里,有石斧、石鋤等遠古人民使用的舊石器,也有古代人民制作的繪有精美花紋的瓷器和插花用的花瓶,還有豐富多彩的臉譜、歷史悠久的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體……無論是哪一個,也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年代久遠、極富歷史、藝術價值的文物。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要數一處私塾的情景再現了。那是一間不大的屋子,里面有幾個雕像,人一走到它面前,“人之初,性本善……”一陣朗朗的讀書聲便傳入你耳中。原來是一位老先生正在搖頭晃腦帶領著書童們朗誦著《弟子規》呢……實物陳列固然精彩有趣,虛擬陳列也不賴。只要在機器的屏幕上點一點,大量的知識便如潮水般涌現在你面前,讓你盡情地看個夠!
參觀完第一層,緩緩步入第二層。二樓的展覽主題是“恐龍奇觀”,展示的是贛州出土的中生代恐龍等珍稀古生物化石。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化石,有天上飛的翼龍,地上走的贛南龍,還有兇悍的金雕等等,好多好多。其中最高大最顯眼的要屬霸王龍的化石了。在圍欄中,它的骨架呈灰白色,起碼有一層樓高,差不多有一輛大巴長。雖然無法親眼目睹霸王龍的真容,但那碩大的頭骨,粗壯的后腿骨,無不在告訴我們:霸王龍確實是名實相符的“霸王”。看著看著,我仿佛看到了這么一番景象:在神秘的原始森林里,霸王龍張著血盆大口,發出一聲“龍”嘯,甩動著又長又硬的尾巴,正與一頭棘龍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搏殺。經過好一陣你撕我咬,霸王龍最終占了上風,強大如斯的棘龍最后還是無可奈何地變成了霸王龍的美餐……
參觀完二樓,我們便來到了三樓。三樓的展覽主題是“豐饒贛州”,也就是贛州自然資源展廳。里面對贛州地貌地形,特有的植物標本和珍稀的礦產資源做了詳盡介紹。不說秀麗的鳳尾蓮標本,不說珍貴的鎢礦礦石,也不說精致的地貌模型,單是植物園就給每個參觀者留下了強烈的震撼。植物園是模仿九連山亞熱帶森林進行實景再造的。一進植物園,就仿佛來到了原始森林。薄霧像一層層輕紗似的彌漫在空氣中,散發著陣陣松脂的清香。一縷縷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斑斑駁駁地散在叢林中。林中,樹木高大、蒼勁且挺拔。樹上,淘氣的小猴悠悠地蕩著秋千;樹下,小草沐浴著陽光,在秀麗花朵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翠綠。盡管這里的景物除了大樹和猴子不是真的外,其他都是真的,但仍無法全部再現九連山亞熱帶森林的真實全貌。因此,幾乎每一個到這里參觀的游人,都會不由產生一種立馬飛到九連山亞熱帶原始森林逛一逛的沖動。
在人生中的最后一個兒童節, 我參觀了剛剛落成贛州自然博物館。在那里,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收獲了不盡的快樂與精彩!
江西省贛州市第七中學七(11)班
點評:
這是一篇“ 里的精彩”的半命題習作,小作者按先總后分的順序,先大體介紹了一下自己對贛州自然博物館的總體感覺,然后分層介紹。在每一層里,小作者又按點面再點,點面結合的方法做了詳細介紹,使讀者讀了之后對整個博物館能有一個比較清楚的總體概念,達到預期的目的。當然,前后呼應,并緊扣文章中心開展寫作這方面也做得相當不錯。
指導教師:鐘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