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剛 段酬蒼 李 立 吳 良 彭 姣 趙運林
(1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長沙 412002 ;2 湖南城市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益陽 413000;3 湖南農業大學 生物科學技術學院,長沙410128; 4 湖南野生動物救護繁殖中心,長沙 410116)
近年鄱陽湖鳥類救治調查
徐正剛1,2 段酬蒼1,3 李 立4 吳 良1 彭 姣1,3 趙運林1,3
(1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長沙 412002 ;2 湖南城市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益陽 413000;3 湖南農業大學 生物科學技術學院,長沙410128; 4 湖南野生動物救護繁殖中心,長沙 410116)
我國鳥類物種多樣性豐富,據統計有21目81科1 315種,列世界第5位。同時,我國特有鳥和珍稀鳥類種類也非常豐富。我國特有鳥有100多種,而珍稀瀕危鳥類種類居世界首位。全世界有14種瀕危雉類,我國占9種,在7種瀕危鶴類中,有5種分布在我國(張正旺,1990)。鳥類作為反映環境質量和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越來越受到生態工作者的重視。當前,由于環境污染、棲息地破壞、亂捕濫獵等方面的原因,我國鳥類資源正面臨嚴重威脅,鳥類救助迫在眉睫,其中濕地鳥類保護尤為突出。我國開展鳥類保護工作較早,1981年國務院即規定每年的4月底到5月初即為各地愛鳥周,1992年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將愛鳥周以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陸續建立了一批野生動物救護專職機構,承擔野生動物救護和公眾科普宣傳教育職能。2013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了野生動物救護委員會,委員會在促進行業交流、制定救護技術標準、專業技術探討、規范行業行為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同時,由于我國的專業鳥類救護工作起步較晚,缺乏成熟的專業救護人員和技術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鳥類救護工作的開展。
近年來,我國在鳥類救護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多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鳥類保護現狀分析(李海濤等, 2009; 呂金虎等, 2012)、城市建設與鳥類保護關系、鳥類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張縱等,2007; 潘延賓等, 2008;付玉明等, 2008;陳有華等,2013)等方面。但由于鳥類救護機構分散,且救護記錄不規范,故較少對鳥類救助情況進行細致分析。研究以鄱陽湖鳥類為對象,對救護鳥類來源、救護效果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了解鄱陽湖鳥類生存狀況,整理歸納湖區鳥類保護和救治等方面的經驗,不僅對保護當地鳥類具有重要意義,也可為其他地區的鳥類保護提供參考。

表1 救治鳥類組成
1.1 研究區概況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它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河來水,調蓄后經湖口匯入長江,是一個吞吐型的季節性過水湖泊,流域面積約1.6萬km2。作為重要的野生鳥類棲息地,鄱陽湖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為鳥類棲息、繁殖提供了理想的場所。據統計,鄱陽湖地區棲息著236種鳥類,隸屬15目52科,東洋種共78種,古北種達119種(吳英豪,2002)。從每年冬季的10月開始,隨著鄱陽湖水位的下降,各碟形湖開始形成,此時各種冬候鳥開始先后進入鄱陽湖過冬(劉成林等,2011)。鄱陽湖鳥類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鳥類研究的熱點區域。近年來,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對鄱陽湖鳥類的研究多集中于物種多樣性、種群動態等方面。例如邵明勤等(2013)對鄱陽湖流域非繁殖期鳥類的研究表明,鳥類物種數1月和3月最多,多樣性和均勻度指數均以12月和3月最高,以11月份和2月份最低。崔鵬等(2013)在對鄱陽湖越冬水鳥的研究中發現鄱陽湖越冬水鳥10月開始出現,在11月數量急劇增加,12月中旬左右達到峰值。隨著鄱陽湖區域人類活動干擾的不斷加劇,湖區內鳥類的棲息環境也一再遭到破壞。湖區內鳥類正遭受著各種傷害,對它們的救護刻不容緩。
1.2 研究方法
研究所用資料來源于鄱陽湖候鳥醫院。該醫院為全國首家鳥類醫院,主要承擔鄱陽湖區域鳥類救護工作。該醫院在鳥類救護過程中建立健全了鳥類救護檔案,記錄了救護鳥類的種類、受傷原因、救護過程、救助效果等方面內容,并測量了救護鳥類體重、嘴長、翅長等數據。研究對2012到2014年間救護檔案進行歸納整理和統計分析。
2.1 鳥類組成
2012到2014年間共記錄救護鳥類 15只,分別為雁屬、鸛屬、麥雞屬、天鵝屬、草鸮屬、鶴屬、鷺屬鳥類。其中成年鳥13只,幼鳥2只。除蒼鷺Ardea cinerea屬于留鳥外,其他鳥類都屬于候鳥。救護鳥類中鴻雁Anser cygnoides、豆雁Anser fabalis和小天鵝Cygnus columbianus的數量均為3只,加起來所占救治鳥類總數的60%,其他鳥類均僅有1只。救護鳥類屬的分布中,雁屬的數量最多,達到7只,其次是天鵝屬,數量為3只(表1)。
2.2 鳥類來源
救護鳥類的來源主要包括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移送、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監測站移送、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移送和市民移送4個方面,其中管理局送過來的鳥類數量最多,達到了10只,占總數的66.7%。而其他來源相對顯得零散,數量也較少,其中市民直接送到候鳥醫院的僅2只(圖1)。由于市民在移送受傷鳥類時,主要考慮就近原則,因此管理局等官方機構移送的受傷鳥類有可能也來源于市民。為便于市民更有效地參與到鳥類救護過程中來,有必要在加強鳥類保護宣傳工作的同時設置更多的受傷鳥類移送點,使受傷鳥類能及時得到救治。
2.3 鳥類危險源

圖1 救治鳥類來源
救護鳥類所受傷害癥狀主要有3類:骨折、中毒和外傷,且3種受傷癥狀的數量相等,均為6只(圖2)。而進一步統計造成傷害的危險源可分成4類:天網、投毒、天敵和其他。其中投毒和其他這2個危險源致傷的鳥類數量為最高,均為6只,分別占總數的40%,由于天敵而受傷的鳥類僅有1只,而遭捕鳥看,粘網致傷的鳥類有2只(圖3)。
2.4 鳥類救治效果
統計采取救治措施后鳥類的存活情況,認為救助效果顯著。在救助的15只受傷鳥類中,成功救治痊愈了12只,成活率達到了80%。另外3只受傷鳥類分別因外傷太重,中毒過深和人為因素死亡。

圖2 救治鳥類所受傷害癥狀

圖3 救治鳥類危險源
鳥類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由于生境的不同,造成地區鳥類優勢種的差異。徐昌新等(2014)調查研究的小天鵝、鴻雁、豆雁、白額雁等是鄱陽湖濕地越冬鳥類的絕對優勢種,這些種類也是救護鳥類的主要種類,所占比例達到66.7%。保護越冬候鳥是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鄱陽湖區域越冬候鳥保護工作較為嚴峻。救治鳥類中絕大部分是成年鳥,幼鳥較少,可能是因為在野外環境下,成年鳥的生存能力較強,在受傷的情況下相對能存活的時間更長,且由于個體較大易被發現,所以更容易受到救治。大部分幼鳥在受到傷害后,很可能還沒有得到及時救助即已死亡。造成鳥類受傷的危險源當中,人為原因占到其中的多數,例如投毒、布網,導致鳥類受到中毒、骨折等傷害。個別救治鳥類存在著既中毒又骨折或者外傷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在中毒之后從空中摔落,或者是在地上掙扎時受到了二次傷害。因此有必要嚴厲打擊鄱陽湖地區人類對鳥類的傷害行為,切實加強保護宣傳和監督監管工作。救治鳥類的成活率為80%,這得歸功于發現者的及時送治,救治者的正確診斷治療以及后期的合理護理,每個環節都極其重要。
針對鄱陽湖救護鳥類的調查,研究認為在鳥類救護工作中需加強以下工作:①檢查救治鳥類活動區域農田、水面和林地等農藥、滅鼠藥的使用情況,嚴禁將這些藥物暴露于鳥類極易取食的區域,更要嚴厲打擊毒鳥等非法活動;②加強護鳥宣傳,增強民眾護鳥意識,為全民參與愛鳥、護鳥活動提供便利;③制定鳥類救治的應急預案,一旦有鳥類受傷事件發生,保證能夠及時組織實施救治。對搶救過來的鳥類,應有完善的護理機制,確保救治鳥類能恢復健康,在救治鳥類痊愈之后,還應再飼養一段時間,在此期間,科學合理配比飼料營養成分,以保證其能完全恢復各項身體機能,重新獲得野外生存能力,當確認救治鳥類痊愈并已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時,選擇好適當的地點進行放飛;④建立并完善救治鳥類檔案,是救治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全面客觀地記錄救治鳥類情況,做好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可為鳥類救護和管理提供基礎資料,也能使后續治療變得更加高效。
致謝:感謝鄱陽湖候鳥醫院李春如醫生為論文提供了救治鳥類的詳細數據。
付玉明,李素萍,吳躍峰.2008.鳥類保護遺傳學研究技術與進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2(3):397-403
陳有華.2013.基于物種進化關系的中國大陸特有鳥類保護優先度分析[J].中國鳥類(英文版)(3):248-253
崔鵬,夏少霞,劉觀華,等.2013. 鄱陽湖越冬水鳥種群變化動態[J]. 四川動物 (2):292-296.
李海濤, 鄭璐, 馬金華, 等. 2009. 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湖濕地現狀及其鳥類保護[J]. 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3(1):6-8
劉成林, 譚胤靜, 林聯盛, 等. 2011.鄱陽湖水位變化對候鳥棲息地的影響[J]. 湖泊科學, 23(1):129-135
呂金虎, 梁楠, 李志軍. 2012. 寧夏銀川濕地野生鳥類保護現狀及對策探析[J]. 寧夏農林科技,53(4):76-78
潘延賓,姚崇懷,寧云飛,等.2008.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的鳥類保護規劃:以武漢市為例[J].湖北林業科技(2):21-24.
邵明勤, 曾賓賓, 徐賢柱, 等. 2013.鄱陽湖流域非繁殖期鳥類多樣性[J].生態學報,33 (1):140-149
吳英豪, 紀偉濤. 2002.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徐昌新, 阮祿章, 胡振鵬, 等. 2014.鄱陽湖越冬鳥類種群動態與保護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3):407-414張正旺. 1990. 我國鳥類資源的保護[J].大自然 (3):11-12
張縱,梁南南, 郭玉東,等.2007.鳥類保護的城市園林多樣性途徑探析[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4(4):511-515
Investigation on the Rescue of Birds in Poyang Lake in Recent Years
XU Zheng-Gang1,2DUAN Chou-Cang1,3LI Li4WU Liang PENG Jiao1,3ZHAO Yun-Lin1,3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2002;2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413000; 3 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4 Hunan Wild Animal Rescue and Breeding Center, Changsha 410116)
我國鳥類資源豐富,但缺乏專業的鳥類救護機構,故缺乏成熟系統的鳥類救治經驗。鄱陽湖是我國重要的鳥類棲息地,由于各種原因,很多鳥類會被救助。研究以鄱陽湖地區救護鳥類為對象,對2012-2014年期間救護檔案進行歸納整理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救護鳥類總共有15只,其中13只為成年鳥,2只幼鳥。救護鳥類中雁屬的數量最多,達到7只。救護鳥類的來源主要包括: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移送、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監測站移送、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移送和市民移送4個方面,其中管理局送過來的鳥類數量最多,達到了10只,占總數的66.7%。救護鳥類所受傷害癥狀主要有3類:骨折、中毒和外傷。造成傷害的危險源可分成4類:天網、投毒、天敵和其他。救治成活率達到了80%。通過本研究,為野生鳥類保護和救助提供了參考。
鳥類;救護;傷害;鄱陽湖
In China, there are abundant bird resources, however, due to limited professional bird rescue agencies, China lacks mature and systematic experience with respect to birds’ rescue. Poyang Lake is a vital bird habitat in China, every year, a number of birds will be rescued for various reasons. study documented the records of rescued birds during 2012-2014 in Poyang Lake and 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15 rescued birds in total, including 13 adult birds and 2 young birds. Especially, the number of Anser amounted to 7 that outnumbers other genera. The rescued birds were mainly delivered from Poyang Lake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Poyang Lake Nature Reserve Monitoring Station, Wild Animal Protection Station of Forestry Bureau and citizens. Among them,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sent 10 birds, accounting for 66.7% of the total. The main injury symptoms of rescued birds were grouped into three types: fracture, poisoning and trauma, which caused by casting nets, poisonings, natural enemies and others.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rescued birds reached 80%. This research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protection and rescue of wild birds.
Birds; Rescue; Injury; Poyang Lake
10.3969/j.issn.1673-3290.2016.04.11
2016-06-27
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2015 SK20032)資助;湖南省林業科技計劃項目(XLK201525)資助
徐正剛(1986-),男,博士生,助教,主要從事環境生態學研究。E-mail: rssq198677@163.com
趙運林(1959-),男,博士,教授,主要從事生態學研究。E-mail:zyl82912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