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
“條山披錦繡,鹽湖閃銀光,校園的歌聲在回蕩,責任教育記心上,我們的言行彰顯責任,我們的心中放飛理想,責任,責任,勝于能力,責任,責任,精彩人生,我們在責任中茁壯成長,成為棟梁……”聽著運城市鹽湖區實驗中學的校歌——《責任之歌》,記者從每一句慷慨激昂的歌詞中,深深感受到學生們責任植心間,德孝行天下的學習和生活態度。《責任之歌》是學校的原創歌曲,由王鋒華校長親自填詞,音樂老師史傳云譜曲,錄音由史傳云老師和王曉雯老師配合完成。
王校長熱情洋溢地給記者講述起了學校的責任教育:“學校以責任教育為辦學特色,主要分為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學校責任,孝敬父母是小孝,服務社會是大孝。學校開展德孝活動,主要還是把家庭責任作為重點,讓學生在家盡孝,并從心里真正懂得如何盡孝,有責任、有擔當,長大以后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站在學校的校園里,宣傳欄中學生們參加各種活動的照片呈現在了記者眼前,葉鵬華老師提到德孝便給記者介紹起了學校結合德孝搞的一系列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雷鋒志愿服務月搞的為聾啞兒童的愛心捐贈,去光榮院的慰問演出,有“弘揚德孝、堅守責任、成就美好人生”大型主題活動。活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同學們用行動闡釋了責任的內涵,表達了爭做講德明孝之人的決心。
每年三月,雷鋒精神也隨著春天的腳步融入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精神世界帶來崇高和溫暖的氣息。雷鋒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長、積極向上,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社會風氣的好轉。為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學校會在3月份集中開展學雷鋒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城市光榮院是一個充滿濃厚革命氣息的地方,院里都是革命老前輩,他們身上擁有革命先烈們的優秀品質,是我們后輩學習的榜樣。學校共青團員及少先隊員代表來到運城市光榮院,看望、慰問運城市光榮院退伍軍人,他們帶去了慰問品,還表演了精彩的節目。古箏獨奏《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讓革命老人再次追憶當年的戰爭烽火,歌曲《槐花海》帶領他們走進音樂的世界,詩朗誦《軍人,永遠的軍人》再次激起他們對軍人的敬仰,舞蹈《童語擷取》更讓老人們重溫了童年的天真爛漫。革命老人也為我們表演了單口相聲《老樂坐公交》,引來了同學們陣陣掌聲與笑聲。他們與革命老人歡聚一堂,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革命前輩。節目表演完后,同學們又進行了義務勞動,為老人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學校共青團員及少先隊員代表來到聾啞校,購買愛心生活用品(包括120套臉盆、毛巾、香皂和牙刷),捐贈給聾啞校學生,希望通過此舉,共同架起愛心互助的橋梁,使團員青年、少先隊員真正懂得了奉獻愛心的意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聾啞校的學生敢于正視眼前的困難,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省”精神,樹立信心,克服困難,努力學習立志成才!
總之,學校以責任教育為育人特色,以弘揚德孝文化為責任教育的重要內涵,有效地開展了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形成了自覺踐行德孝文化的濃厚氛圍,讓學生從小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努力養成責任習慣,學生才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時刻具備知責之心、擔責之能、履責之行,并勇于擔當自我責任、家庭責任、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