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巍
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這是一個我們從未接觸過的新課題新名詞。審計署也是在近兩年在部分城市作了試點審計,今年年初審計署在全國范圍內組織了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視頻培訓會,專家展示了成果,也提出了困惑。
一、地方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現狀
目前的審計工作主要側重于審查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揭露有無擠占挪用、虛假冒領和損失浪費專項資金等行為,重點關注審計資金管理使用、財務收支情況層面上,沒有針對自然資源資產建立專門的審計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而對領導干部離任審計,以往主要是經濟責任審計,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提出和執行,無異于一道緊箍咒,可有效增強政府官員的環境責任意識,使地方官員在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時,更加重視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協調統一。
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1.指標體系尚未建立和完善。
目前,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和所有人權益未落實,是造成一些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重要原因。地方對自己現有的自然資源資產不清楚,自然資源信息系統、自然資源資產的指標和考核體系尚未建立、健全,是推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主要制約因素。
2.審計重點、內容和范圍不明確。
自然資源資產所涉及的范圍廣,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審什么、怎么審,無先例可以借鑒,一些基礎工作還有待于規范和完善。
3.審計人員質、量受到限制。
一是我們的審計工作人員多為會計、財務背景,對自然資源領域的了解遠遠不夠,并不具備合理分析自然資源資產相關信息的能力。二是自然資源資產種類繁多、數量龐大,與其相關的各種信息也都分散在很多不同的機構之中。我們在搜集相關信息、獲取審計證據的時候,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只要現行“先離任、后審計”的制度體制不改變,相應的離任審計工作就會面臨“扎堆”問題,人力不足的現象將必然存在。
4.責任追究機制難以貫徹。
目前,還沒有建立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審計結果難以得到應用。環境問責體系的缺失,是導致生態環境破壞的癥結所在。
三、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對策建議
1.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產指標和考核體系是前提。
實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就必須建立起審計評價體系,才能使審計結果得到有效應用,也將使領導干部在任期間更加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在進行重大決定時能充分考慮生態因素。組織部門,在對領導干部進行考核、任免的時候,要準確制定并嚴格按照生態紅線,將其作為各級黨委、政府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歸入到相應領導干部的人事檔案中。
2.做實做好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是關鍵。
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不僅是國家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也是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基本依據,更是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的前提條件。在這一“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起著至關重要的關鍵性和決定性的作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其實質是將不同自然資源以資產負債表(賬戶)的形式,來表達自然資源的使用和再生情況。通過成立專門的調研組對林業、環保、水保、農糧、國土、礦管、水利、工信等單位和部門涉及自然資源資產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摸清地方現有的自然資源資產分布和管理情況,明確所有權,形成自然資源資產數據檔案,并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對相關部門、單位的審計重點應圍繞涉及現有自然資源的資產負債以及指標完成情況來實施。
3.加強審計力量培訓,創新多部門合作是保證。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于全國各級審計機關來說是全新的課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審什么、怎么審,目前也只是在部分地方正在進行探索試點。通過多種形式的視頻培訓、現場講課及上下聯動實戰練兵,培訓出一支審計鐵軍是貫徹落實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的重要保證。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由于受審計技術手段制約,審計部門很難完成對自然資源專業領域的審計。如對整體資源的損耗情況、污染物的排放情況等,需要具有專業技術和專家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對此,審計過程中,我們應積極與自然資源管理職能部門、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開展合作,充分利用成熟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深入揭示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及使用效益性方面存在的問題。
4.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保護責任追究機制,強化審計結果應用及審計整改落實是根本。
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必須要有具體可操作的措施,并保證審計結果得到應用及審計整改得到落實,否則一切流于形式,不能從源頭上杜絕這些行為的發生。
總之,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任重道遠,它對正確政績觀的樹立和經濟生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在今后的審計工作中,只有建立完善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準則體系,才能形成有效的責任追究制度,使領導干部真正承擔起應有的生態責任,才能進一步轉變政府的職能,進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作者單位:瑞昌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