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蓮
審計文化作為特定經濟領域的文化,是審計機關及其審計人員在長期的審計實踐中積累的物質形式、行為規范、管理制度、價值觀念、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總和,是審計隊伍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整個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當前正處于新常態下落實審計改革轉型的關鍵期,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正確認識和科學探索加強基層審計機關文化建設的途徑,對促進審計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的工作環境,增強發展審計事業的強勁動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明確總體目標
目前,基層審計機關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應為:堅持“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文化建設立信“的根本宗旨,通過一段時間努力,形成先進、科學、負有時代精神和本地特色的審計文化,這就要求廣大審計干部職工自覺踐行審計精神和審計理念,切實增強責任感、歸屬感和榮譽感,做到以責立志、以德立身、以能立業、以行立信,為審計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科學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確立審計精神
為貫徹落實好“穩中求進、統籌推進、提質增效、全面發展”的主基調,倡導“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激發干部職工愛黨、愛國、愛崗、敬業的熱情,充分運用各種宣傳方式和交流研討等形式,開展審計精神和審計理念大討論活動,使審計精神、審計理念為全體審計人員所接受,并逐步在審計人員頭腦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道德評判和行為標準,從而有效地規范、協調和指導實踐活動。
三、形成審計核心價值
敢于擔當。廣大審計干部要對本職工作胸懷責任心,肩挑使命擔,面對問題能頂上去、扛得住。時刻本著對事業、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以敬業奉獻精神促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
勤于實干。基層審計干部要崇尚實干精神,倡導實干作風,鼓勵實干行為,自覺把“守規矩”和“干事業”統一起來。實干精神可概括為:堅定目標、任勞任怨、堅持不懈、勇創一流。
勇于創新。審計干部要勇于創新、善于創新,不斷用新思路謀劃審計發展,用新舉措完善審計管理,為全面開創審計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提供能量。
心存敬畏。要敬畏權利、敬畏法度,經得住外界誘惑的影響和干擾,堅持原則,敢于碰硬,以法律手段捍衛法律尊嚴,增強審計威懾力和公信力。
懂得感恩。常懷感恩之心,常懷向善之心,同志之間就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閡;多一些團結,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
四、提升審計管理文化
審計管理既是人的行為,也是針對人的行為。因此,提升審計管理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中心”、“以人為目標”,審計領導者要用心管理,創造高績效的團隊文化。具體實踐中要有“四心”,即尊重之心、溝通之心、服務之心、賞識之心。
五、重視審計制度文化
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高效的審計管理制度,包括工作規范、業務管理、質量管理、廉政建設等一系列制度體系,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建立健全主體責任執行約束機制,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堅持領導帶頭,全體審計人員自覺執行,養成按章守規、廉潔辦事的良好氛圍,使審計文化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六、重塑審計行為文化
充分發揮審計行為文化的作用,將行為文化建設融入審計工作的各環節,在審計工作中注入強勁動力。一是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組織開展各項評優爭先活動,鼓勵先進、樹立典型,最大限度的調動審計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圍。二是重視審計理論研究。重視學術交流和成果應用,發揮審計協會、審計科研機構等學術前沿研究的優勢,充分發揮審計科研成果對審計工作的思想引領和業務引導作用。三是組織各項文體活動。舉辦審計人員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讀書會、青年論壇、演講比賽、文體競賽等活動,豐富干部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培養高尚健康情趣。四是注重人文關懷。關心干部職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積極參與組織獻愛心、扶貧助殘等公益活動,營造文明、和諧的良好審計文化氛圍。注重培養團隊意識,打造一支“團結、協作、心齊、風正”的審計團隊。
(作者單位:上高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