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芬
遼寧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遼寧錦州
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王雅芬
遼寧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遼寧錦州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眾多,農村的基層民主建設直接關系到農民的收入,本文闡述了我國現階段農民收入狀況和農村基層民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辦法。
農民收入;農村基層民主;不良后果;改進意見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眾多,農村的基層民主建設關系到農村的經濟正常發展,社會穩定,甚至生態環境保護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表1 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對比
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1978年到1990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1990年到2012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擴大,2012年以后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近年來,黨為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總體上城鄉收入差距仍很大。
(二)不同性質企業收入差距
表2 不同所有制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注:其他包括股份合作公司、聯營單位、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內資、外商投資公司
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集體企業收入一直偏低,集體企業的工作人員多是外出打工的農民工,也就是說農民的收入一直偏低。
(三)農業與其他產業的收入差距
農林牧漁業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單位:億元)
2014年我國全國總人數136782萬人,農村人口61866萬人,農村人口占總人數的45%左右。也就是說占全國將近一半的農村人口收入只有國民總收入的10%左右。
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村委會組織法(試行)》,1988年6月1日開始實施。村民自治取得了較好的成就,人民當家作主權利進一步擴大,但基層民主建設仍存在較大問題。
(一)村主任權力過于集中。由于廣大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所以村民收入較低,大家要靠外出打工或者做些小生意來維持生計,對于參政議政根本就不關心,降低了村民自治的效果,也為村主任權力的集中和膨脹提供了“土壤”。
(二)鄉鎮政府指導、監督不夠。農村多是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上級政府不能及時了解村中具體情況,因此也不能根據具體的情況及時調整指導方針。
(三)基層黨組織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經過家族勢力和賄選上來的村委會主任上任后會盡量安插“自己的人”進入村委會,這樣的村委會領導班子怎么能真正地從村民利益、本村長遠發展來開展工作。村委會領導班子組建后通常會將村中的土地、山林、山地、果園、荒草甸子、河套、池塘等從新發包給“自己人”,使支持自己的人得到實惠。如此一任一任競選,惡性循環,不但本村經濟不能正常發展,甚至還會出現破壞資源和環境的現象,使后代子孫將沒有生存發展的空間。
(一)加強上級政府的監管、指導力度。上級政府工作人員應經常深入農村了解具體情況,對癥下藥,在政策層面為提高農民收入提供幫助。
(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黨員素質。村民自治工作沒有開展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層黨組織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早期村黨支部包辦村中一切,黨支部書記決定村中一切,實行村民自治后許多村黨支部淡忘了村民自治是在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黨支部的領導作用不應被減弱,而是應該加強,其功能不是包辦代替或干預村委會職權范圍內的正常工作,而是加強指導和監督村民自治的全部工作,所以更應該加強村黨支部的建設,使其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使黨員成為帶領村民致富的骨干力量。
(三)加強村委會成員培養、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應大力普及和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加大村干部的培訓力度,使村干部真正成為村民自治的宣傳者、執行者和管理者,從而使村民成為村民自治的主體,真正做到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村民自治工作開展好的同時要做好經濟發展工作,使村集體和村民富起來,這才是國家村民自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如何發展經濟,這要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村委會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才行。
(四)完善村務公開制度,村中事物無論大小都應透明公開,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會使村民找到更好的發展致富之路。
村民自治政策是我國發展農村經濟、保障村民利益,使農民富強、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只有解決了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貧困問題。
[1]中國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5》 http://www.stats.gov.cn/ tjsj/ndsj/2015/indexch.htm
[2]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358.
項目來源:校基金,項目名稱:運用馬克思主義分配理論分析我國居民收入分配,項目編號:X201229。
王雅芬(1973-),女(滿族),遼寧錦州人,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