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威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6
緣何法治觀念淡薄分析
——以黑龍江省為藍本
郭威威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6
一個省市的經濟發展要依靠法治才能夠長久穩定的發展,究其實質而言,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作者以黑龍江省和重慶市近年來經濟發展數據,從數據背后分析發現黑龍江省停滯緩慢,從而分析經濟發展緩慢背后,法治意識淡薄的原因,法治意識淡薄對于一省的經濟建設有著十分重大的作用,筆者希望深刻分析背后的原因,從而為“法治龍江”建設作出貢獻。
經濟原因;法治意識;法治社會建設
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通過的全面依法治國的決議中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長期愿望,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的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事業的根本大計。雖然經過二十幾年的法治建設,依法治國已經成為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律已經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生活行為和生活模式,但是人們對法治的認知、信任、依賴、尊崇的狀況還遠未達到法治社會的要求,更別說建立為學法、信法的蔚然風氣。同那些各個省市所宣傳的法治進程相比,筆者以親身感受到的是黑龍江省人法治觀念為何同其他省市的相比更加淡薄,為什么經濟萎縮會造成法治精神建設舉步不前?本文以經濟發展的繁榮和衰敗為進路,進而分析黑龍江省法治觀念淡薄形成的原因,為進一步進行“法治龍江”建設,作出一份學術貢獻。
2014年黑龍江省全省經濟生產總值暨三大產業統計數據
2015年黑龍江省全省經濟生產總值暨三大產業統計數據
2016年1-8月黑龍江省全省經濟生產總值暨三大產業統計數據
據中國財經新聞網報道,2014年我國GDP增速低于7%的省份分別是山西、黑龍江、遼寧、吉林和與吉林增速同為6.5%的河北的五個省市,從經濟總量看,2014年名列第一和第二的廣東和江蘇是地區生產總量超過6萬億元的省份。這也是東北三省連續數年GDP增速墊底的再一次報道,與2013年相比,各地增速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山西和云南回落幅度最大,均較2013年回落4個百分點,增長速度也優速減緩。東北三省的中的遼寧、黑龍江、以及天津的回落幅度也較大,均超過2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無力,后發型建設的目標也無從實現,而到了2015年,黑龍江省GDP增速為5.7%,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三。黑龍江省持續的經濟增長無力已成定局,而經濟增長速度降緩的背后是支撐黑龍江省經濟發展三大產業增速也是同比回落。筆者分析各省市的新聞報道發現,同經濟增長高速相比,經濟增長緩慢的黑龍江省的三大產業的發展特點也具有很強的分析價值,特別是三大產業發展的對比和法治建設是否具有關聯性具有很重要的論證價值,筆者希望進一步地揭示出背后的關聯邏輯。筆者收集近3年來官方統計的數據進一步說明黑龍江省全省的發展程度。
對于黑龍江省經濟增長緩慢的圖表分析發現,黑龍江省的第一產業增速穩定,因為作為全國機械化和集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黑龍江省是當之無愧的農業大省、農業強省。黑龍江省第一產業增速的緩慢不影響全省的生產總值,因為其地理位置和氣候的因素,穩定的增長速度更加符合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要求,健康綠色的黑龍江省第一產業的發展之路才能保障全省乃至全國的糧食安全。
更為嚴重的經濟停滯現象表現在黑龍江的第二產業,第二產業連續兩年比全國平均增速低4.5、4.6個百分點。黑龍江省高度發達的重工業工業體系是全省的第二產業的支柱,重工業體系的衰微自然造成黑龍江省第二產業發展緩慢。筆者認為第二產業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并不復雜。占工業半數以上的能源工業和加工業,包括油和煤在內的能源工業增速大幅下滑,在去年油價出現斷崖式下跌的國際油市,受此影響下,大慶市出現了30年來的GDP首次負增長。不僅是經濟結構的原因,更是因為大慶市政壇的“大地震”,使大慶市黨政機關貪腐問題擺上了臺面,嚴重的貪腐必然阻撓經濟的進步,貪腐如同跗骨之蛆一樣,浸泡在大慶市經濟結構之上,使得大慶市的政治建設和經濟建設遭受著持續打擊。
在陸昊省長召開的經濟座談會上指出,目前黑龍江省的財政收入也出現了20年來的第一次負增長。一個省市出現財政收入的負增長是可怕,這因為這會導致行政機關的工作和社會安全維護、社會福利和基礎建設的進行。黑龍江省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沒有成為新的增長點,以服務業和銀行金融業為代表第三產業在黑龍江省的發展速度,既無法同東南沿海城市相比,同西南地區的省份和城市相比也是十分不如。也要看到黑龍江省慘淡的金融行業和惡劣的投資環境是阻撓黑龍江省經濟持久發展的原因所在。第三產業增長無力,根本無法成為新的增長點,也無法產生新的就業。在這些情況的背后,恐怕是嚴重的停滯更可能是衰退。正如本文所說,糟糕的投資環境,無法更有利的吸引投資者到來,這些情況無不影響東北經濟發展。
對黑龍江省的發展來說,已經不是短期數年可以趕上的了。同重慶市第二產業告訴增長的利潤和利稅程度相比,黑龍江省的第二產業中,黑龍江省低迷的增值率,近乎停滯的狀態,說明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崩壞程度,其利稅快速增長對于負增長的黑龍江省財政收入來說是羨慕不已的。
就本文所展示的黑龍江省的第二產業發展和第三產業發展數據,低迷的發展速度帶來的后果是,本省各項產業所需要的經濟支持將會嚴重的不足,其中就會導致法治建設的無力。要想分析出黑龍江省為什么經濟的萎縮會造成黑龍江省法治意識淡薄需要從本省的因素出發。
第一個因素那就是及其惡劣的辦事效率和行政效率。黑龍江省的第二產業是大型的國有重型、中型的工業,制造業,這些大中型企業的效率如此之低,國企當然習慣了,而效率是民企的生命,有那個企業受得了一個破證件要翻來覆去的辦一個月乃至更久呢?第二產業近乎停滯的增速背后就是國企和大中型央企的低下的效率造成的,此連鎖反應展現的弊端就是企業內部推諉奪權,不思生產建設,進一步衍生出腐敗而來,要想指望沒有生產動力,沒有渴望通過公平競爭來實現企業繁榮的國企來為“法治龍江”作出貢獻是不可能的。
另一個阻礙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是東北惡劣的營商環境使中小微企業獲得資本扶持的難度。在東北,大家依然喜歡拉關系,走后門,因為很多事情“沒人你就辦不了”,沒人相信和依靠一個真正的規則來辦事,這也是為什么東北的民營銀行在東北發展舉步維艱,戰戰兢兢的原因。中小企業沒有國有企業強硬的背景和資源,發出的聲音更是無人傾聽,小企業的資金和運營困難更是無法或者政府的解決,更難談到指望獲得扶持,有時候反倒是祈求度過所謂的“安全檢查”,更是說明社會環境的惡劣,那以此推知那些行政機構內部公務工作的惡劣程度到什么地步呢。這就是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惡劣效應。
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背后是法治的嚴重匱乏,法治下的投資環境能夠投資者一個安定的投資的環境,這如同一個企業的信譽一樣十分重要。沒有法治的保障,投資朝不保夕,沒有足夠的保障,投資隨時處于覆滅的時刻,沒有讓人信服法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濟渠道,投資者怎么可能敢于來到黑龍江省來投資呢?
筆者以觀察再加一句,人才不過山海關!就黑龍江省而言,本省也具有大量優秀的高校,對于培養各科的科研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是足夠的,可現實是,沒有足夠的人才主動選擇來到黑龍江,并且黑龍江省人口外流的壓力很大,甚至產生本省人口下降的形式,據國家民政部發文,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0年間,黑龍江凈流出人口增加了2.6倍,達204.8萬人,其中本科以上的高學歷人群是很活躍的群體。如此高密度,高強度的外流表現,這樣帶來的惡性后果是黑龍江省自我的教育質量會隨之人口外流一樣,反向式下降,思維意識的進步和因教育帶來的人才和創新“紅利”,不復存在。法治意識本來就是和認可程度息息相關的一項思想建設工程,人才流失帶來的法治意識崩壞的后果。人才也是推進法治建設的必備要素,沒有足夠的人才,就沒有足夠的創新結果出來,就無法進一步的推進社會治理體系的創新,沒有足夠的人才去充實各個行業,各個行業就后續進步不足,沒有足夠的動力人才支持,行業人員將不會盡心生產,那么一個效率低小,不受規則的局面就會出現,這就是一個社會法治崩壞的惡性循環。
造成行政效率慢,營商環境差以及全民愛拉關系的思維方式,其實通通屬于計劃經濟和國企思維下的遺毒。這也是兩個因經濟發展遲緩造成法治意識淡薄的更深次的原因。東北人在計劃經濟和國企思維的籠罩下,生活的過久了。國企、央企等公有制經濟沿用的是典型的用官僚等級制度,這種制度一旦占據主導地位,就會令民眾產生崇拜權利且懶惰的德行,而且瞧不起個體戶等私營經濟體,總覺得那“不是正經工作”。在東北,進不了國企簡直就等同于失業。如此想法人民掙破了頭進入國企、央企、進入行政機關,難得還能指望這些人去進行法治建設,一群全身心投入人情關系,沒有經濟意識和服務建設理念的人群結構,如何建設出來一片“法治龍江”的青天出來。
就實質而言,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經濟增長的緩慢,直接的影響就是人民收入的減少,同人民收入減少相比,政府行政機關工作人民的工資收入也會減少,更是增長停滯,從而造成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下降,這是一個人的基本反映,也是會產生連鎖反應。同經濟發展快速相比,當各行各業足夠預見到未來發展的經濟前景的時候,人們的經營活動積極性更加強力,更加渴望一個公平競爭的存在,從而產生良性的循環,在此循環之下,行業繁榮,技術和服務能力手段也會同比改進進步,同時人們會更加渴望一種規則、一種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從而產生,守法,信法的自主性和自發性就自然產生,這筆單純的說教更加有利有力有理。
這樣的情況的出現不能一味是基本經濟出了問題,還有在此經濟模式下不愿意自我革新進步的人民,而基層群眾缺乏法治觀念。他們對法律沒有信任感、依賴感,人身依附、權力依附明顯,崇拜權力,敬權畏官以及官本位思想較濃。他們普遍不懂法、不知法或懂法、知法甚少,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法律。
昔日企業笑談,投資不夠山海關,現在筆者再加一句,人才不過山海關。經濟發展的不景氣,造成人才的大量外流的傷害,對于黑龍江省乃至東北來說已經展現出了威力和危害??墒侨瞬挪皇巧a,不可能科研速成,正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養是緩慢的,聚攏人才也是緩慢的。法治觀念淡薄有樹木關系呢?這是因為智力才能夠成為建設“法治龍江”的第一生產力來源,才是法治社會建設的第一位改變動力。面包會有的,因為這是物質,科研生產??墒菦]有生產面包的人,沒有法治觀念的人,談何法治社會的建設。“法治龍江”建設,從經濟開始,以重視人才為出發點。
[1]陶愛萍.中國公民法治精神的缺乏及其原因探析[J].陰山學刊,2006(01).
[2]高民政,華波.大國法治規模視野里的中國法治建設[J].探索與爭鳴,2006(04).
郭威威(1996-),男,白族,黑龍江,研究生,黑龍江大學,法律碩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