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哲 孫啟龍 季 濤 高 強
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纖維改性對聚丙烯粗纖維增強水泥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
張麗哲 孫啟龍 季 濤 高 強
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采用濃硫酸氧化法對聚丙烯粗纖維進行改性處理,通過試驗研究改性前后聚丙烯粗纖維在水泥砂漿基體中的分散性,以及其對水泥砂漿基體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可顯著提高纖維在水泥砂漿基體中的分散均勻性,并對水泥基復合材料的早期抗裂性能具有顯著的增強效果。
聚丙烯粗纖維,改性纖維,早期開裂性能,水泥砂漿
纖維增強水泥是以水泥砂漿為基體,通過摻入適量的纖維,使纖維均勻分散,并與基體復合,從而形成的一種新型建筑材料。水泥砂漿基體中的纖維可減少并阻礙微裂縫的產生,改善水泥砂漿基體的脆性,并明顯改善水泥基復合材料的抗裂性能。目前,纖維增強水泥材料在道路、橋梁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1]。
用于水泥增強的纖維種類較多,包括鋼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及合成纖維等,其中合成纖維又以聚丙烯纖維的研究與應用較多。聚丙烯纖維具有質輕價廉、物理化學性能優良等諸多優勢,特別是聚丙烯粗纖維,近年在水泥基復合材料中的應用逐漸增多[2-4]。但聚丙烯粗纖維自身存有缺陷,如表面能低、表面疏水、分子鏈上缺少活性官能團等,因而在水泥砂漿基體中很難分散均勻,其與基材的黏結強度欠佳。解決該問題的有效辦法就是對纖維進行改性處理。
本文主要通過纖維分散性試驗和平板開裂試驗,對比研究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前后對水泥砂漿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
1.1 試驗材料
水泥選用P.O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采用細度模數為2.5的優質河砂;拌合水選擇普通自來水;聚丙烯粗纖維由南通新帝克單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其主要性能參數見表1[5]52-54。
表1 聚丙烯粗纖維的主要性能參數

主要性能參數直徑/mm0.2長度/mm20密度/(g·cm-3)0.91斷裂強度/MPa591斷裂伸長率/%18.06
1.2 試驗配比
試驗時固定水泥砂漿的配合比,通過調整聚丙烯粗纖維的纖維體積率來研究其對水泥砂漿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
試驗采用的水灰比為0.5,水泥砂漿各組分的配合比為水泥∶砂∶水=1.0∶1.5∶0.5。聚丙烯粗纖維分別以0.3%、 0.4%、 0.5%、 0.6%、 0.7%的體積率摻入水泥砂漿中。
1.3 試驗方法
1.3.1 纖維改性
聚丙烯粗纖維的改性有等離子體處理法、化學氧化法、表面接枝處理法、偶聯劑處理法等多種[6]。本文主要采用濃硫酸對聚丙烯粗纖維表面進行氧化處理,通過改變聚丙烯粗纖維表面的粗糙程度和極性基團的含量,進而改善聚丙烯粗纖維的親水性,增強聚丙烯粗纖維與水泥砂漿基體之間的黏結強度。
纖維改性具體方法:將短切聚丙烯粗纖維放入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中,浸泡3 h,取出后水洗、晾干即可。
1.3.2 纖維分散性測試
纖維分散性測試采用取樣稱重法進行。將按照配合比配置的纖維增強水泥砂漿倒入抗裂模具中,振蕩抹平后從不同區域取出2塊質量均為1 kg的試樣,然后用水沖洗并篩取出纖維,并在(105±5) ℃下烘干至恒重,稱重即得樣品實測值。同時根據換算計算出每千克水泥砂漿含纖維的質量,即樣品理論值。再根據樣品理論值與樣品實測值的差值與樣品理論值之比計算出偏差,用于后續的研究與比較。
1.3.3 纖維增強水泥砂漿早期開裂性能測試
纖維增強水泥砂漿早期開裂性能測試采用平板開裂法。平板試模尺寸為720 mm×520 mm×30 mm,木質底板上間隔等距離釘有鐵釘。制作纖維增強水泥砂漿試樣時,先按比例稱取各組料,然后采用先干拌后加水拌合的方式攪拌均勻,最后倒入模具,振蕩抹平后置于溫度為24~26 ℃、相對濕度為 50%~60%的環境中,恒風速吹24 h。觀測裂縫變化情況,使用塞尺測量裂縫寬度,使用細繩和直尺測量裂縫長度,并做好試驗記錄[5]52-54。
2.1 纖維改性對纖維分散均勻性的影響與分析
聚丙烯粗纖維采用濃硫酸處理前后的顯微鏡照片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強酸處理后的聚丙烯粗纖維表面產生了明顯的刻蝕效果,出現了微槽,從而增加了纖維的表面粗糙程度。

圖1 濃硫酸處理聚丙烯粗纖維前后顯微鏡照片
以本文抗裂試驗中纖維體積率的中間值0.5%為例,測試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前后在水泥砂漿中的分散狀況,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前后纖維分散性試驗結果

纖維狀態水泥砂漿樣品總質量/kg纖維總質量/g樣品實測值/(g·kg-1)樣品理論值/(g·kg-1)偏差/%未改性10.9625.51.912.3318.03改性10.9525.52.112.339.45
從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后,隨機取樣的纖維樣品實測值與樣品理論值的偏差較纖維改性前顯著減小,說明改性聚丙烯粗纖維在水泥砂漿中的分散均勻性得到有效提高(纖維分散均勻性提高近1倍)。究其原因在于,改性聚丙烯粗纖維的表面粗糙程度增大,同時纖維的親水性能有所改善,故而纖維與水泥砂漿之間的界面黏結強度有所提高,這樣,纖維在水泥砂漿的攪拌過程中更易于與水泥砂漿基體結合,不會產生結團現象,故而提高了纖維的分散均勻性。
2.2 纖維改性對纖維增強水泥砂漿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與分析
含不同纖維體積率的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的水泥砂漿抗裂試驗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含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的水泥砂漿抗裂試驗

纖維體積率/%裂縫條數裂縫面積/mm20.0112299.50.310530.50.48173.50.55170.00.6492.00.7440.0
由表3可知,與未摻加纖維的基準水泥砂漿相比,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能使水泥砂漿的早期裂縫明顯減少。在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體積率為0.3%時,纖維增強水泥砂漿的裂縫面積較基準水泥砂漿減少77%;當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體積率為0.7%時,纖維增強水泥砂漿的裂縫面積較基準水泥砂漿減少98%。這說明,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對水泥基復合材料具有顯著的抗裂作用。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的摻入不僅可改善水泥砂漿內部的結構缺陷,而且能夠改變內部滲水通道的路徑,延緩或減少水分的散失,從而減少水泥基復合材料開裂的可能性。
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前后纖維增強水泥砂漿的早期抗裂性能的測試結果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前后纖維增強水泥砂漿裂縫面積對比

圖3 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前后纖維增強水泥砂漿裂縫條數對比
由圖2和圖3可以看出,改性聚丙烯粗纖維能有效減少纖維增強水泥砂漿產生早期裂縫,并減少裂縫面積。其中,當纖維體積率為0.3%時,摻加改性聚丙烯粗纖維的水泥砂漿裂縫面積要明顯小于摻加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的水泥砂漿;當纖維體積率為0.6%時,摻加改性聚丙烯粗纖維的水泥砂漿已無可見裂縫,摻加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的水泥砂漿仍存在少量裂縫。
此外,從圖2和圖3還可以看出,隨著改性聚丙烯粗纖維體積率的增加,水泥砂漿上的裂縫條數與裂縫面積都在逐漸減少,這說明改性聚丙烯粗纖維體積率對水泥砂漿的早期抗裂性能有影響。分析其原因,同樣是由于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后表面粗糙化及親水性能改善,使得纖維與水泥基體之間的界面黏結強度得到提高,水泥砂漿內部的滲水通道變得更為曲折,甚至被阻塞,進而減少了水分的揮發;同時,改性聚丙烯粗纖維的摻入使試樣內部孔隙結構中大直徑毛細孔增多,且毛細孔的數量隨纖維體積率的增加而增加,試樣內部毛細孔壓力減小,這樣,在水泥砂漿硬化收縮時,改性聚丙烯粗纖維可起到很好的抵抗早期收縮開裂的作用。
通過對聚丙烯粗纖維進行改性,研究了改性聚丙烯粗纖維在水泥砂漿基體中的分散性,以及其對水泥砂漿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并得出:
(1) 聚丙烯粗纖維改性可顯著提高纖維在水泥砂漿基體中的分散均勻性,以改性聚丙烯粗纖維體積率為0.5%為例,纖維分散均勻性較改性前提高將近1倍;
(2) 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可顯著提高水泥砂漿早期抗裂性能,且隨著纖維體積率的增加,水泥砂漿的抗裂效果越好;
(3) 改性聚丙烯粗纖維可進一步明顯提高纖維增強水泥砂漿早期抗裂性能,其阻裂效應較未改性聚丙烯粗纖維更有優勢。
[1] 汪洋,楊鼎宜,周明耀.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的研究現狀與趨勢[J].混凝土,2004(1):24-26.
[2] 呂進,陽知乾.聚丙烯粗纖維在混凝土中的應用[J].商品混凝土,2009(11):25-27.
[3] 王伯昕,黃承逵,何化南.聚丙烯(PP)粗纖維混凝土彎曲韌性與抗沖擊性能研究[C]//第十四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會議,2007:95-101.
[4] 王曉飛,丁一寧.聚丙烯粗纖維混凝土軸拉性能的試驗研究[J].混凝土,2011(1):81-84.
[5] 張麗哲,丁春奎,季濤.聚丙烯粗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的抗裂性能[J].上海紡織科技,2015,43(1).
[6] 李國忠,寧超,原海燕,等.改性聚丙烯纖維對水泥砂漿力學性能的影響[J].建筑材料學報,2010,13(2):135-138.
歡迎訂閱2017年《紡織標準與質量》

主要欄目:綜述、質量公報、質量認證、品種與質量、標準研究、測試技術、儀器與計量、標準信息和簡訊等。
自辦發行,定價25元/冊,150元/年(含郵資、包裝費)。
需訂閱者請隨時與本刊聯系,可通過郵政局或
銀行匯寄書款至本雜志社(請注明訂刊款),并告知訂閱者的郵編、地址、單位和姓名。
郵政局匯款
地 址:北京朝外延靜里中街3號紡科院內東樓1103室(100025) 《紡織標準與質量》雜志社
電 話:(010)65003779 65987317
傳 真:(010)65987317
電子郵箱:mag@cta.com.cn
銀行匯款
開 戶 名: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開戶銀行:工行北京八里莊支行
賬 號:020 000 380 901 441 588 4
《產業用紡織品》廣告投放熱線 021-62373227 62378228
Effect of fiber modification on early-age cracking resistance of polypropylene coarse fibers reinforced cement
ZhangLizhe,SunQilong,JiTao,GaoQiang
School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The polypropylene(PP)coarse fibers were modified with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oxidation method, and the fiber dispersion in the cement mortar matrix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arly-age crack resistance of the cement mortar matrix with before and after PP coarse fibers’ modification were studied by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P coarse fibers’ modifica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spersion uniformity of fibers in the cement mortar matrix, and it had 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effect on the early-age cracking resistance of cement 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polypropylene coarse fiber,modified fiber,early-age cracking behavior,cement mortar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4(2016YFB0303104)
2016-09-01
張麗哲,女,1982年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纖維在混凝土中的性能與應用
TS102.6, TU528.572
A
1004-7093-(2016)11-0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