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海,張 濤,周路露,胡 娟(.重慶城建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000; .重慶景帝園林藝術有限公司,重慶 4047;.重慶黎昌園林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004)
預制梁張拉向上撓曲的梁端防損
趙德海1,張 濤1,周路露2,胡 娟3
(1.重慶城建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0010; 2.重慶景帝園林藝術有限公司,重慶 401147;3.重慶黎昌園林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0014)
預制梁是在臺座上澆筑成型,臺座面平齊,作為梁體的支撐面。預應力張拉時,改變了預制梁的狀態,中部向上撓曲后,梁端成為支點,既有向中部的變形,又成為承受整片預制梁的受力支點。梁端混凝土容易破損、拉裂,影響預制梁的成型質量,對耐久性、外觀也不利。閬中嘉陵江四橋預制梁采取了配合比優化、梁端臺座處理、工藝措施加以控制,成效明顯。
預制梁;破損;臺座處理;調平鋼板
公路橋梁預制梁是在預制場制作成型,用架梁設備架設安裝,具有能克服地形困難、免于搭設支架、半工廠化制作、加快進度的特點,在公路橋梁中應用廣泛。
預制梁在臺座上澆筑成型,施加預應力后,壓漿封錨,再架設安裝。預制梁預應力鋼束布置于腹板,呈兩頭高中部底的豎向彎曲狀。施加預應力后,彎曲應力會使預制梁中部豎向向上撓曲,撓曲度受混凝土配合比、齡期、振搗、養護等因素影響,與預制梁的跨徑成正比。即使在預制臺座上設有反拱作為張拉撓曲的預防措施,也僅僅是使預制梁腹板在撓曲后呈水平直線,預制梁本身受彎曲應力撓曲不可避免,這是預制梁生產中存在的普遍現象。
預制梁豎向向上撓曲后,中部脫空與預制臺座產生間隙,兩端成為支點。梁體豎向向上撓曲,兩端頭勢必有向中部變形發生,改變了梁體水平平展與臺座的貼合擱置狀態。梁端頭在向中部變形、向上撓曲的情況下,成為承受整片預制梁的受力支點,應力集中且與臺座產生滑移,梁端混凝土會被拉裂、產生裂紋、掉塊缺角、破損、以致被破壞,影響預制梁的成型質量,傷害預制梁耐久性,影響橋梁外觀。
在閬中嘉陵江四橋預制梁(T梁)生產過程中,從混凝土配合比、張拉齡期、施工工藝、預制臺座梁端處治等方面入手,制定針對性的措施,使預制梁在制作過程中避免了張拉撓曲的梁端破損,成型質量得到有效控制。
閬中市嘉陵江四橋預制(T)梁為8跨,分左右幅,每跨12片,共96片。梁體跨徑41.25 m,梁高2.5 m,混凝土強度等級C50。中部30 m范圍內標準斷面腹板寬20 cm、馬蹄48 cm×40 cm(斷面Ⅰ—Ⅰ),兩端各5.625 m漸變為(斷面Ⅱ—Ⅱ)腹板寬32 cm、馬蹄60 cm×70 cm。具體結構見圖1。
預應力鋼束N1~N5,其中N5為2束,共6束,每束由9φ15.2鋼絞線組成,采用后拉法施工。N1~N4由下而上依次布置于腹板內,N5并排布置于腹板底。預應力鋼束自中部向兩端翹起,錨固于梁體端頭(圖2)。

圖1 預制梁構造

圖2 預應力鋼束布置

圖3 預埋調平鋼板
采用在橋上預制,澆筑混凝土臺座。臺座寬度與預制梁腹板寬尺寸一致,中部寬48 cm,端部漸變為60 cm。定型鋼模板配附著式振動器。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梁體在預應力施加后,中部會產生向上3.5 cm的撓度,梁體的端頭因變形易受到損傷。
分析了梁體在預應力下變形產生的原因,盡量減小梁體的受力變形;受力變形始終存在,且減小有限,重點是在減小梁體端頭受力變形的阻力,并滿足承受梁體自重的要求。
2.1 混凝土配合比
預制梁混凝土C50,強度等級高,膠凝材料需用量相應較大,在其他材料不變的情況下,會降低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在預應力施加后,變形有增大的趨勢。配合比的設計原則,是增大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減小預制梁的受力變形,縮小梁端的變形量。在滿足強度的情況下,控制膠凝材料總量。經多次試驗驗證,將膠凝材料總量控制在500 kg/m3。膠凝材料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能使混凝土在受力情況下,減小徐變。優選級配良好,屬Ⅰ區范圍的粗細骨料,增大粗骨料用量,減小砂率,使混凝土彈模有增大趨勢[1]。摻入聚羧酸型高性能外加劑,減小水灰比,將水灰比控制在0.3,用水量減少,混凝土中的空隙相應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相應減小。
2.2 臺座端頭處理
預制梁底設有支座調平鋼板(圖3),調平鋼板出露于梁底,在制作時埋入梁端,預先設置為與橋梁縱坡一致的坡度。在預制梁安裝時,調平鋼板擱于水平的支座上,調平鋼板預設的坡度轉換到梁體上,就能將梁體調整為橋梁設計縱坡一致,滿足橋梁設計各種縱向坡度的變化。
針對梁底設有調平鋼板的特點,可將梁體受預應力向上撓曲,端頭支點受力轉移到調平鋼板上,就能防止混凝土的單點受力,調平鋼板能滿足成橋后的恒載與活載受力要求,也就足夠承受梁體本身荷載。在調平鋼板與臺座鋼板間涂抹潤滑油脂,兩者之間滑動變形阻力減小,既不限制調平鋼板位移,也不損傷梁體混凝土及臺座鋼板。
2.2.1 穿帶孔
要使調平鋼板出露于梁體,需對臺座梁端部位進行相應處理(圖4)。臺座在預制梁端橫隔板附近設安裝起吊索具的穿帶孔。穿帶孔順梁體長40 cm,與調整鋼板間隔20 cm,在梁體澆筑時用木楔支墊鋼板1,使其與梁體底面平齊并支墊牢固。在預應力施加前將木楔松開,拆除鋼板1。

圖4 梁端臺座處理
穿帶孔將臺座分隔為Ⅰ、Ⅱ區(靠近梁體中部為Ⅰ區,端部為Ⅱ區)。
2.2.2 調平鋼板出露
臺座Ⅰ區與梁底面平齊,臺座Ⅱ區(梁端部位)低于臺座Ⅰ區(梁體中部)2 cm,與梁底間隙2 cm。調平鋼板擱置臺座Ⅱ區上并敷上一層油脂,調整坡度,滿足預制梁安裝后的橋梁縱坡要求,在澆筑后,調平鋼板便出露于梁體。
因臺座Ⅱ區與梁底間隙2 cm,在調平鋼板的前后設置木板2、3,木板2、3厚度2 cm,木板在受擠壓時,自身變形能保護梁體混凝土免于受損。支墊于臺座Ⅱ區上,使其梁底在成型后底面平齊。木板2、3與臺座之間均敷上一層油脂,減小木板位移時的阻力。
2.2.3 混凝土及預應力
在澆筑過程中,坍落度應控制在配合比范圍內,充分振搗,排出氣泡,使梁體混凝土充分密實,并將浮漿清理排出。澆筑完成后,及時覆蓋酒水養護,保證混凝土硬化需水量,充分硬化。
按設計要求,張拉齡期大于或等于5 d,強度達90 %再進行預應力張拉。張拉時,拆除穿帶孔的木楔及鋼板1,穿帶孔梁體成為自由區段。臺座Ⅱ區范圍內的調平鋼板、板2、板3在中部梁體向上撓曲,端頭向下的變形影響下,木板2、木板3受擠壓變形,調平鋼板成為受為支點,穿帶孔板1拆除后,向內的位移不受阻擋,與臺座Ⅱ區面之間有潤滑油脂,滑動也較自由。
采取了優化配合比、梁端臺座處理、施工工藝的控制措施后,預制梁的生產順利進行,梁端在張拉后未出現裂紋、缺棱掉角、梁體損傷的現象,梁體完好,尺寸準確、外觀優良。證明措施可靠,處理得當,可以為預制梁制作時梁端防損控制提供一些借鑒。
[1] SCG F51-2010 橋梁高性能混凝土制備與應用技術指南[S].
趙德海(1964~),男,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企業與工程管理工作;張濤(1978~),男,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管理與技術創新工作;周路露(1983~),女,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市政工程管理工作;胡娟(1983~),女,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市政園林工作。
U445.47+1
B
[定稿日期]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