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當選對今年人民幣匯率有難以避免的沖擊。筆者上調今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至7。而展望明年,雖然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加,但美國經濟能否承受過高利率和強勢美元尚待考驗,對于未來美元走勢與美國經濟預判仍有分歧
特朗普當選對今年人民幣匯率有難以避免的沖擊。筆者上調今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至7。而展望明年,雖然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加,但美國經濟能否承受過高利率和強勢美元尚待考驗,對于未來美元走勢與美國經濟預判仍有分歧。
美國大選特朗普勝出后,人民幣開啟了對美元快速貶值的態勢,讓市場頗感意外。畢竟大選前不少預測認為,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最終選舉結果對人民幣走勢影響有異,普遍認同希拉里當選或使人民幣貶值,而特朗普當選對人民幣匯率有利,原因是特朗普缺乏政治執政經驗且奉行反全球化施政綱領,一旦當選會使得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促使美元指數回落,有助于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
然而,筆者在11月1日《美國選舉無礙人民幣貶值趨勢》文章中卻預判,無論大選結果如何,今明兩年人民幣貶值壓力都會存在。原因在于特朗普早前曾就美聯儲在加息一事上遲遲按兵不動做出強烈批評,上臺后加息的可能性同樣存在。同時,避險需求與特朗普減稅、增加基建支出的承諾也可能短期內支持美元,給人民幣帶來貶值壓力。當時筆者預測人民幣今年年底貶到6.8,明年年底貶值到7.3。
美國大選公布當日,僅僅是前期美元指數一度下探,而后伴隨著特朗普勝選局勢更加明朗,美元指數強勢走高。自11月9日美國特朗普勝選結果公布至今,美元指數從97.9升至100,漲幅2.2%,期間美元指數曾一度跌至95.9,以此低點看來,已漲4.3%,顯示了金融市場對特朗普勝選前景的看好。
而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連連下跌也不奇怪了。盡管中國官方表示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空間,且從貿易逆差與經濟基本面來看,也不支持人民幣大幅貶值,但人民幣對美元一再突6.7、6.8的心理防線,顯然并非國內基本面發生變化,實則是美元走強的被動所致。
實際上,此次美國大選確實有兩大超出預期之處。一是與廣泛的民調結果相悖,特朗普意外勝選;第二個更加超出預期的是共和黨大獲全勝,取得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而此前普遍預期是共和黨僅能維持眾議院的控制權。在筆者看來,這上述兩點加大了投資者對特朗普選舉承諾兌現的預期,特別是增加基建投資的施政綱領,尤其有利經濟增長和通脹。而在兩院多數共和黨席位的背景下,減稅亦有可能會有推進。此外,特朗普提出的對金融監管松綁也對華爾街有利。
上述三項政策,即減稅、基建以及放松對華爾街的及金融監管,亦都支持美元將短期內繼續走強。同時,這一邏輯也得到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的創始人達里奧的支持,近日達里奧發文表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將增加財政刺激措施,類似于里根時代一樣,意味著債券三十年的大牛市可能已經見頂。
此外,筆者在早前文章《美國選舉無礙人民幣貶值趨勢》中提到的支持美元走強的三點原因也同樣適用:一是美國經濟基本的超預期好轉、通脹與就業指標符合12月加息條件。而以往特朗普對美聯儲低利率提出批評,預計明年加息頻率更高;二是英國脫歐和未來歐元區政治風險上升,極大打擊英鎊和歐元;三是前期國內資產泡沫積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幣貶值壓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特朗普勝選對人民幣難免產生貶值壓力,但即便如此,相比于其他國家而言,人民幣的幅度仍然是要低一些。可以看到11月8日大選至今,人民幣從6.787貶至6.869,跌幅1.2%,相比之下,幅度要遠小于日元、歐元、澳元分別為3.8%、2.5%、2.8%的跌幅。此外,受到特朗普上臺的影響,反向指標墨西哥比索短短幾日從大選當日18.3貶至20.2,跌幅超過10%。
如此看來,特朗普當選對今年人民幣匯率有難以避免的沖擊。筆者上調今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至7。而展望明年,雖然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加,但美國經濟能否承受過高利率和強勢美元尚待考驗,對于未來美元走勢與美國經濟預判仍有分歧。
筆者近日在美國拜訪機構投資者,投資者明顯分為兩派,有觀點認為當前美國經濟復蘇可以持續,國債收益率會突破3%,支持美元強勢上漲趨勢,也有觀點認為,未來不確定性較強,包括特朗普和共和黨的關系,以及基建和減稅能否快速落實,都是很大的不確定性,強美元態勢不可持續。
此外,考慮到危機后的八年時間,美國結構性改革進展緩慢,如制造業占GDP比重處于下降趨勢、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等,當前美國經濟轉好一定程度上與貨幣政策依賴有關,且加息和美元走強一定程度上透支市場預期。因此,明年美元上漲勢頭可能不如今年年末,波動會有所加大,筆者維持對明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最多到7.3的判斷。(感謝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供稿,本文作者沈建光,經濟學博士,現任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 首席經濟學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