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是一種犬貓耳道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患病動物的耳部皮膚出現紅斑、脫皮、疼痛和瘙癢癥狀,犬的發病率為5%~20%。
1.發生原因
外耳道內有異物進入(如泥土、昆蟲和帶刺的植物種子等),存在有較多耳垢,進水或有寄生蟲寄生(如芥螨),垂耳或耳廓內被毛較多時水分不易蒸發而導致外耳道內長期濕潤,濕疹、耳根皮炎的蔓延等諸多因素均可刺激外耳道皮膚引起炎癥。
2.臨床癥狀
初期只見外耳道潮紅、水腫、發癢,自耳道流出淡黃色漿液性分泌物,沾污耳下部被毛。患犬表現不安,常搖頭晃腦或磨蹭搔抓耳朵。隨著病情發展,局部腫脹加劇,或出現膿皰,流出棕黑色惡臭的膿性分泌物,常導致耳根部被毛脫落或發生皮炎,病犬聽力降低。轉為慢性時則聽力時好時壞,反復發作,并引起耳道的組織增厚,甚至發生腫瘤,導致耳廓皮膚增厚、耳廓變形和聽覺障礙。
3.臨床診斷
一是詢問病史及生活史,了解患犬的基本情況;二是取外耳道皮膚刮取物進行涂片檢查,顯微鏡下觀察病原形態;三是取外耳道皮膚刮取物進行真菌檢查,在伍德氏燈下觀察,呈綠色熒光即為真菌感染性外耳炎。
4.犬外耳炎的治療
(1)急性外耳炎的治療。用0.1%新潔爾滅在37~38℃狀態反復沖洗耳道,直至用檢耳鏡能看清骨膜為止。沖洗后向耳道內涂抹抗生素軟膏和強的松軟膏,真菌性外耳炎可向耳道內涂抹抗真菌膏劑,如達克寧軟膏,直至耳內鱗屑消失。急性化膿性外耳炎伴有體溫升高,應及時應用氨芐青霉素按每公斤體重0.03克內服,一天兩次,連用5天,以防繼發中耳炎。
(2)慢性和復發性外耳炎的治療。確定病因后進行消炎處理,并在首次治療后,每隔2~4周復診1次。如果有嚴重的組織腫脹、潰瘍和明顯的皮炎,就要進行全身性抗生素治療。
5.犬外耳炎的預防
日常清洗耳道對于預防犬外耳炎的發生很有必要。在給犬洗澡或者外出時,一定要保護好犬的耳朵,防止水和其他異物(麥芒、沙子)進入耳道。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城郊動物衛生監督站 高魁 郵編:017000;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獸醫事業管理局 王劍飛 郵編:015000;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農牧林水局動物衛生監督檢驗所 王建軍 郵編:0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