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松原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就業會議精神,通過暢通就業渠道,改善創業環境,完善優惠政策等方式,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取得了明顯成果。截至10月末,全市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人數約達7000人。
一、認真開展調查摸底。通過上門走訪等形式,詳盡掌握返鄉農民工的數量和分布,了解他們的思想和生產生活狀況。通過建立農民工返鄉就業臺賬,將他們的基本情況、聯系方式、求職意向、技能需求、就業意愿、創業計劃等情況登記在冊,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服務。
二、營造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氛圍。充分利用各級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積極支持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的政策,宣傳農民工在外打拼、返鄉創業成功的好典型、好做法,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在電臺、電視、報刊上開辟專題,宣傳返鄉創業典型,營造返鄉創業的社會氛圍,同時,利用鄉情、親情、友情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
三、構建城鄉一體人力資源市場。逐步加強勞動力信息網絡建設,并且與各縣(市、區)、鄉(鎮、街)、村屯連通,逐步形成“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城鄉對開”的就業信息平臺,將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招聘會與“送崗下鄉”活動相結合,將人才市場招聘與網上招聘相結合,充分發揮駐外機構、在外務工農民信息員作用,形成搭配合理、覆蓋全面、立體交叉、切實有效的就業促進平臺。
四、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積極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重點在小額貸款、土地使用、稅費減免等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一是對有創業意愿、農民工創辦的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按政策減免稅費。二是對自主創業和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符合條件的給予1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三是對進入省內城鎮自主創業并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經人社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后,可享受當年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數額50%的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截至10月末,全市共有167人享受補貼政策。
五、建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基地。利用工業集中區、商場、合作社、空場地為農民工提供創業支持,吸引有一定經濟基礎和創業經驗的農民工進入區域內進行創業,帶動更多的農民工就業。截至10月末,全市共建立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26個,創業基地投資規模達13.95億元,總面積達1.7萬平方米,創業人數4852人、帶動就業人數達82150人。
六、創建高質量就業示范行政村。2016年,松原市將寧江區善友鎮后官村等10個行政村定為高質量就業示范行政村。10個行政村共有勞動力資源13813人,轉移就業人數達9604人,自主創業戶數為597戶,自主創業帶動就業人數為2021人,有技能務工人數達3716人。
七、扎實推進農村就業制度綜合改革試點。2014年以來,扶余市、前郭縣先后被列為試點縣(市)。目前扶余市就業服務達到全覆蓋,新建鄉、村人力資源市場70個,打造“半小時就業服務圈”88個,完善了鄉、村互聯網,20多萬農民工享受到家門口的就業服務。前郭縣加強農村就業體制機制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就業工作機構,根據本地發展特點和資源狀況,村、鄉、縣逐級制定了轉移就業3年和5年規劃。
八、建立農民工市民化服務中心。扶余市建立了1個農民工市民化服務中心,設置了12個服務窗口,全年接待農民工及其家屬100多人次,為其提供了政策咨詢和有關服務。前郭縣農民工市民化服務中心定于長山鎮繁榮村,服務中心共分為4個區域,分別為大廳辦事區、配套服務區、文化活動區、培訓區,各種制度、軟硬件建設、人員已經配備到位。目前,長山鎮有進城務工人員1756人,服務中心已經為262位農民工提供了基本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