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秋糧收儲工作已全面展開。今年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一年,取消玉米臨儲政策,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給糧食收儲帶來了一系列新變化。吉林市通過延展糧食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提高糧食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扎實做好秋糧收儲工作。
清早,在吉林省博大生化有限公司門前,源源不斷的運糧車已經排起長龍。作為吉林市重點糧食加工企業,博大生化有限公司每天的玉米收購量在3000噸左右。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之前,國家實行糧價保護,企業經常遭遇高成本、難收糧等經營瓶頸。今年糧價的放開,為企業的發展贏得了更廣闊的空間。
有了原料基礎,企業將進一步加大食用酒精、無水乙醇、蛋白飼料等領域的研發力度,努力打造優質白酒的原料基地、品牌白酒的灌裝基地、新型基酒的釀造基地,生物能源的供應基地,讓吉林玉米“就地生金”,以更加合理的方式穩定糧食市場價格和種糧農民收入,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近年來,吉林市在狠抓田間管理,保證糧食質量的同時,還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扶持燃料乙醇、博大生化等一批骨干企業做大做強,為糧食就地加工轉化提供了有效保障。
同時,吉林市把握關鍵環節,全力做好今年秋糧收儲工作。今年全市商品玉米總量達420萬噸,要全部收購入庫,在市場化的前提下,積極協調“購銷儲運加”各個環節有序運轉,引導多元市場主體開展市場化收購,確保“有人收糧”;籌措糧食收購資金,確保“有錢收糧”;統籌收購能力總量,確保“有倉收糧”;引導農民適時售糧,確保“有人賣糧”;開展產銷合作,確保“有人買糧”。此外,吉林市在引導農民賣糧方面全面加強宣傳工作,確保新的政策走向宣傳到位,農戶自行存糧的風險提醒到位,預防壞糧的方法傳授到位,農業調結構的必要性講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