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
(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遼寧沈陽 110102)
里約奧運會中國女籃防守能力研究①
袁峰
(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遼寧沈陽 110102)
該文通過對中國女籃在里約奧運會中防守狀況的分析,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法、對比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對里約奧運會中國女籃對加拿大、中國女籃對塞內加爾、中國女籃對西班牙、中國女籃對塞爾維亞、中國女籃對美國比賽技術指標進行了統計和對比分析。剖析了中國女籃防守差距的根源,根據世界女籃防守發展的動態和趨勢,為提高中國女籃的防守訓練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第31屆奧運會 中國女籃 防守能力
里約奧運會圓滿結束,在8月14日中國女籃與美國隊的比賽中,隨著終場哨響,中國女籃的里約之行就此結束,除了與塞內加爾獲勝外,4戰皆墨,無緣晉級??v觀整個賽程,中國隊的防守與世界強隊相比,仍有不少差距。特別是在比賽“咬分”階段,防守暴露出不少問題,讓對手輕易得分,可以說防守是這支年輕中國女籃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何提高防守質量,是中國女籃的迫切需要,也是現代籃球的運動的大勢所趨。該文通過觀看比賽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為中國女籃防守訓練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第31屆里約奧運會中國女籃對加拿大、塞內加爾、西班牙、塞爾維亞、美國5場比賽中的防守指標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中國知網有關的女籃防守戰術方面的文章、專著,并從FIBA籃球官方網站上下載防守方面的數據。
1.2.2 錄像法
采用錄像觀察法,對比賽狀況進行了觀察和分析。
1.2.3 對比分析法
將中國女籃與加拿大、塞內加爾、西班牙、塞爾維亞、美國進行防守技術和防守配合的對比分析。
1.2.4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

表1 個人防守技術統計表

表2 中國隊與對手常規防守指標情況分析

表3 中國與對手防守戰術運用情況統計表
2.1 個人防守能力分析
個人防守能力是反映運動員個人掌握防守技術的熟練程度,以及在防守技術準確、合理地組合運用水平方面的綜合體現。從賽后技術統計排名中,不難發現,3項最具代表性的防守指標,中國隊員的排名分別是第9名、第22名和第15名,說明中國女籃沒有顯著的核心防守隊員。在比賽中,無法有效地彌補團隊防守能力。中國隊對對手重點隊員的防守缺乏有效限制,如塞爾維亞隊阿娜·達波維奇,而對手在限制中國隊得分隊員環節上做得比較好。在失利的4場比賽中,對手總是能夠對中國女籃的重點隊員(陸雯、孫夢然、陳曉佳)進行有效遏制。整體的穩固性依靠個人的基礎,個人防守能力突出,整體防守能力也自然強大。防守雖然不如得分顯眼,但贏球靠防守,要守好需要平?;竟Φ姆e累,賽場上更需要有耐心、有判斷力和體力,另外腳步移動速度是關鍵。而我們的個人防守能力普遍較差,需要在訓練中加強。
2.2 全隊防守能力分析
在籃球比賽中,失分越少說明防守越好,中國隊與對手的比賽中,中國隊場均失分85.6分(見表2),對手的失分是74.2分,說明中國隊防守能力比對手弱。特別是在與加拿大、西班牙、美國這些世界強隊的比賽中,失分較多,說明全隊防守、全隊協防存在不足,讓對手抓住漏洞,形成得分。
在籃球比賽中,有出色的防守蓋帽隊員,對于球隊防守能力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中國隊場均蓋帽比對手少一個,中國隊是除美國隊外全隊身高較高的隊伍,尤其是內線,但我們的場均蓋帽反而比對手少一個,內線沒有形成很好的防空火力,對手突破進來后輕易得分,這是中國隊值得反思的地方,如與塞內加爾一戰,對手有4個蓋帽,而我們一個沒有。
搶斷球是籃球的基本防守技術,對進攻方有很強的防守侵略性,也是籃球比賽中由守轉攻的重要手段。中國隊在與塞爾維亞的比賽中,在第三節關鍵的追分階段被對手搶斷多次,且大多形成了得分,最后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在與美國隊的比賽中,第一節對手就以兇悍的防守,造成中國隊傳接球困難,被搶斷數多,失誤連連,所以,中國隊以后要加強搶斷球的訓練。
搶籃板球是籃球運動最重要的基本技術之一。中國隊與對手的比賽中,場均比對手少4.8個籃板球,與塞內加爾的比賽中,后場籃板球多于對手,贏得了比賽;其余4場比賽,后場籃板球皆少于對手,中國隊輸掉了比賽。特別在與加拿大、西班牙的比賽中,對方球員雖然身高不及中國隊,但都有出色的力量和對抗,拼搶籃板球意識強,內線球員孫夢然、黃紅玭、陳楠都是高大型內線,但腳步靈活移動相對薄弱,就需要加強全隊籃板球的保護,在與加拿大、西班牙、塞爾維亞的比賽中,對手通過沖搶方式屢次成功獲得前場籃板,需要引起中國隊重視。
犯規防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防守能力的高低,過多的犯規就會消弱自己在比賽中的戰斗力。在中國隊與對手的比賽中,中國場均犯規比對手少4.2次,說明中國隊主力隊員很好地控制犯規次數,在比賽中不受犯規次數的困擾,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中國隊防守不夠兇悍、強硬。
失誤次數的多少反映了一名隊員或一支球隊之戰術水平的高低以及在對抗激烈的競賽中運用技戰術的能力。在中國隊與對手的比賽中,中國場均造對手失誤14.6,對手場均造中國失誤14.4,場均比對手多0.2次,但中國隊失誤集中在比賽關鍵時刻,與加拿大、西班牙、塞爾維亞的比賽,都是在追分的關鍵時刻,失誤造成對手反擊得分,最終遺憾輸掉了比賽。中國隊以后的訓練中要加強練習,增加隊員配合之間的默契性,減少失誤次數。
2.3 全隊防守戰術配合質量分析
半場人盯人防守戰術是現代籃球戰術體系防守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以盯人、防球為主。里約奧運會,中國隊運用半場人盯人防守均值為63次,對手均值為70.2次,相差7.2次,主要是因為對手發動快攻與銜階段進攻多于中國,如,在與美國隊比賽中,對手第一節形成多次快攻和銜階段進攻,中國隊在防守過程中不能有效地形成半場人盯人防守,對對手的防守有效性也就無從談起。
該屆奧運會女籃運用區域聯防次數為0,主要因為女籃的技術特點是以隊員無球跑動投射,外線精準為特點,區域聯防不能很好地限制對手外線得分,因此,該屆奧運會區域聯防次數為0。
全場人盯人防守這種緊逼要冒一定的風險,進攻方會抓住突破緊逼后無人防守的機會上籃。里約奧運會,中國隊全場人盯人防守均值為18.8,對手均值為12.6,相差6.2次,但中國隊全場人盯人防守成功率低于對手,說明中國隊移動速度較慢,一防一的情況下很難限制住對手,要么得分,要么犯規。另外體能不足也是全場人盯人防守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
全場區域緊逼戰術以奪取球權為目的,守區盯人,連續組織封堵夾擊,積極搶獲球權繼而進行攻擊的一種戰術。該次奧運會,全場區域緊逼防守各隊運用的不多,多在每節比賽的最后一部分運用,中國隊場均使用1.2次,對手場均使用1.6次,但對手的使用成功率高于我們。說明對手對于比賽節奏的變化要優于我們;其次,運動員對比賽中切換不同防守戰術的意圖不明白,轉換意識無法跟上,不能做到運用自如;最后,由于比賽經驗的不足而造成不該出現的失誤。
(1)中國女籃缺乏核心防守隊員,個人防守特點也不突出,影響整體的防守效果。
(2)中國女籃搶斷球、后場籃板球、防守犯規與防守效率均落后世界強隊較多。
(3)中國女籃防守戰術運用配合還不夠默契,造成防守配合行動的失敗。
(1)中國女籃在平常的訓練中要加強個人防守技術,增強腳步移動速度,建立積極的進攻性防守理念。
(2)中國女籃要強調整體防守,強化整體防守意識,加強搶斷球和后場籃板球訓練,減少防守犯規,提高防守效率。
(3)加強中國女籃防守的針對性,加強防守戰術和防守技術的合理性,提高整體防守的默契程度。
[1]馬策.第14屆世界女籃錦標賽中國女籃防守問題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3):100-101.
[2]盛峰.第29屆奧運會中國女籃與世界強隊防守能力的比較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9(2):55-57.
[3]張四清.第28屆奧運會女子籃球比賽八強與中國隊攻坊技術統計分析與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8(2):61-63.
[4]宋君毅.第15屆世界女籃錦標賽女籃格局及中國女籃攻守技戰術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7,29(3):56-58.
[5]王守恒,宮魯鳴,李曉勇.中國女籃防守觀念轉變與創新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7(4):59-61.
[6]世界籃球官方網站[EB/OL].http://www.fiba.com.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247
G841
A
2095-2813(2016)12(a)-0247-03
袁峰(1991,1—),男,漢,安徽銅陵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籃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