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復興
綠色施工理念下房屋建筑工程的幾點思考
余復興
作為我國的經濟支柱產業,現階段的建筑行業面臨各種嚴峻的考驗,而伴隨著現代生活理念的轉變,綠色環保成為社會公眾的共同追求,綠色施工技術成為解決之道。堅持綠色施工技術的不斷創新,在建筑施工中不斷實踐與應用綠色環保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技術措施的優化,為現代建筑行業更好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現代環保理念的思維大潮中,綠色施工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大勢所趨,為現代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助力,意義非凡。首先,它是對傳統施工技術室外重新審視,通過實行環保節能、較少物質化的清潔生產模式,踐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是綠色施工技術的綜合運用。其次,有利于實現建筑模式的轉型,針對施工過程設計科學的綠色方案,并將涉及生態環境保護、資源與能源利用、社會與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的綠色施工模式,協調、綜合的作為一個整體概念實踐運用到施工中。再次,有助于促進建筑工程綜合效益的提升,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實現最佳的理論結合點。最后,改變傳統建筑施工破壞土地資源、浪費水電資源、廢棄建筑材料的缺陷,克服諸多的客觀因素,創建生態環保型建筑環境。
為滿足現代人日益多元化的發展需求,建筑工程建設日新月異,促進了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發展。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隨著環保理念的廣泛普及成為現代工程建設的重要技術方法。落實綠色施工技術,是堅持科技創新,深化環保理念的必然結果,是新形勢下構建現代建筑生態工程的前提保障與先決條件。在現代環境保護理念及資源效益相結合的基礎上,綠色施工是一種關于建筑工程開發實施的環保型的現代施工技術理論。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堅持資源高效利用的核心及環保優先的原則,通過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措施,追求高效、低耗、環保,盡可能地減少建筑施工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對工程質量安全、水電能源、建筑材料等資源統籌兼顧,實現最大限度的節約,這就是綠色施工技術,涉及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物質化生產的減少、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等諸多領域。現代建筑技術的理論發展和升華,催生了綠色施工技術,為優化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構建和諧的人文生態居住條件,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并且處處體現了現代建筑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環保理念。在工程開發過程中,實現資源的高效開發,及自然生態居住環境的優化,同時,保證建筑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具有環保、高效、節能的技術特點。

1.在節約水資源方面
嚴禁無措施澆水養護混凝土,必須采取有效的節水措施進行現場的攪拌和養護,一旦發生臨時用水的情況,必須使用節水型產品。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嚴格按照定額指標進行分別的計量管理。為保證施工中循環水和非傳統水源的利用量不小于30%,施工現場的設備、車輛、機具沖洗用水安裝必備的循環用水裝置,噴灑路面、綠化澆灌等盡量不使用市政自來水,優先使用非傳統水源,以此來保護地下水環境。在缺水地區或是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地區,利用隔水性能較好的邊坡支護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基坑降水抽取地下水。若是基坑開挖抽水量超過50萬m3,為避免污染地下水,應及時進行地下水的回灌。
2.在節約土地資源方面
遵循合理布局的原則,根據工程的規模及施工的需求等條件,進行施工臨時設施的搭建,不宜占用規劃紅線以外的場地、綠地、耕地,減少廢棄地和死角,確保布置緊湊。由于施工被破壞植被形成的裸土,應盡力避免土壤的侵蝕、流失,必須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并在施工結束后,進行場地恢復或是合理的綠化。同時,施工現場應避免對周圍場區及古木名樹的破壞。
3.在節約建筑材料方面
減少非實體性材料的消耗,從材料的采購、入庫保管、堆放、配送等環節著手,加強管理。為防止材料的損壞和遺漏,在施工現場合理科學的布局的基礎上,繪制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根據布置圖就近堆放材料,選用適宜的工具和裝卸手段,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另外,對各種木作業工程,不得隨意開料和錯開料,嚴格按照計劃放樣開料,為利于綜合使用,可在開料后將剩余板塊依大小整齊堆放。各短料、邊角料分類清理,集中堆碼備用。對開料現場進行及時清理。
4.在節約電力能源方面
在充分了解施工現場情況的基礎上,對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方案進行詳細的編制。根據用電量設計布置施工現場的供電網絡,為避免電纜的浪費和減少線路,應采用合理的電纜直徑、簡捷的線路。照明設計的照度不宜超過最低照度的20%,以滿足最低照度為準則。生活區在滿足照明要求的同時減少耗電量,可以采用低壓照明用電,并由專人負責專閘控制,合理供電時間。施工現場辦公區嚴格按照用電規定,采用節能型燈具,低壓電源照明,做到人走燈滅,及時關閉辦公用品的電源。
5.在環境保護方面
第一,控制揚塵污染,采用混凝土硬化主要道路、大模板堆放場地、材料堆放加工區等區域,硬化或是綠化裸露的場地,用氈布、塑料等覆蓋臨時堆放的土堆,為在根源上控制揚塵污染,對施工現場實行全封閉管理,避免產生的粉塵向外彌散,另外使用合格的綠色阻燃密目網,整齊扎牢,上下全部圍護,全封閉腳手架。
第二,控制水土污染,為保證排水通暢,應在生活區的下水管線設置過濾網,連接市政污水網,及時清理食堂的隔油池,并做好施工現場臨時廁所化糞池的抗滲處理工作。
第三,控制噪聲污染,施工現場應選用低能耗、噪聲小、技術含量高、性能好的電動工具,將噪聲大的機具合理布局,盡可能遠離周邊居民區一側,為強噪音設備進行降噪防護處理。
第四,控制光污染,施工過程中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減少夜間作業,盡量在白天完成主要的工作,若是必須在夜間作業,應將燈光照明方向進行合理的調整,減少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干擾,同時為避免直接照射居民區,要控制吊塔上鏑燈是朝下的。
第五,控制固體廢棄物,將其分類處理進行堆放,并有明顯的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的標識,特別是分類收集并封閉存放危險的固體廢棄物,在達到一定數量后委托有資質的環保部門統一處理,其他一般廢棄物分類收集交給廢品回收單位,若能循環重復使用的盡量不浪費。
6.在施工現場臨建方面
采用周轉式活動房作為現場辦公房和生活用房,并且充分利用已有的圍墻,或是裝配式圍擋封閉,提升材料的可重復性使用率。對于像施工日志、施工日報表、會議紀要等文檔可使用電子版,避免紙質載體,另外還可以在施工前完成貼面類材料的總體排版策劃,降低辦公耗材。
房屋建筑工程的綠色施工技術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降低能耗,保護環境,施工單位要認真做好每個施工環節,確保民眾的根本利益。
(作者單位:鄭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