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華
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技術選擇
王冠華

目前我國相關的房屋建筑工程事業發展日漸成熟,這主要體現在當下我國施工單位對相關的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技術革新——綠色建筑設計。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是一個聚集了財力、物力以及人力等多資源的系統性工程,為了將各項實際設計中應用的相應資料、作用以及能源運用到最大效益化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節能性,相關單位提出了多種應對預案,其中就包括節能技術以及節水技術,這些節能技術的應用使得綠色建筑設計更傾向于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1.對于材料選擇的要求
根據綠色建筑設計原理,即環保的意義,相關工作者將環保貫徹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從而提高綠色建筑的質量和水平。首先,從建筑材料角度出發,考慮到綠色環保等問題,所以,建材的選擇必須是綠色的,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建筑材料,比如混凝土、瓷磚和油漆等建材都必須是根據國家科學的標準來進行選擇的。并將其合理利用或者是發揮其循環利用的作用,節約建材成本,也是綠色建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比如,高爐水泥,這種水泥具有很高的回收成分,能夠將其再次回收利用。本著“以人為本”設計原則,在選擇裝飾材料的時候盡量地選取可再生材料,保證對人體無害,或者是與空氣其他的材料接觸之后,也不會產生有害的氣體等,絕對禁止購買不符合標準的裝飾木材。而對水泥、玻璃等裝潢材料都盡量選擇當地建材,主要考慮其安全性。
2.對于用水效率的要求
從提倡環保角度分析,綠色建筑對于提高用水效率的要求那是必然的,綠色建筑講究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做到與自然相互協調,比如,小區內的綠化帶中的植物,種植多年生本土植物,可以減少澆灌用水需求,從而減少綠化用水;其次,室內的裝飾,比如,浴廁,要有意識地購買有節水標識認證的產品,目的是可減少日用水量,也能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最后,利用現代技術,設置雨水回收裝置,將回收水用于灌溉或者是服務公共廁所等,大量地節約了公共用水,或者當作是儲備水,以備之需。
3.對于保溫節能材料的要求
綠色建筑能體現環保,節能也是其一大特點,特別是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為達到節能的要求,就要選擇節能保溫型的材料。首先,可以利用大自然,積極地使用太陽能,可以節省許多的電能,既能做到節能也可以做到環保,同時還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方便人們的生活。其次,要求建筑設計要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風能力,并且室內空間采光達到90%以上才算是符合標準。最后,室內使用100%保溫絕熱材料低逸性的健康建材,特別是消費空調的家庭,根據對保溫節能材料的要求可以幫助他們節省一部分的電能。
1.體現環保特點
根據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綠色建筑本身講究的就是環保,將環保貫穿在整個建筑中,綠色建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可持續發展。所以,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都是根據環保性這一特點開展,并且要不斷地提高綠色建筑的質量和水平,在建設過程中將每一塊材料應用完好,不可浪費,在工程后期也要做清潔工作,不能存在四處是建筑垃圾的情況,能回收利用的盡量將其利用,體現建筑整個建設過程的環保性,滿足人們追求環保型生活的需求。
2.體現高效特點
綠色建筑設計中還體現了高效性,其主要是體現在工作效率高。在綠色建筑設計初期,會將建筑材料、裝飾材料等考慮在設計環節中,所用的材料以及材料成本等施工情況,為了提供材料的使用率,還會根據不同的原料按照不同的使用規則來嚴格控制運用。還有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減少對資源的使用,比如,節約用水、節約用地,這些都體現了綠色建筑的高效性原則。對于建筑中材料的再次使用同時也是高效性的體現之一,比如,地磚、木材等這些材料屬于可再生材料,都可以將其再次利用,節約建筑成本。
3.體現協同特點
綠色建筑本身就是環保的代表之一,從生態發展角度來看,綠色建筑追求可持續性發展,與自然和諧相處,融入周圍環境,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生態資源等環保資源,使得綠色建筑與自然保持和諧共存的狀態,體現了協同性。同時也體現了現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和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思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價值觀的變化,越來越傾向于選擇節能環保型的現代化綠色建筑,建筑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節能環保是現代化綠色建筑節能環保的主要表現。
1.節能技術應用
(1)節約型建筑材料應用
節能技術是指在房屋建筑設計工程中有效把控相關材料的應用,最大限度節約建筑材料的實際運用,同時材料要選擇節能環保綠色建筑材料。比如,對門窗工程的實際設計中,把新型節能材料作為優先考慮的選項,這樣才能對工程所耗費的一系列相關能源進行有效的節約,以達到進一步保證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高保溫以及高隔熱性能的目的。因此,在工程保溫材料設計上可選擇聚氨酯以及玻璃棉等高效的保溫材料。此外,在外墻設計中,盡可能降低實心砌磚的使用頻率,通過改用空心粘土磚以及粉煤灰型相關混凝土等新型的節能環保材料。最后照明燈設計要選擇耐用型以及高效型燈具,例如人工照明相關的節能技術,這樣不但有利于節約不可再生能源,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外墻保溫節能型技術應用
為提升建筑的整體節能性,一般情況下可通過外墻保溫節能型技術措施增加節能性。在傳統的房屋建筑中,利用冬天變熱以及夏天變冷能源時,有較多能源出現流失情況。研究顯示,有大約30%的能源沒有被利用到,其經由窗戶、墻體以及門等地方流失到建筑之外,導致在很大程度上出現能源損耗的現象。與此同時,在圍護的設計結構中,也存在墻體能源過度浪費的現象。因此,為進一步確保建筑的節能性,應做好外圍護墻體與外墻之間的隔熱保溫措施,特別是在實際設計中,選用的墻體原材料應具有保溫時間長以及隔熱效果佳的特點,以確保房屋建筑外部結構的能源消耗性較低,做到真正的綠色建筑。對于無法改變建筑結構的情況,可在設計中采取外墻外隔熱保溫的節能型技術,該種技術主要是指通過縮小智能化建筑中主體結構之間的溫差,降低溫度變化對墻體的影響,從而發揮墻體結構本身的保溫作用。
2.節水技術應用
隨著水資源需求的日益增長以及水資源的日益匱乏,促使人們的節水意識愈來愈強。在此背景下,節水技術應用尤為重要。通過對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水資源匱乏的情況。對于衛生器具的設計,要選擇具有節水功能的衛生器具,例如在對淋浴裝備的選擇時要盡量選擇節水性能較強的淋浴裝備。對于水龍頭的設計,要選擇充氣形狀的,這種水龍頭的使用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還可以節約更多的水資源。同時可通過雨水回收設計應用,進行植物灌溉。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人對環保型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而綠色建筑秉持著環保的理念更是讓廣大群眾接受,綠色建筑也成為了現代建筑發展趨勢,就我國在綠色建筑中遇到的問題,先從綠色建筑設計中進行思考,明確綠色建筑的具體要求,詳細了解綠色建筑的特點以及作用,能更好地幫助人們認識到綠色建筑的價值以及必要性,在思考的過程中,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實現現代化的綠色建筑,貫徹綠色建筑的環保節能的理念,進而積極地促進建筑與自然和諧發展。對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技術選擇,從根本上分析對環保、節能的要求,將綠色建筑技術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從建筑材料、電能、采光等方面做一個全面的分析,以此確保綠色建筑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健康的環境,便于人們生活與工作。將節能與環保的工作做到最好,減少建筑行業對建筑材料的浪費,綠色建筑能從整體上提高建筑質量,同時也能改善人民的生活,促進綠色建筑的不斷發展,體現人們追求綠色生活方式的理念。
(作者單位:鄭州市建筑設計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