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勤
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陜西省社科院院長。
余旭犧牲了。我是從微信朋友圈里得知的,也知道了她的代號“金孔雀”。
映入眼簾的是一組戎裝照,有一幅特別打動人心。余旭身著空軍訓練服,腰板筆直,靜肅的墨鏡與飄逸的短發、白凈的臉龐與剛毅的表情、國旗胸牌與上尉肩章定格在訓練場上,英氣逼人。
這一畫面強烈地撞擊著我的心,遂帶著激情寫下毛主席的著名詩句: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落款是獻給美麗的余旭。
在美學的教科書里,男人之美是陽剛之美,女人之美是陰柔之美。那女軍人的美是怎樣的美呢?“金孔雀”余旭又是怎樣的美呢?以傳統觀念,軍人是男性的職業。換句話說,女人似乎不適合當兵,即使當兵也多做接話員、護士、文藝兵之類的工作。但余旭干得不是這些活,而是許多男軍人也無法扛起的大活。
余旭干的是飛行表演隊的殲擊機飛行員,其難度與危險性接近于試飛員。我無緣與余旭謀面,但認識幾位男性試飛員。曾被中央軍委命名為試飛英雄的黃炳新是我的好友,他曾告訴我,試飛是時刻與死神打交道,既考驗試飛員的技術和身體極限,也考驗著膽量和心理素質,個人生命固然可貴,但國家的飛機更為重要。我想,假若有幸與余旭交談,也一定能聽到這番話,因為這是試飛員職業的鐵律。
這就意味著,“金孔雀”不僅要克服女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劣勢以與男人平起平坐,還要超越飛行員群體中99%的人,像試飛員一樣挑戰飛機和人體的極限。這種美是人類追尋未知世界之美、探求自身力量之美,更是女性解放和自由的大美,其社會進步和文明進化意義早已超越了常人眼中的美學。
余旭也有陰柔之美。她那張三年前與父母的合影,穿著粉色大衣,手提坤包,溫柔像春風細雨。她跳孔雀舞的美姿,像舒卷的云,像皎潔的月。即便那張頂著飛行頭盔戴著白色手套的正面照,眼神里也透著幾分似水柔情。
古希臘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和諧之美,追求外表與智慧、靈與肉的統一。陽剛與陰柔,在“金孔雀”身上結合得是那樣自然,毫無突兀,展現的正是這種和諧之美。
孔雀是珍稀動物,我不知其價值幾何。但我知道,就經濟價值而言,余旭一定比孔雀值錢多了。曾有報道稱,國家在一個優秀試飛員身上的投入,相當于與其本人同樣尺寸的純金人的價值,因而余旭還真是名副其實的“金孔雀”。
孔雀的珍稀之處,在于其難得一開屏,開屏即精彩,這點與余旭們有點像。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我們為精湛絕倫的飛行表演發出贊嘆之聲時,可曾想到她們為這一瞬間付出的汗水和犧牲,絕非孔雀一時興起打開美麗的屏翼那么容易。何況,飛行表演隊何止只是展示國威軍威,其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到了戰時就是戰斗力。
余旭的犧牲,令人扼腕長嘆。但我相信,她的精神不死,她的笑容常在,年輕的生命永遠在祖國的藍天,“金孔雀”之美深印在國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