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濤,原為明朝宗室,幼年遭遇家國劇變后出家為僧。石濤有眾多別號,其中著名的有大滌子、苦瓜和尚等。石濤在中國美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其藝術理論有“一畫”“筆墨當隨時代”“搜盡奇峰打草稿”等。他的《搜盡奇峰打草稿》正是將其自我藝術理論完美運用于實踐的代表作之一。該畫迎首處石濤自題:“搜盡奇峰打草稿”,畫尾又有其長篇題跋的畫論。此圖是石濤50歲時云游京師所作,整張畫面乍看過去充塞飽滿,但細看下卻可見其絲毫不失疏朗空靈。在此圖中有一段對長城的描繪,這是山水畫中第一次出現“長城”圖式。由此可見石濤藝術的寫實性,亦印證了其“搜盡奇峰打草稿”的藝術主張。
(何禹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