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英
摘要: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大多采用理論課學習與上機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該教學模式當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會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當前,WebQuest開始應用于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當中,借助網絡平臺,發揮資源優勢,為學生計算機基礎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文章圍繞WebQuest的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WebQuest;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以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為目標,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社會實踐中充分發揮自身價值。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顯然很難滿足當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要求。WebQuest教學模式的應用是當前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有效改革與創新,充分滿足了新時期人才培養的目標。
1 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
高職教育是以職業人才的培養為教學核心,這與高等教育存在著很明顯的差異,將高等教育的模式和經驗照搬到高職教育中是不科學的,容易造成教學內容與職業培養的目標相脫節。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高職教育當中的重要內容,根據當前社會的就業需求,計算機應用能力是進行職業能力判斷的一項重要的參考條件。在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時,要根據社會崗位需求合理地規劃設計。了解職業崗位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要求,并以此開展教學實踐,培養工作能力,著重于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需要校方與社會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教學內容和計劃共同商議和制定。社會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使學生能夠深刻地了解社會職業需求。
在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當中,WebQuest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突出高職教育的實踐性和職業性,培養高素質、高技術應用能力的人才,有效滿足社會需求。進入信息時代,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職業能力。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是為了將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全面的普及與推廣,培養更多能夠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職業人才。但是傳統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無法與信息時代社會職業需求相互匹配,教學方式和手段稍顯落后,WebQuest教學模式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
2 WebQuest教學模式的優勢
2.1 目標明確
WebQuest教學模式是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開展課程單元教學活動,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信息資源,并有效地予以利用,以解決課程教學當中的任務和問題。在進行WebQuest教學時,先設計好教學任務,然后進行課堂組織教學。明確的教學任務說明了教學目標明確性,計算機基礎教學也完全圍繞其展開。在明確目標的指引下,教學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WebQuest教學模式能夠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WebQuest教學模式在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是一次具有挑戰性的創新,對于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2 資源優勢
對于新時期的高職教育來說,信息無疑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能夠為教學提供更多的選擇,能夠極大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與傳統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相比,WebQuest教學模式在信息資源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利用互聯網這一巨大的平臺,從中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WebQuest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要。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同樣也帶動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高職教育同樣受到十分深遠的影響。正是WebQuest教學模式發揮其資源上的優勢,可以在教學當中創設多個情境問題,學生也能從中獲得多元化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是難以獲得的。WebQuest教學模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同時為學生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自主地思考和探究,并學會收集和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并予以有效地分析、處理和解決。
2.3 良好的引導性
WebQuest教學模式當中,主要分為緒言、任務、過程、資源、評估、結論等六大基本模塊。這六大模塊可以看作WebQuest教學模式的關鍵性因素,在此基礎上添加非關鍵性因素,比如分組、跨學科等活動。WebQuest能夠將活動、任務劃分成多個小模塊。將小模塊當中的任務有序地串聯起來,組織規劃。在明確的教學目標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任務的分析和處理,學生在該過程當中獲得更多的收獲,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隨著學生對于WebQuest模式下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逐漸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有助于接下來的學習。
3 基于WebQuest的教學設計
WebQuest教學模式的設計,需要將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具體化,以增強可操作性。根據WebQuest的各大模塊,相應地予以設計。WebQuest教學模式的設計過程需要圍繞著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進行,突出任務的真實性、整體性以及開放性,同時還要保證其科學性、趣味性,對于高校職業教育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某高職一年級進行調查研究,當前大多數學生在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之前,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掌握有著一定了解,包括上網瀏覽、搜索信息,進行電子郵件收發等,對于office等辦公軟件能夠簡單地操作和應用。對于這樣的學生群體,WebQuest模式顯然更能滿足他們對于計算機的學習和掌握。
3.1 教學情境設計
情境創設與設計是WebQuest教學模式的核心,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需要貼近日常生活以及社會需求。教學任務要盡量保持真實性。對于該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其本專業知識與計算機應用技術有著緊密的聯系,計算機基礎可以作為本專業的輔助課程進行教學。因此在情境設計中,創設與學生本專業相符合的情境。增加學生在教學當中的參與度,吸引學生主動投入進來。學生能夠在模擬現實的場景當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在情境當中能夠尋找與教學目標相關的問題,并予以有效的解決和處理。在教學情境設計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知識,提升計算機應用能力,使WebQuest主題模塊發揮出更為重要的作用。
3.2 教學任務設計
在情境創設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主體模塊的情境設計貼近于生活實際,教學任務的設計同樣如此。教學任務的設計與布置,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滿足學生求知的要求。貼合實際的教學任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提升自信心,有利于整個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任務的難度要保證合理,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根據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來決定。要做到循序漸進,從解決小任務著手,逐漸提升水平,鍛煉思維能力。
3.3 過程設計
在WebQuest教學過程設計中,需要有效地拓展思路。對于過程模塊來說,可操作步驟是關鍵性的環節。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正確地思考,起到指導、組織以及幫助的作用。教師為學生提供資源與步驟,以小組或者個人任務的形式,分析和解決各類學習問題。在WebQuest教學過程模塊設計中,需要進行詳細的過程分析解讀。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WebQuest教學中,將模塊設計分解為出發、探索、創作、交流以及答辯等幾個環節,并對每一個環節步驟進行描述分析,一般使用第二人稱,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為其提供更多的學習途徑和工具,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4 資源模塊設計
WebQuest教學模式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豐富的網絡資源,而資源模塊設計則是WebQuest教學模式設計的重要部分。在明確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根據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需求和社會需要,向其提供與教學主體相關的信息資源。利用網絡這一優勢平臺,以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提供給學生。當前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網絡平臺得到有效的利用,為WebQuest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 結語
評價與總結是WebQuest教學模式當中不容忽視的環節,在WebQuest教學完成后,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設置評價表格,結合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成績進行綜合性考量。以教師評價、小組評價以及自我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對WebQuest教學效果予以客觀準確的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總結,以獲得經驗。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和總結,能夠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及時改善,有效地提升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
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職業能力的評價標準之一,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WebQuest的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有著教學方面的諸多優勢。借助網絡平臺,通過WebQuest的教學模塊設計,以更好地發揮WebQuest的優勢,能夠充分滿足當前職業人才培養和社會就業需求,對高職院校職業人才的培養具有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