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波 高翔

“沒想到不用去農家書屋就能看到有用的書籍,省時又省力。”甘肅慶陽市西峰區什社鄉李嶺村村民李懷功抱著智能手機,樂開了懷。
繼2005年甘肅創“農家書屋”并實現全國推廣后,該省又將傳統的農家書屋“升級”,在國內創“數字農家書屋”,為推動精準扶貧、提高農民素質提供了新幫手。
數字農家書屋,是甘肅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和甘肅省財政廳牽頭,由讀者甘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具體實施的基于無線WIFI覆蓋下的網上讀書模式。該模式目前已在甘肅慶陽市試點成功,完成了65個新農村“數字農家書屋”的建設和試運行,然后將逐步在全省推廣。
傳統書屋逐漸落伍
2005年12月17日,全國首批15家農家書屋在蘭州、定西、天水等地正式掛牌啟動。農家書屋的誕生,為農民提供了讀書學習的場所,對于幫助農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提高素質意義不小。
然而,在數字化和新媒體蓬勃發展的形勢下,傳統的以紙介質出版物為主要內容、以固定房屋為唯一閱讀場所的農家書屋,已經不能完全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
“傳統的農家書屋在發展和使用上,都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和不足。村民們覺得借閱手續比較麻煩,忙農活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看書。”李嶺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壽仙說,傳統的農家書屋重建設輕管理、出版物更新慢、內容陳舊、借閱不便等問題,成為制約農家書屋作用發揮的瓶頸,有的農家書屋甚至成了擺設。
“農家書屋里的書不是很多,其中不少書對于村民沒有吸引力,也起不到幫扶的作用。”西峰區顯勝鄉毛寺村村民毛騰杰說,平日里村民們的閑暇時間都用在了聊天和娛樂上,對農家書屋的關注越來越少。
終端閱讀精準“扶智”
首創數字農家書屋,是甘肅精準“扶智”的新路子。只要任何終端設備進入“數字農家書屋”所覆蓋的無線網絡區域,均可通過自用設備連接無線網,進入網上“農家書屋”讀書或免費下載圖書。
“我們正在加快‘聽書功能的研究,讓村民通過終端設備閱讀的同時,還能聽到讀書聲,提高閱讀效率。”讀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大時說,今后村民們可以戴著耳機,一邊干農活一邊聽書。
據悉,由該公司自主研發并上線的讀者云圖書館已正式開放“農家書屋”端口,擁有圖書、多媒體與農業專業資料、原創文學、期刊雜志等一級類目書目約4萬冊,推出農業類專題近50期。
讀書平臺拓展功能
據讀者數碼副總經理周馨梅介紹,隨著云圖平臺功能的不斷完善,今后數字農家書屋還將考慮建立“村務公開欄”、“與農科專家面對面對話”等欄目,以方便村委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農民種養殖病蟲害等問題的現場解決,還將有效對接農產品供求市場,解決傳統農業中因信息不暢而導致滯銷的問題。
“如果在這個平臺上除了看書,還能發布產品銷售信息,那吸引力就更大了,我們的生活將發生很大變化!”毛寺村村民毛錦鋒興奮地說。
據介紹,慶陽市試點區域“數字農家書屋”無線基站使用人數比例達到90%以上,登陸讀者云圖書館、數字農家書屋端口人數比例達到95%以上。這說明,數字農家書屋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幫助農民實現“移動閱讀”、“海量閱讀”和“低碳閱讀”。對于新農村建設和精準扶貧來說,這將是一個具有普遍推廣價值的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