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鐵軍
(哈爾濱市職工醫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6)
人體塑化標本在解剖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陳鐵軍
(哈爾濱市職工醫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6)
人體塑化標本取代福爾馬林浸泡標本改善人體解剖實驗教學環境的新型標本,被廣泛應用在人體解剖學與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已經成為教學標本的主流,對臨床醫學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將圍繞人體塑化標本在解剖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與探討。
人體塑化標本;解剖實驗;教學應用
解剖學是學習醫學的入門課程,人體解剖實驗可以為臨床醫學研究、科學研發具有重要作用。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對醫學的需求越來越多,通過人體解剖實驗探究人體的奧秘,解決醫學難題已經成為醫學界較為關注的焦點話題。在人體解剖實驗教學中,人體塑化標本出現,使醫學專業學生對解剖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這對學生了解醫學、理論聯系實際的意義深遠,。
1.1 經久耐用,節約資源
生物塑化技術由德國醫學博士Hangens首創于1978年,歷時十幾年的時間研發而成。生物塑化技術是指在生物機體組織內浸入硅膠分子,用以替換組織內的水分子,在對生物機體組織進行硬化處理,達到生物組織能夠完整、長期保存的目的,是現今最為先進的生物標本保存技術,已用于多個領域,受到醫學界廣泛認可,并作為人體標本制作的制導技術[1]。人體塑化標本雖較傳統的福爾馬林浸泡標本的制作成本較高,但使用壽命較長,可以長時間保存,養護工作比較簡單方便,簡單而言就是只需投入一次成本就可長期使用,不僅節約資源和成本,又便于儲存、養護和運輸,有效解決的解剖實驗教學中對解剖標本的更多需求。
1.2 詮釋生命的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生物塑化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和提高,利用這項技術制作出來的人體塑化標本形態越來越逼真,所以被稱作人體雕塑,賦予了人體塑化標本更多的藝術氣息,可以準確的揭示人體的奧妙,展現各器官在人體中的位置、形態結構以及相近關系[2]。人體塑化標本更多的是藝術和美學相結合而成的人體雕塑,不僅能夠顛覆人們的對解剖學的認識,更能消除人們對尸體的畏懼心理,使人們能夠真切感受到生命結束之后的人體美,利用人體塑化標本進行解剖學實驗不僅能夠為臨床醫學的科學研究做出貢獻,更能較為立體和真實的詮釋生命的意義。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解剖實驗教學中,學生只能對著浸泡在福爾馬林中的死尸標本或是游離標本,或是觀察陳列架中的瓶裝標本,很多學生會產生懼怕心理或是抗拒與之有肢體接觸,影響教學進度和效果。因此,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和需求制作出可以展現人體各個完整器官的教學塑化標本,既不會產生刺激性氣味,更能消除學生的抗拒心理,改善教學實驗環境,并且能夠使學生站在不同角度和層面對塑化標本展開觀察和探究,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通過極盡完美的人體雕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3],與此同時,教師通過手持標本的方式進行解剖實驗教學能夠更加生動、形象的完成教學內容,極大的解決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調動學生對人體解剖學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2 改善解剖實驗教學環境
根據相關實驗對比數據顯示,塑化標本相較于傳統的人體解剖實驗標本更具實用性和環保性。傳統的人體解剖實驗標本是利用福爾馬林浸泡的尸體,用以固定和防腐,但福爾馬林中含有大量的甲醛,易揮發,且揮發的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毒性,在解剖實驗教學中,學生和教師長期處在滿布有毒氣體的環境內,極易危機身體健康,一方面是由于甲醛揮發出的氣體強烈的刺激性會對人體的皮膚、粘膜組織以及內臟等造成一定的損傷,常表現在流淚、流鼻涕等,長時間下去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不利于開展解剖實驗教學。另一方面,長期處在滿是有毒氣體的環境內,會毒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內臟,嚴重者呼氣受阻、休克死亡。在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的將甲醛列入禁止使用名單,是致使人類觸發患癌的源頭之一。人體塑化標本恰恰相反,不僅無毒無異味[4],容易保存,不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更易栩栩如生的形象消除了學生對尸體的畏懼和恐怕,為解剖實驗教學提供更加優質的環境和教學條件,利于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
2.3 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
在解剖實驗教學中利用人體塑化標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其在教學、科研和科普等方面的優勢作用,一方面能夠為師生教學和臨床醫學研究提供更好的服務,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人體知識,以便日后理論聯系實際,利用自己精湛的醫術去解決廣大患病者的病痛,做新時代的“華佗”。
總而言之,人體塑化標本對解剖實驗教學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夠轉變人們對解剖學的傳統觀念,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人體的奧秘,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改善解剖實驗教學環境,全面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標本有效利用的最大程度,結合傳統標本的優勢,從根本上提高解剖實驗教學水平。
[1] 羅海燕,潘開昌.人體塑化標本在解剖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5,28(2):154,封3.
[2] 陳永峰,繆雨露.塑化標本制作開放性實驗在局解教學中的應用[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5,23(1):57-58.
[3] 易志勇,郭 興.塑化標本技術在人體解剖標本制作中應用[J].醫學信息,2013(7):495-495.
[4] 周媛媛,李超彥,周佳佳,等.依托人體生命科學館建設探討高職高專人體解剖學教學模式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2):22-23.
本文編輯:李 豆
R322
A
ISSN.2095-6681.2017.17.54.02